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6490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40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 年) (2012-2014 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三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区教师队伍 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骨干教师队伍数量不断递增,全区学科建设水平 跃上了新的台阶,校际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办学水平与质量明 显提升。随着松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教师队伍的配置需进行结构性 调整与补充; 面对教育发展战略转型带来的挑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优质教育需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仍需提升与优化。为了更好 地适应松江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开放”的总

2、体要求,特制定本 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 路人”为目标,以“人人成才、用中育才、政策引才”为方针,以师 德建设为核心, 以教师教育为主线, 坚持人才培养、 使用与引进并重, 坚持师德建设与业务水平提高并重, 坚持队伍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并 重,坚持人才政策的传承与创新并重,深入推进“强师兴教”战略,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 伍。 二、主要任务 1、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二、主要任务 1、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各 类教师发展,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未来三年,高中专任教

3、师研究 生比例达到 15%,初中专任教师研究生比例达到 10%,高级(含正高 级) 职称教师占全区教师 10%, 职业学校 “双师” 型教师比例达到 40%。 基于校(园)长的专业标准,造就一批懂教育、精管理的校长及 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全体校(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依托市普教系统 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市影子校长培训项目,加快名校长的成长。未来三 年, 培养 1-2 名特级校 (园) 长 (书记) , 培养 4-6 名市级骨干校 (园) 长,区级骨干校(园)长 20-30 人,一级以上的校(园)长占校(园) 长队伍总数的 20%,校长本科学历达到 99%,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达到 50%以上。 立足骨干教

4、师的用中育才,打造市级学科领军人物,造就一支名 师队伍。深入推进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大学科领军人物的遴选与2培养。 未来三年, 建立 1-2 个双向互动的骨干教师国际交流项目, 2-3 个较为成熟的学科高地,培养 3-4 名上海市特级教师,30 名左右市 “第三期双名工程”后备人选,12-14 名市“第三期优青项目”后备 人选, 50 名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20 名区享受政府津贴人员,20 名区首席教师,200 名区学科(德育)名师。 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青年才俊,造就一支适应教 育转型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依托市“优青”项目和高校 资源,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推

5、进青年教师培养项目,夯实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未来三年,培养 600 名区级教坛新秀,组 建 4-5 个青年教师学习沙龙或研究小组, 建设 5-6 门青年教师培养课 程。 关注校本研修的内涵发展, 提升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校本研修的 执行力,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建设需求导向与资源共 享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师培训的方法创新与体制完善,加强校本研修 的专业支持与内涵发展,完善教师全员培训的统筹管理与质量监督。 未来三年,培育 10-12 门市级共享课程,开发 20 门区级培训课程, 评选 10-12 个校本研修特色项目,20-22 个校本研修发展项目,评选 30-32 个优秀教研组。

6、2、健全教师管理机制。2、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坚持以公开招聘、岗位聘任为基础的用 人制度,实行以绩效工资制为基础的教师分配制度,推行以区域内有 序柔性流动为基础的教师流动制度, 构建教育人才使用与培养并重的 新机制。 根据市教委要求, 探索教师资格考试、 见习、 定期注册制度。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借助松江区享受政府津贴人员导师带 教组、首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室、名师教学指导团和骨干教师支教团 队,拓展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建设途径,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和校本研修 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未来三年,成立 20 个区享受政府津贴人员导 师带教组、20 个首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室,充分发挥特级教师、首 席教师的

7、示范引领作用。 每学年度成立 25 个左右名师指导团和 10 个 骨干教师支教团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与团队效益,推进 全区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选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育一批学科建设基础好、校本研修 氛围浓厚的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挥校本研修的示范辐射作用。未 来三年,建设 1012 所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需要,3引进高层次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人才。积极落实松江 区政府对引进高端人才的奖励措施,个性化落实高端人才的引进政 策。根据结构优化原则统筹教师招聘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招聘优 秀的高校应届毕业

8、生充实松江教师队伍。未来三年,面向本市引进高 层次教师和高级教育管理人才 2-3 名,幼儿园新增教师 80%以上具有 本科学历,70%以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中小学新增教师 30%具有研 究生学历,引进博士 2-3 名。 二、重点推进项目 1、教育人才引进和储备项目 二、重点推进项目 1、教育人才引进和储备项目 以“适应需求、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人才规模发 展的指导方针,以师生比为主要依据确定人才规模发展目标。优化教 育骨干人才的校际布局和男女教师性别比例;优化职业教育学历达 标、师生比和“双师”结构。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坚持高标准招聘教师,每年从省 (直辖市) 师范院校师

