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6193 上传时间:2017-02-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农学院农事学-第15讲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讲 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 ?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化而来的 ,可分为籼亚种和粳亚种 2个亚种。通过连续观察水稻生长发育,要求同学掌握水稻形态特征,并能分清水稻的类型。 一、实践操作 (一 ) 1、 观察水稻的根: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 。 子根又叫胚根 , 仅一条;不定根又叫冠根 , 从茎基部各节发生 , 种子根和不定根上均可发生分枝 直接着生在种子根或不定根上的支根叫做第一次支根 , 从第一次支根上又可产生第二次支根 。栽培条件良好时 , 稻根可发生 4 5次支根 。 水稻根的气腔 (破生细胞间隙 )与茎 、 叶的气腔相通 ,形成上下贯通的通气组织 。 三叶

2、期时通气组织即形成 。 2、 观察水稻的茎:稻茎中空 。 分蘖节发生分蘖和不定根;地上部分伸长 4 6节 , 茎杆最上一个节为穗颈节 。 3、 观察水稻的叶:发芽时最先长出的为胚芽鞘 , 白色 , 无叶绿素;接着出现的为不完全叶 , 绿色 , 仅具叶鞘而无叶片;以后依次长出若干片完全叶 , 最上一片完全叶称为剑叶 (或顶叶 、 旗叶 )。 4、 识别水稻的穗:稻属圆锥花序 , 穗的中轴叫穗轴 , 穗轴上有节 , 称穗轴节 。 从穗轴节上发生的枝梗称第一次枝梗 , 从第一次枝梗上再发生第二次枝梗 ,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枝梗上均可着生小穗 , 小穗由小穗梗 , 副护颖 、 护颖 (不孕花外颖 )和小

3、花组成 , 每个小穗有 3朵小花 , 但着生在下部的两朵小花退化 , 仅上部一朵小花发育 ,发育小花有内 、 外颖各 1片 , 浆片 (又称鳞片 )2枚 , 雄蕊 6枚 , 雌蕊 1枚 。 5、识别水稻的果实:谷粒内有糙米 1粒,颖果,着生胚的一面为腹部,对面为背部,背部有一条纵沟,称为背沟;腹部常有腹白,米粒中心多有心白,米的色泽有白、红、褐、黑、紫等色。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症状,了解其发生规律,为正确制定水稻生产田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一、实践操作 (一 )通过观察 、 查找图谱资料 , 认识水稻的病虫害及及田间杂草 1、 水稻害虫:北京地区水稻害虫主

4、要有稻蓟马 、 二化螟 、 稻纵卷螟 、 叶蝉 、 飞虱和稻蝗等 。 2、 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 、 纹枯病 、白叶枯病 、 稻条叶枯病 。 3、 识别稗草 (又名稗子 、 水稗 、 野稗等 ) 在秧田中,稗草的生长势较强、植株较高、叶色较深,分蘖姿势比较披散,茎杆较圆。稗草根系多、粗、深,无叶耳、叶舌,叶脉宽而明显,肋色淡白,叶形长、宽、薄,叶色浓绿,植株无茸毛,叶片着生角度斜平、角度大。水稻根系少、细、浅,有叶耳、叶舌,叶脉不明显,肋色淡绿,叶形短、窄、厚,叶色黄绿,植株有茸毛,叶片着生角度斜直、角度小。 (二 )病虫草害防治 1、病害防治: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 培育无病壮

5、秧 、搞好种子消毒 、 适当稀播 、 提高秧苗素质 。 秧田不要偏施氮肥 , 避免秧苗后期徒长披叶 , 诱发病害 。 ( )化学防治 稻瘟病:当分蘖期叶片上出现急性型病斑时立即喷药, 7病情尚未停止发展,则需再喷 1次;孕穗期病叶率在 1% 3%时喷施第一次药,到齐穗期喷第二次药。用 40%异稻瘟净乳油 2250 3000g/50 900 白叶枯病:水稻拔节期以后 , 对感病品种要及时检查 , 一旦发现发病中心立即喷药 , 用 25%叶枯宁 3000g/50 900 大风暴雨后淹苗的稻田 , 凡种植感病品种的要全田普治 1次 。 纹枯病:在纹枯病发病初期时喷第一次药 , 隔5 7 每次用井冈霉

