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657731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模拟试模拟试卷卷一、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1.本题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2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3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才可以开始答题。3.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写)准考证号。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草稿纸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谨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二、给定资料材

2、料材料 1 1: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习俗,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 ”2013 年 10 月27 日上午,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沙龙社团的学生们举办了大型“拜师礼”活动,表达了鲁东大学学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意。活动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通过还原古时老师选拔学生、学生学习“六艺” 、敬拜先师、学生呈拜师贴等环节展示了传统礼仪。在“拜师礼”中,数名身着汉服的学生小步登上舞台,将手藏在长袖中,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对“老师”行长揖礼。学生们的动作小心谨慎,将古时学生对老师的敬畏表现地淋漓尽致。表演中还有学生们对射艺、琴艺、古典舞的展示,整场拜师礼既彰显了鲁大学子对传统文化自觉传承的虔诚,又

3、表现了新时期大学生对“礼”的全新见解。材料材料 2 2:山东新闻网商报济南消息:省教育厅发出通知,指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据了解,湖北省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三字经 弟子规等诵读活动。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版的国学内容。武昌区九龙井小学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介绍,该校在教学生读经典时,重新选择文章,对三字经 弟子规 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进行了打印编排, “中国国学经典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科学或与时代发展相悖的东西,如封建思想严

4、重,轻视女性、轻视劳动等” 。记者翻看该校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时发现, “昔孟母,择邻处”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 ,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在现在,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经典是否一定要“去其糟粕” ,才能让学生阅读?一些校长、老师却对其表示质疑。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 弟子规 大学等经典。校长祝

5、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学习不能因噎废食, “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 ” “湖北名师” 、武汉中学特级教师萧兴国说, “若人为地把作为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 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闻晋副教授认为,国学教育是一个民族认根的教育,对于根的认同,就是对一种民族精神传承的教育。对国学采用什么样的基本态度?是尊重的态度还是轻薄的态度,是

6、种由衷的有心的态度,还是功利的、挑剔的、为我所用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决定着两种不同的取向。 论语是孔子与其门徒的对话,表达出了那个时代教育、社会、生活,这样一个时代的东西在今天构成我们的经典。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千古流传下来还要继续流传下去的文化精华。这样的文化精华西方也有,比如说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这些经典的对话、著作的传承。苏格拉底那个时代的对话,那个时代的经典,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他还是至今无法令人企及的范本。对于古希腊的文化,他们采取了相当尊重、相当崇拜的态度。材料材料 3 3:2011 年 1 月高达 9.5 米的孔子像在外国博物馆广场正式亮相,这一事件引发国内的热议和国

7、外媒体高度关注。“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 ,英国独立报以如此标题报道了上述新闻。该报记者克利福德科南在北京报道称,孔子回来了,这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巨大雕像已被高高竖立在广场。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中国,生活在 2500 年前的孔子正越来越被重视。这座雕像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实际上,在 16 世纪晚期传入欧洲前,孔子的哲学思想就已经统治中国社会长达数个世纪,尽管他也曾被批判为封建思想者” 。美国媒体的报道则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变化,孔子对道德的强调,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布鲁金斯学会一名中国问题专家对该媒体称,中国

8、已经意识到某种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体系,它要求中国人言行更为适当,勿得势气盛,更不要倾向于暴力”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告诉记者,孔子在我国家喻户晓、历代被称为“圣人”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对孔子形象的向往和憧憬,几千年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艺术家用各自的智慧将他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作出了不同的演绎,成为人们瞻仰和礼拜的圣像。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 ,正是通过这一特殊的媒介而获得雕塑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网友说,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教育思想,

9、至于其学术思想未能涵盖当时的百花园,更非当时思想首领,仅仅是一家之言,其代表性也是片面的。况且孔子思想的封建性也比比皆是,亟须废止,将其雕像耸立于外国广场,有弘扬封建糟粕之嫌。故绝对不应将其塑像立于国门外,若已建立了必须移走,比如移至历史博物馆,让人们全面了解当年孔子的思想如何影响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但其精华之于当代也不可忽视。材料材料 4 4:新周刊博文关于道德与教育的社会剧中指出,1982 年 7 月 11 日,张华为救落进粪坑的乡下老大爷而献身,引发了一场值不值的大讨论。这个命题一直延续至今,2003 年 1 月 23 日,中国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教师刘垚得出结论:张华的这一跳