9、范类毕业生和国家 211 工程院校毕业生中招聘 优秀毕业生约 400 名。 实施教育服务中心人才储备计划和新建学校人 才储备计划。 2、师德建设项目 2、师德建设项目 营造和优化师德建设环境,探索和创新师德培养方式,健全和完 善师德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师德建设工作。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 以自身人格影响学生人格, 以自身情感激发学生情感, 以德育德。 加强对教师形象的正面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 把师德教育贯穿于 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建立以师爱与责任为核心的师德教育体系, 将教师心理健康纳入师德教育体系。 积极开发区级师德与育德能力培 训课程,增加师德培训课程中的育德内容,将育德能力培养与教

10、育教 学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的育德能力。 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探索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制度。探 索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努力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位一 体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 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 校精神文明创建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开展师德标兵、优 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评选活动。 3、干部队伍培养项目 3、干部队伍培养项目 积极探索与不断完善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的干部培养、使用、管4理新机制,加大培养专家型名校(园)长的力度,根据上级有关中小 学校长专业标准要求,凸显不同发展阶段校长的专业发展内涵

11、,引领 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 良,适应松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干部队伍。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升校长的管理水 平。探索干部培训工作的新机制,对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校级党政 干部、学校中层干部进行分级分类专题培训,校级党政干部不少于 120 课时,中层干部不少于 60 课时。不断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 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区内培养和区外交流合作培养相衔接的 开放式的骨干校(园)长培养机制。 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拓宽后备干部培养渠道,落 实后备干部培养措施。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的领导干部的

12、职数有关规定,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深 化与推进干部用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 能力与水平。 4、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4、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以提高教师师德师能为核心,明确四级骨干 教师培养目标,依托高校及市级培养平台,完善区校两级培养机制, 拓展国内外培养途径,积极打造市、区级学科领军人物,引领我区教 师队伍高水平发展。 继续开展第四届区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不断充实骨干教师队 伍。完善区享受政府津贴人员、首席教师、学科(德育)名师,教坛 新秀四级骨干梯队的结构。 积极开展市 “双名工程” 与市 “优青项目” 的推荐工作, 鼓励各镇 (校) 开展区域内

13、骨干教师建设工作, 搭建市、 区、(镇)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继续推进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工 作,实施市、区两级专兼职培训者培训,依托市“双名基地”与高校 合作实施高端人才培养,与市内外专家结对开展个性化培养,实施市 “优青项目”后备人选区级培养,开展骨干教师国外培训项目,拓宽 国际视野,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深化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 5、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5、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努力造就一支适 应素质教育要求, 满足区域优质教育需要的师德师风好、 专业素养高、 业务能力强、整体发展均衡的青年教师队伍。 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首要内容, 强

14、化青年教5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围绕“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 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科研”五大培养模块,进一步完善入职教师 培养课程,提高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效。继续推进“1-5 年教龄青年 教师培养工程”,继续严格 1-5 年教龄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专业知 识、专业技能”三个基础性考核要求,完善“课堂教学大奖赛、人文 素养系列活动、教科研案例评选”等三个培养平台。进一步探索 5 年 教龄以上青年教师的后续培养机制,立足校本培养,搭建区级平台, 通过组建青年教师学习沙龙、教育、教学、科研研究小组,与区级名 师结对,参与教坛新秀选拔等,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6、校本研修项目 6

15、、校本研修项目 关注每个教师的发展, 注重以育人为本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境 界的提升,着眼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性的校本研修专业支持体系构 建,创新校本研修机制,探索校本研修模式,拓展校本研修途径,营 造浓郁的校本研修氛围,不断推进校本研修内涵建设。 进一步完善区、 校两级校本研修制度, 形成同质交流、 异质互补、 共同发展的校本研修新机制。 统整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 德研、 科研、 培训、信息技术等各方力量。多渠道开发校本研修专业支持系统,提 高校长校本研修的领导力,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校本研修的执行 力。探索校本研修新模式,激发教师自主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与积 极性。拓展校本研修新途径,充

16、实市“学分银行”中的共享课程,深 化网络教研,开发教师教育资源库等,搭建丰富、多样、开放的教师 研修平台。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审活动,进一步发挥校本研修特 色与发展项目以及优秀教研组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7、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 7、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 以“面向全体、高端引领、新建校优先、关注新教师”为教师专 业发展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学分银行”为 抓手,以学校为主阵地,整合区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加强专兼职培训 者队伍建设,拓展教师教育途径,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构建多层次教 师培训课程,深化校本研修内涵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重点, 建设一支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通过多层级多类别教师培训课程的征集、 审定,逐步形成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依托市学分银行管理平台,丰富 教师培训信息,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利用区教师教育平台,推进 远程培训, 深化网络教研, 创新教师培训的途径; 实施教师全员培训,6加强对培训者、新教师、紧缺学科、新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