6、素粉剂 22500%禾枯灵 1125g/兑水 600 900 2、 虫害防治:对水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 用 50乐果 50 对稻飞虱可用 20 扑虱灵 50 3、草害防治:人工拔除与化除相结合,用丁草胺乳油、禾大壮等除草剂进行稻田防除稗草。从分蘖到孕穗结合人工拔除,除净田间及田埂杂草。 二、注意事项 1、 准备好水稻病 、 虫 、 杂草形态挂图和标本 ,选择好适用的除草剂 , 量筒 , 天平 , 背负式喷雾器 。 2、 水稻田间病虫草害种类繁多 , 要勤于观测 ,及时防治 。 豆类作物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 豆类作物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以收获籽粒作为食用的豆类称称食用豆类;是仅次于禾谷类作物的人

7、类食粮来源。我国栽培的主要有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小扁豆、鹰嘴豆等。荚用菜豆、豇豆、青大豆以及豌豆、蚕豆等 9属 14种又可作为蔬菜。通过田间种植,熟悉这些豆类的形态特征及种植管理方法。 (一 )大豆 1、 形态识别:大豆属于豆科大豆属 ,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 总状花序 , 花序着生于主茎和分枝的叶腋间 , 或着生于两者的顶端 , 花梗短小 ,花成簇而生 , 每一花簇通常有花 15 20朵 。 按植物学特征可分为野生种 、 半野生种和栽培种3个种 。 栽培种大豆为直根系,主根四周多生侧根,根上有根瘤。茎质粗硬强韧,略圆而中实,幼茎呈紫色或绿色,株高为 30 150呈直立、蔓生、半蔓生

8、 3种形态,有无限 (主茎所结荚数多数在中下部,顶端通常仅结 1 2荚,分枝荚数稍稀 )、有限 (主茎及分枝顶端有结有 4 6个荚的荚簇,豆荚集中着生在主茎上 )和亚有限 (类似无限结荚习性大豆,但主茎和分枝结荚率较高,且其顶端可形成 2 4个荚 )3种结荚习性。 主茎上多丛生分枝,按分枝着生多少、长度、角度等分主茎型、分枝型、中间型 3种株型。子叶肥厚,植株第一节为对生单叶,以后发生的均为三出复叶。荚果长 宽 含种子 1 4粒。荚的形态有直形和弯曲镰刀形,呈扁平或半园,荚色有灰白、灰、灰褐、褐、深褐、黑等,荚色通常与茸毛同一色泽。种子形状有球形、扁球形、椭圆形、长圆形等,脐色有灰、灰褐、褐、

9、深褐、黑色和无色,脐色是鉴别品种的重要特征,籽粒千粒重 20 500 2、 种植管理要点:东北春大豆产区 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 , 黄淮海夏大豆产区 6月上中旬播种 。 春播大豆在播种前深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 , 夏大豆可利用前茬深耕施肥的后效 ,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茬 , 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 肥水条件好 、 播期较早 、 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繁茂的品种 , 密度宜稀 , 一般15 25万株 /反之宜密 , 一般 30 50万株/播种行距 60 播种深度 3 5种后进行化学除草 。 分枝前 、 封行前分别进行中耕除草 。 中耕锄草时 , 向根部壅土 , 逐渐培起土埂 。 生育期

10、间 ,及时追肥灌水 。 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 4560kg/粒用大豆黄熟末期收获 。 当豆叶脱落 , 茎秆仍有韧性 、 豆荚豆粒呈现固有颜色 ,摇动豆荚有响声时 , 即可收获 , 采取机械割晒的可提早 2 3d, 使用联合收获机时则应晚 23d。 菜用毛豆要选择粒大 、 以青粒品种为宜 ,一般在鼓粒后期 、 荚未变色时采收 。 (二 )蚕豆 1、 形态识别: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 , 叶腋间生出短花轴的总状花序 。 一般按种子大小分为大粒种 、 中粒种 、 小粒种 3个变种 。 直根系 , 主根较粗 , 侧根近地表土层呈水平分布 ,横展 50 80根深可达 80 100 茎较粗 、 直立 , 呈四方

