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个人信息权可有效打击非法需求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8599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4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立个人信息权可有效打击非法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确立个人信息权可有效打击非法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立个人信息权可有效打击非法需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报评论员樊大彧2016年11月1日星期二A2每日评论吴学安城市 “新蓝领” 需要 包容的生存环境确立个人信息权可有效打击非法需求今日社评不要误读 “早退休 跳广场舞是浪费”乔杉主编/潘洪其 编辑/王晓东 美编/杨亘 责校/李鑫10月31日, 中国民法总则 (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 次审议。二审稿增加规定, 自 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 集、 利用、 加工、 传输个人信 息, 不得非法提供、 公开或出 售个人信息。鉴于一段时间 来, 非法获取、 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 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泛滥, 社会危 害严重,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遂增加上述 规定。(相关

2、报道见A4版) 前段时间连续发生了几起, 学生因个 人信息泄露而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件, 导致 一些受害人猝死或自杀。还有一位老教授 因个人信息泄露, 被诈骗1700多万元。有 人被骗得家破人亡, 有企业被骗得破产倒 闭, 这些都是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 “大 恶” 。各种推销电话、 促销短信泛滥成灾, 这些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 “小恶” , 则是每 天都在骚扰着公众。买车、 买房、 办理会员 卡、 办理银行卡、 申请邮箱等等, 这些是现 代人绕不开的日常生活, 也是个人信息泄 露的主要途径。 个人信息保护不力, 已经让广大公众 沦为不法分子股掌之间的 “透明人” 。而 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目

3、前我国 法律对个人信息仅能提供有限的、 间接的 保护, 效力不佳难以避免。目前我国法律 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数量很少且保 护范围有限, 基本属于保护人格尊严、 个 人隐私的范畴。在司法实践中, 只能对这些法规进行引申才能实现对个人信息的 保护, 操作性之差可想而知。 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无力, 就是对 滥用的一种变相鼓励, 由此产生的海量需 求最终催生出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在 这个链条上, 有人盗取企业或部门采集的 公众个人信息, 有人将非法收集的信息放 在网上公开叫卖, 电信诈骗分子、 打电话推 销的各色商家等, 则成为这个链条的最终 需求端。 此次民法总则二审稿中最给力的部 分就是

4、, 首次确立了个人信息权利。个人 信息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由此确定, 原本模糊的个人信息法律边界 变得明晰, 权利归属也变得明确。此次 “确权” 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法律对个人 信息保护不力局面。 个人信息权利的确立, 将促使法律对 公民个人信息形成直接保护, 而此次民法 总则二审稿对个人信息需求端做出的禁 止性条款, 正是对相关直接保护的落实。 二审稿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 收集、 利用、 加工、 传输个人信息” , 这些规 定将对目前猖獗使用个人信息用作促销 的商家, 形成有效制约。 我国2015年11月起实施的刑法修正 案, 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为 保护公民个

5、人信息奠定了刑法基础。然 而, 刑法仅将法律之剑指向了向他人出售 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 在打击 有关灰色产业链供给端的同时, 对更为广 泛存在的需求端并没有做出规范。此次, 民法总则剑指个人信息使用的需求端, 刑 法、 民法双剑合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滥用 者将形成有力震慑。 目前普遍存在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已经成为一种公害, 到了非治不可的地 步。民法总则明确了个人信息权, 并作出 相关保护规定, 这只是迈出我国加强公民 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步。未来还需要有关 部门根据民法总则的原则性规定, 制定出 台更多可具体操作的法律法规。同时, 在 治理个人信息泄露的过程中, 还需要司法 机关有

6、法必依、 执法必严, 最终使公众免遭 非法侵扰、 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权利的确立,将促使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形成直接保护, 而此次民法总则二审稿对个人信息需求端做出的禁止性条款, 正是对相关直接保护的落实。二审稿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 利用、 加工、 传输个人信息” , 这些规定将对目前猖獗使用个人信息用作促销的商家, 形成有效制约。日前, 赶集网与数字100市场 调研公司联合发布了 95后新蓝领 现状报告 , 报告显示, 95后新蓝领 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大多是 高中水平, 收入水平整体较低, 平均 薪资为3417元, 工作强度却整体偏 大, 基础福利待遇不完善,