10、该不该,不仅仅是一个大学生该不该为一个老头而死的事情,而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该把“德”字摆在什么位置。道德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如果没有道德,人类能否生存到今天,同样是个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拿自己的命和处于危险中的人的命去比较,那是愚蠢的,也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这种价值标准超过了道德,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不敢想象。 ”2010 年 2 月 10 日,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不顾风雪,提前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 33.6 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60

11、 余位农民工的手中。在湖北咸宁一工地做包工头的黄石大冶人王怡才,同叔叔王余前 2010 年 l2 月 30 日一起送工钱给民工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双双遇难。事发后,王怡才的哥哥王英志与叔叔主有余在灵前兑现承诺支付了差欠民工的工钱。连日来,黄石“信义叔侄”的事迹引发社会热议。人们在为逝者感到惋惜的同时,被逝者家属的诚信之举感动。逝者已矣,生者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行为,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为什么近年来“信义兄弟” “信义叔侄”等事件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按理说,按时结算工资是理所应当。正如“信义兄弟”孙东林所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媒体来找我。工友们要过年,我凭什么扣下他们该得的工钱

12、?我哥哥一家没了,所以钱就应该由我做弟弟的给,这是正常的事情。 ”其实问题就在于,当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欠债还钱”就会成为“新闻” 。人们对信义行为的赞誉,折射出人们对社会诚信回归的渴望,“信义叔侄”在获得称赞的同时,有哪些方面值得人们反思呢?中国父母现在最困惑的是孩子的品格教育。由于中国高度竞争的社会已经突破一些旧有规则和道德框架,有时候,或许一个遵守道德与规则的人注定吃亏并可能被视为“傻子” ,而有的被崇拜的“成功者”或许常“不择手段”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且遵守规则的人,就会担忧孩子失去社会竞争力;为了更加适应社会,就需要在某些时候放弃一些常人眼中的道德与规则

13、,这种人性困境让家长更痛苦,这是比以伤及孩子自尊与自由强迫他学习的行为更严重的问题。最近,深圳的两名高中学生因为扶起跌倒的老人并送院治疗而被学校和政府各奖励了上万元,这显示了社会道德底线的不佳状态,即使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一些原本的基础道德重拾却需要依靠物质。道德如何重建,是未来最关键的难题。材料材料 5 5: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在武汉枫叶国际学校举行的首届毕业生情况介绍会上说, “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2009 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 21 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14、,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 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 14.9%。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2010 年年中回杨陵老家,一个喜爱文学的侄女,披星戴月,应付做不完的测验和摸底考试,她的书桌上矗立着一排辅导资料,没有一本小说和杂志,正中心用红笔书写了几个字“离高考还有 203 天” 。孩子,过早失去童稚和纯真,变得木讷、老成、敏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孩子们的休息时间被大量的教育占据,北京一个中学生每年的课外费高达上万元。从学校下课就进了补习班,丧失了双休日,每晚做作业到十一、二点。从早上 6 点起

15、床,到深夜疲惫地躺到床上,他们累计需要忙碌 17 个小时,近视镜、黑眼圈、驼背、一脸焦虑。学校的素质教育斗不过应试教育。山东省某实验学校某教师披露,抓素质教育只是作秀,而真正落到实处的还是应试教育。学校“几乎是任意的、不择手段的抓教学成绩。在很多农村学校,学生自早晨六点至晚上十点在校时间长达 18 个小时,要上 l2 节课,而这些课都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应试训练课,诸如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虽然写在了课程表上,但一般是不上的(上级检查时除外)。 ”考大学之前的日子非常恐怖。高中老师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熬过这一年,你们就进天堂了。材料材料 6 6:“你开博了吗?” “今天你写

16、博吗?”成了福建省厦门市中小学生的流行语。 “现在,我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不是 QQ 聊天,也不是上开心农场偷菜 ,而是进入博客。我喜欢上博客的感觉。 ”厦门市嘉滨小学学生罗玉琳的一段博文,说出了不少“小博友”的心声。自 2009 年 2 月起,厦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文明小博客”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上网、快乐写博,探索出一条运用网络媒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如今,厦门市已有 50 多所中小学校、上万名中小学生开博、写博。在四川省成都市,提起“我们的节日” ,很多孩子都会兴奋地告诉你, “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精心策划下,这些传统节日,成为有歌有舞、有朗诵有表演、所有孩子齐参与的大联欢。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我们的节日诗文诵读大赛”全省总决赛的场景。台上,选手的吟诵,声情并茂,情感充沛,引发了台下 300 多名观众的共鸣。参赛选手来自成都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