11、形 , 高 30 140表面无毛 ,幼茎柔软 , 后因髓部细胞破裂而变中空 。 出苗时子叶不出土 , 初生叶为两片互生的不完全叶 , 其上各节着生由 2 8片小叶构成的羽状复叶 , 下部小叶互生 , 顶部的对生 , 小叶全缘 , 卵形或椭圆形 , 叶面光滑 , 无卷须 , 托叶呈箭头状 , 着生于茎及叶柄交界之两侧 , 叶面绿色 , 叶背面灰绿色 ,常有一紫色小斑点似的密腺 。 白色或淡紫色花 , 花萼为淡绿色或带浅紫色 ,翼瓣上有一个明显的黑斑 , 花柱与子房几乎成直角 , 柱头上有明显的茸毛 。 果荚大而皮厚 ,嫩时为绿色 , 成熟时呈黑色 , 每荚结籽 2 7粒 ,种子形状有扁平 、 肾

12、形或椭圆形 , 小粒种百粒重在 60粒种百粒重在 60 100g; 大粒种百粒重在 100 2、 种植管理要点: 3 4月间播种 , 条播 , 行距50播种量 225 300kg/播种深度 45后镇压 。 基本苗 45万株 /苗期追施尿素 75kg/开花结荚期灌水 。 当中下部豆荚变黑干燥充分成熟时收获 。 (三 )豌豆 1、形态识别:草本植物,栽培上常见的有白花豌豆和紫花豌豆 2个种。白花豌豆又称菜用豌豆,叶柄较长,花白色,豆荚及种子较大,种子多为白、黄、绿、玫瑰等颜色,又分硬荚及软荚。紫花豌豆又称粒用豌豆,叶柄较短,叶腋有紫色,花旋瓣和翼瓣为紫色,龙骨瓣绿色,种子较小,有灰绿、灰黄、灰褐或

13、褐色,种子为不整齐的圆形。 直根系,主根较发达,侧根细长,根瘤主要着生于侧根上。茎圆长,中空而脆,色浅绿,表面光滑,多被有蜡粉,株高 40 300茎基部各节均可生出分枝。子叶不出土,羽状复叶,每个复叶有 1 3对小叶,小叶呈卵形或椭圆形,全缘或小部分有锯齿,先端的 1 3叶常变为卷须,叶柄基部有心脏形大托叶,其大小常与小叶同或略大,托叶的下部边缘有锯齿。腋生总状花序,从第 3叶到第 12叶起,由各叶腋间生出花梗,花梗上一般为 2 3朵花。花有紫色和白色 2种。荚果似剑形或大刀形,内有种子 210粒。软菜种之内果皮成熟时保持柔嫩,成熟后,荚果不裂,可食嫩荚,种子小;硬荚种之内果皮变为干燥的薄膜,

14、成熟时荚开裂,种子大,质软嫩。种子为球形,光滑或皱缩,种皮薄,有白、黄绿、褐色等,籽粒千粒重为 40250g。 2、 种植管理要点: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播种 , 条播 , 行距 15 20播种量 120150kg/播种深度 3 5始花期结合灌水施尿素 75 150kg/豌豆豆荚成熟时间不一致 。 根据用途选择适合品种栽培 。 作蔬菜用的 , 可以陆续采收嫩荚 , 随即上市 。 做粮食用的 , 则当大部分豆荚变黄时收获 。 (四 )绿豆 1、 形态识别:一年生草本植物 。 直根系 , 主根入土浅 , 侧根多而细 。 茎呈多棱形 , 直立或先端分枝呈攀缘状 , 高约 45 120茎上披有褐色长茸毛 。 子叶出土 , 子叶上位第一对单叶呈披针型 , 三出复叶的小叶为卵形或心脏形 ,全缘 , 叶柄长 , 托叶小 , 形似椭园 , 小托叶线形 , 叶和叶柄密被茸毛 。 腋生总状花序 , 花轴上着生 10 25朵花 , 花具有明显的长椭圆形的花外蜜腺 , 花黄色 , 二体雄蕊 , 花柱很长 , 向花内弯曲呈 “ 之 ” 字形 , 柱头两侧密生茸毛 。荚果细长 , 呈园筒形 , 长约 8 12内有 418粒种子 , 成熟荚果为褐色或黑色 , 荚上布满茸毛 。 种子较小 , 近园球形或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