7、 多数不满 现状, 创业意愿强。在城市中生活 的他们多数选择蜗居, 在日益攀高 的生活成本面前, 承受着经济与心 理的双重压力。 此前, 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 验室联合蚂蚁金服商学院、 清研智 库三方共同完成的 新蓝领财商认 知及行为调查报告 , 首次系统揭示 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财商现状。 这项调查显示,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 主体的 “新蓝领” 阶层花钱高度有计 划, 远超他们同龄的大学生群体。 同时, 他们也渴望接触财商教育, 提 升自己的 “理财知识和技巧” , 这些 特征凸显新蓝领阶层对融入城市、 尽快 “市民化” 的诉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 口进城打工已不再是稀罕事, 他们

8、 游走在城市的各个服务行业, 提供 家政、 快递、 维修、 美容、 保险经纪等 生活服务; 有别于新生代农民工, 他 们远离劳动密集型企业, 普遍有一 技之长, 能解决城市生活各种现实 需求; 他们年轻有活力, 热爱城市生 活, 同时又期望改变城市底层劳动 者的身份。然而, 大批的新蓝领涌 入城市打工, 为城市带来效益的同 时, 自身的发展令人担忧。 根据天猫商城的调查, 城市 “新蓝领” 与城市白领消费能力相 当, 且在3C (计算机、 通讯和消费电 子产品) 市场,“新蓝领” 消费需求更 旺。他们月收入在4000至8000元 之间。尽管收入高于一般打工者的 城市 “新蓝领” 被视为中等收入

9、群体 的后备军, 但因在社会保障和公共 服务等方面不能享有和市民同等的 地位, 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对于大多数户籍并不在城市 的 “新蓝领” 来说, 匹敌白领的收入 和消费水平, 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 像白领那样享受城市生活。因缺乏 社会保障, 他们总感觉自己是城市 里的 “漂一族” 。一方面, 新蓝领处 于社会的底层, 工作性质本身导致 劳动时间长, 强度大, 城市不能没有 这些新蓝领的艰辛付出, 但进入城 市也意味着新蓝领就被席卷进城市 生活的风暴之中, 即便不是新蓝领, 也存在 “房奴” 与 “孩奴” , 更何况无 依无靠的新蓝领, 没有太多的社会 关系资源, 只能用辛劳的工作换取 回

10、报,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 上, 参与到这场 “拼娃” 大战中, 不是 他们所想, 而是压力所迫。 与城市白领、 公务员甚至国企 员工相比,“新蓝领” 获取的资源更 少,“往上爬” 的通道更窄。一方 面, 当 “新蓝领” 对所从事的工作没 有兴趣或缺乏动机, 但是为了养家 糊口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产生厌 倦、 排斥情绪, 身心陷入疲惫状态, 工作绩效将会明显降低。另一方 面, 一些 “新蓝领” 长期从事简单、 重复性的劳动, 在收入增长乏力、 上升通道不畅、 正向激励不足的情 况下, 往往会对工作心生厌倦, 丧 失积极性和进取心,“做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 。长此以往, 这或将导 致社会劳

11、动效率低下, 也不利于整 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新蓝领群体日益崛起并成为职场中 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于这股力量我 们要予以支持和帮助, 帮助他们在 这个城市里扎根了, 我们的经济水 平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没有户口, 没有住房, 没有知心朋友, 甚至没有 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使他们放弃 在城市拼搏选择归乡的最后一根稻 草, 并不是城市的生存压力, 而是未 来进入更高生活水平的希望越来越 渺茫。虽说 “新蓝领” 在城市生活首 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多挣钱, 改善生 活质量, 但往往得从事劳动强度大、 精神压力突出的工作, 这让新蓝领 们身心交瘁, 疲于奔命。 因此, 城市要加

