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657921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目标:1、会写 10 个生字,会读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刘翔认定目标、永不放弃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刘翔认定目标、永不放弃的品质。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人物的品质。教学时长:两课时教学准备:PPT、视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 10 个生字,会读 7 个生字。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及其中蕴涵的情感。1、激趣导入1、看一组图片,说说对刘翔的了解。2、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04 年年底, “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

2、刘翔 ,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曝光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 。3、读题:翻越远方的大山在“亚洲飞人”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4、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补充资料。5、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 。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刘翔的自传。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

3、文。(3)思考如下问题:“大山”指的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 字形区分:纪 记)(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师

4、生共同解决。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1、播放录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读得最好段落进行朗读。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刘翔靠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对手阿兰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用横线划出每一个时间段刘翔对阿兰约翰逊的看法。5、交流: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 5 月 8 日6、小结:在刘翔的眼中,阿兰约翰逊就是一座大山,从“遥不可及”到“站在山脚下”到“成功翻越”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把全文分成三大段。4、识记生字

5、,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生认读。2、师强调重点生字。3、生仿写、描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刘翔认定目标、永不放弃的可贵品质。1、复习导入同学们,10 道高栏、110 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2、精读课文(1)精读第一段,感受刘翔对“远方的大山”的崇拜1、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你知道有多早吗?补充资料。2、刘翔开始训练

6、跨栏的时候,阿兰约翰逊已经是世界跨栏冠军了,只能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所以,刘翔这样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读第 2 自然段。3、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4、朗读一、二自然段,感受刘翔对约翰逊的崇拜。(二)精读第二段,感受刘翔对“翻越大山”的追求1、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刘翔训练跨栏的三年后,有了与约翰逊第一次碰面的机会,那是在 2001 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当时的比赛结果怎样呢?“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理解“风驰电掣” 。2、最终,约翰逊夺得了冠军,而刘翔连决赛的资格都没有。此时,他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

7、吗?”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勇于挑战)3、2001 年,刘翔亲眼见到了约翰逊,但是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他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看来,约翰逊真的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2002 年,刘翔有了一次和约翰逊并肩跑步的机会。这次刘翔能缩小与“大山”的距离吗?读第五自然段。多么遗憾的一次比赛啊!此时,看着约翰逊的背影,刘翔又会想些什么?4、因为刘翔的刻苦训练,他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整个 2003 年,我跟他的比赛近 10 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抓关键词“竟没有一次” “差距越

8、来越小” “屡屡”“总是” ,朗读体会。 】5、对刘翔来说,总是第二的滋味真不好受。看来,约翰逊确实是一座大山!刘翔在自传中写道:“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理解“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 。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执着追求)(三)精读第三段,感受刘翔“翻越大山”的喜悦1、刘翔虽然屡屡拿第二,但他一直以约翰逊为目标,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刘翔迎来了“翻越大山”的那一天。 【观看视频刘翔跨栏生涯:刘翔 2004 年第一次战胜约翰逊.flv 】看看刘翔在自传里是怎样描写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读第 8 自然段。2、

9、刘翔赢了,数万观众为他欢呼呐喊,此时,刘翔有什么反映?“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刘翔为什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3、读第 11 自然段:“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是谁让刘翔“回过神来”?约翰逊!4、约翰逊和刘翔既是竞争对手,但也是朋友,因为任何一场比赛都是“友谊第一” 。所以才有了比赛后约翰逊第一个走向刘翔,拍拍他的肩膀,给他真诚的微笑和祝贺。我们来看看刘翔获胜后,记者对这两位的采访。 【观看视频田径室内世锦赛:刘翔与约翰逊英雄惜英雄.flv 】5、从刘翔和约翰逊的互相评价中,我们看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精神。希

10、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竞争中也要有这样为对手喝彩的健康心态。三、总结提升,鼓励学生“翻越远方的大山”1、 “翻越远方的大山”是刘翔给自己设定的目标,2004 年之前,这座大山是阿兰约翰逊。之后呢?刘翔后来又有了新的对手,如比他小三岁的古巴运动员戴伦罗伯斯等。刘翔的跨栏生涯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直到今天,他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己。2、同学们,你的心中也有一座“远方的大山”吗?如果有,是什么?你打算如何翻越这座大山?3、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教学设计:4、翻越远方的大山认定目标刘翔 超越永不放弃教学反思:5、雪儿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

11、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学重难点:1、凭借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教学时长:两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及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课文。1、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前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

12、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师相机正音。(2)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3)交流反馈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填空:(1)爸爸带回了 ,我为雪儿 ,盼望 。(2)听爸爸说雪儿是 ,我更盼望 。(3)雪儿展开,我望着 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4、师小结。4、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从中,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2、用圆圈画出第一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 “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得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

13、往明媚的春光?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5、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词,指生朗读。2、师讲解重难点生字。3、生仿写、描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1、激趣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你们看,雪儿飞来了!(出示图片)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请你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出示雪儿受伤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办?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

14、到了受伤的雪儿会怎么想?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2、精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 2、3 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 “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画出有关语句,全出重点词。2、学生交流。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1) “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2)读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3)从爸爸那里, “我”知道了什么?(4)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

15、,于是(引读)谁能读好这一段呢?(2)学习第 4、5 自然段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指名读第 4 自然段。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出示雪儿展翅飞翔)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么样?3、文中的“我”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 4 自然段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多种形式朗读。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请男生读读第 3 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抓住“托” “划” “美丽的弧线”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优美。 )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

16、?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 4 自然段,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 “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啊!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 5 自然段。10、 “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 “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总结全文,迁移练习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学额尔,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把它写下来吧!板书设计:5、雪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