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7288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2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 当代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是主权国家。2. 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3.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4.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主权、管辖权。5. 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6.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7.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8.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9.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

2、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10.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1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2.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 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13. 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14.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5.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16. 称霸与反霸的斗争长期存在,是影响国际和平

3、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1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18.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19.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0. 增强综合国力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21. 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决定因素: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 文化是

4、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5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6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7 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而文化又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8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9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 力重要标志。10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1.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

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12.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 要途径。13.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14.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15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 武器。16.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1.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

6、. 文化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4.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 要求。5.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 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6.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7.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8.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9.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10.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11.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12.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

7、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 两个方面。13. 教育是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的功能,要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 文化创造。1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15.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 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16.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基本特征,也是世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7.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18.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9. 在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既是人类文敏发展的 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

8、的基本特征之一.见证思想文化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3.中华文化之所以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4.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 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5.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勤劳勇敢精神,奠定

9、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 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 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7.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 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9.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核心10.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

10、的先导。1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2.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 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1.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2. 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 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3.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两个原则、两个服务、双百方针、 三

11、贴近、三创新)4.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 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6.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 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7.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8. 发展先进文化,即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9. 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

12、化,“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 的”、“大众的”、“科学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 应具有的时代品格。10.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 证。11.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12.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3. 指导思想,从来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14.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根本,也是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15.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

13、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16.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7.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18. 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 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19.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 德规定着

14、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20. 社会主义的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 越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2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 义为原则根本对立。2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的 相承接的社火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23. 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24.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5. 社会主

15、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础。2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 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27. 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28.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的共同思想基础。30.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 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四、哲学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