12、强向心力和凝 聚力, 就必须在为新市民解压时, 率 先考虑到压力最大的人群, 就应该 是新蓝领群体, 特别是在对 “新蓝 领” 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方面, 增加必 要的投入, 使得 “新蓝领” 在养老、 子 女教育等方面多省点心, 尽量减少 他们的体力和精神透支, 这样的城 市才更具包容精神。延迟退休一直是热点话题, 任何与此相关的一枝半叶, 都有 可能在舆论场引起一惊一乍。近 日, 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宋晓梧,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谈到 了退休这个话题。其中一句,“一 些女职工, 那么早退休, 都跳广场 舞, 也是劳动能力的极大浪费” , 引发了特别的关注和

13、热议。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 宋晓梧 重点谈的是东北振兴话题, 即使 提到退休, 也是围绕东北振兴而 展开的。但不知什么原因, 作为 核心话题的东北振兴, 并没有多 少人关注, 而作为其中一个部分 的退休话题, 却引发了特别的关 注。在这里, 舆论显然联想到了 延迟退休。这只能说明, 舆论太 关注延迟退休了。 正所谓 “过犹不及” 。从既往 经验看, 在过度关注中, 很容易出 现误读。更何况, 这是一个 “标题 党” 的时代, 在很多时候, 人们关 注的只是一句话, 不仅忽略了上 下文的关系, 而且掺杂着 “想要的 真相” , 以至连这一句话, 也有可 能产生误读。这句 “职工早退休 去跳广场舞

14、是浪费” 就是如此, 从 上下文的关系中, 并不能读出宋 晓梧支持不问条件地延长普通职 工劳动时间。 所谓 “职工早退休去跳广场 舞是浪费” , 是高度概括之后的结 果, 其原话是,“一些女职工, 那么 早退休, 有的不到50岁, 都跳广场 舞, 也是劳动能力的极大浪费。 ” 可以看出, 这句话的核心是 “早” , 并不是正常退休。对当前用工现 实有所了解的人不难发现, 现在 虽然大讲延迟退休, 但在事实上, 存在着严重的提前退休现象。很 多职工, 根本没有到退休年龄, 却 因为各种原因提前回家, 有的甚 至违背职工本人意愿。 近日有消息称, 江苏一干部 自曝 “吃空饷” , 退休仍领在职工

15、资八千多。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 说, 退休收入远远不如在职收 入。于普通职工而言, 更是如 此。在很多单位, 职工提前退休 了, 有可能连过去的一半收入都 不到。而有些单位的制度很是奇 葩, 女职工有可能不到50岁, 就要 提前退休回家。这些女职工, 很 多人是岗位骨干, 而且孩子刚刚 离家上大学, 正处于工作的又一 个黄金期, 在其内心深处, 其实还 想继续工作。可因为奇葩制度, 不得不提前回家。 笔者有一个亲戚, 就碰到这 种情况。其在单位工作多年, 无 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态度, 都 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可因为 单位有一个 “女职工50周岁提前 退休” 的制度, 年初被迫离岗回 家。据了

16、解, 这个单位, 这个岗 位, 其实一直缺少骨干, 这种提前 退休制度给单位正常运转, 带来 了极大的挑战。单位劳动部门解 释, 其实谁都知道不合理, 但这是 单位以前制定的制度, 惯例如此, 只能如此。 在一个复杂现实中, 不排除 一些劳动者渴望提前退休回家, 业已存在的 “惯例” , 创造了这样 的条件。也不排除不少劳动者还 想继续工作, 不想提前退休回 家。宋晓梧所讲的 “早退休” , 主 要指的是这样的女职工。这个年 龄提前回家, 只是跳跳广场舞, 无 论对个人, 还是对单位, 都是一种 极大的浪费。在现实中, 一些单 位一些岗位, 一边缺少骨干, 一边 又放走骨干, 真是自找麻烦。 因此, 不要误读了 “早退休跳 广场舞是浪费” 。在推进延迟退 休的大背景下, 有必要对普遍存 在的提前退休现象进行一番审 视。明明岗位有需要, 自己有需 求, 却因为 “惯例” 提前走人, 这样 的制度显然不具有合理性。“干部 就要有担当,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 多大事业, 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 大成就” 。面对过时的制度, 不敢 改变、 不去改变, 其实也是没有担 当精神的体现。本版邮箱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