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7111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8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8 ATP 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已知 1 mol 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 2 870 kJ,其中 1 161 kJ 的能量储存 在 ATP 分子中(ATP 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 30.54 kJ/mol)。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 19 mol ATP B有氧呼吸产生的 ATP 主要来自第三阶段 C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中约有 40%可以被需能的生命活动所利用 D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解析:1 mol 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有

2、1 161 kJ 的能量储存在 ATP 中, ATP 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 30.54 kJ/mol,因此 1 mol 葡萄糖通过有 氧呼吸可以生成 1 16130.5438 mol ATP;贮存在 ATP 中的能量能直接被生命活动所利 用的能量,这些能量所占的比例为 1 1612 87040%,还有约 60%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 失了。 答案:A2.若酵母菌呼吸消耗的 O2与释放 CO2的量如图所示,图中四种状态2014南昌一模 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正确的是( )A甲,1/5 B乙,1/3 C丙,2/3 D丁,2/3 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

3、吸和无氧呼吸都能够产生 CO2。甲状态下,吸收的氧气量为 1 单位,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 6 单位,说明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量为 1 单位,消耗的葡萄糖 量为 1/6 单位,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量为 5 单位,消耗的葡萄糖量为 5/2 单位。有氧呼吸消 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值为 1/15。同理,乙状态下比值为 1/6,丙状 态下比值为 2/3,丁状态下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3.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2014山西段考 同浓度的 O2时,其 O2的消耗速率和 CO2的产生速率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 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 氧浓度(%)abcde CO2产生速率 (molmin1)1.21.01.31.63.0O2消耗速率 (molmin1)00.50.71.23.0A.氧浓度为 a 时,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 b 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 c 时,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速率为 0.7 molmin1 D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4 用于无氧呼吸 解析:氧浓度为 a 时,无氧气消耗,说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 项正确;氧浓度为 b 时,产生 CO2的速率最小,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B 项正确;由于有氧 呼吸在单位时间内吸入 O2与呼出 CO2的分子数

5、相等,因此氧浓度为 c 时,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速率为 0.7 molmin1,C 项正确;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速率相等,均为每分钟 0.2 mol,D 项错误。 答案:D 4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 ATP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 CO2和 H2O,产生少量的 ATP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 H2O,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 的H和 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6、丙酮酸和 H2O 被彻底分解成 CO2和H,产 生少量的 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和氧结合产生 H2O,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 答案:D 5如图所示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A B C D 解析:表示有氧呼吸全过程,其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和表示两种 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表示 ATP 的合成,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答案:B6.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2014湖南联考 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

7、略有下降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解析: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的,缺氧时无氧呼吸增强,细胞质基质产生的 能量增多;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的多少与氧气无关,影响第三阶段进行的因素 是氧气的含量。 答案:D7.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014辽宁考试AX,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 B过程可以产生 ATP,过程需要消耗 ATP C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

8、生氧气 解析:由图可知,X,Y 分别表示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过程分别表示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图 中消耗 ATP 的只有过程,生成 ATP 的有过程,过程既没有生成 ATP 也没有消耗 ATP;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图中所示的 4 个生理过程都既不消耗氧 气,也不产生氧气。 答案:D 8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真核细胞内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 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AT

9、P 解析:无氧呼吸不需要 O2的参与,产生的H最终与丙酮酸转化成酒精或者乳酸。 答案:C9.图中、代表有氧呼吸的相关场所,甲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2014山西考试 叙述正确的是( ) C6H12O6甲CO2 A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 C和中都能产生H D甲一定进入线粒体 解析:据图可判断,图中、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场所,为细胞质基 质,主要为线粒体,甲代表丙酮酸,A 错误;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乳酸菌是 厌氧菌,不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 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能产生H,C 正确; 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线粒体,D 错误。 答案:C

10、10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 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 ATP 产生 D丙试管中无 CO2产生 解析:甲试管内为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其代谢产物是酒精和 CO2,A 项错误; 乙试管内为线粒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不发生反应,B 项正确;丙试管中进行无 氧呼吸,有 CO2产生,但不能产生大量的 ATP,C、D 项错误。 答案:B 11如图表示某植

11、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 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N 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 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 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解析:N 点之后,氧气的吸收量与 CO2的释放量不等,说明该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作 用过程还有非糖物质的氧化分解,C 正确;由于有非糖物质参与氧化分解,故 O2吸收量与 CO2释放量相等不能说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M 点细胞的总呼吸强度最低,但

12、 无氧呼吸强度并不是最低的,B 错误;L 点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D 错误。 答案:C 12(多选)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 af 所示装置,下列 判断合理的是( )A若 a 装置液滴不移动,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若 a 装置液滴左移,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 ecd,给装置通空气,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 吸 Df 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 fd,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 吸 解析:a 装置中的 NaOH 能够吸收 CO2,若 a 装置液滴不移动,b

13、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 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若 a 装置液滴左移,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 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连接 ecd,给装置通空气,其中的 e 装置能够吸收空气中的 CO2,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f 放置一段时间后,消耗了装置中的氧气,连接 fd,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答案:ACD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 1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学生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

14、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 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 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将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沸腾后冷却备用; 取 3 只保温瓶,编号为 A、B、C,并将 C 瓶设计为对照; 在 3 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_ _; 3 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24 小时后观察并记录 3 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 A 瓶温度C 瓶温度,

15、B 瓶温度C 瓶温度,则_; 若 B 瓶温度C 瓶温度,A 瓶温度C 瓶温度,则_; 若_, 则_。 (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 称:_。 答案:(4)A 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和液体石蜡油,B 瓶中加入与 A 等量的 酵母培养液,C 瓶中加入与 A 等量的蒸馏水(A 瓶和 B 瓶可互换) (5)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注意和步骤对应,答案顺序可 颠) B 瓶温度C 瓶温度,A 瓶温度C 瓶温度 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6)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代谢产物(合理即可) 14图中曲线 A 表示某人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曲线 B 是根 据其运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 23 min 时,曲线 A 大大低于曲线 B,这是因为人体此时能量的供应来自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