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292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注重对单亲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许多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孩子过日子的单亲家庭,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和多发的各种安全事故,单亲家庭比例逐渐上升。有些家长以为给予孩子经济上的需要,就是给孩子全部的需要, 而往往忽视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要. 因此,做为家长我们要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单亲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上。个案现象于雪儿,北坪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属单亲家庭孩子,现由爷爷奶奶抚养。多次不完成家庭作业,每次的理由都是到妈

2、妈那儿去了。最近一次的家访原因是她借故说自己头疼,在放学之前没有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打招呼就私自回家了。当天下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她。这次家访的对象是她的妈妈,属初次见面。当我们彼此对视的时候,我在疑惑,这样一位漂亮妈妈,她的女儿却常常是蓬头垢面。通过一、单亲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单亲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1 1单亲家庭对孩子教育责任的忽视单亲家庭对孩子教育责任的忽视 许多夫妻由于感情恶化等原因离婚后,夫妻双方出于再婚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不愿履行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义务。

3、也有的单亲家长因忙于工作、交际等、无暇照顾孩子,使孩子失去应有的教育和关心。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与坏人接触走向犯罪。如未成年犯李某,母亲去世后随父生活。父亲整天因忙于生计,无暇照顾李某,李某因家庭失管失教,时常逃学,与社会上其他一些离异家庭子女混在一起,专门在学校附近敲诈抢劫小学生的钱财,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2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方法不当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对子女过分溺爱,有求必应。这些单亲家长害怕自己的子女被别人看不起,或受人欺负,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一味满足,而对孩子思想教育或学业方面则关心不够,导致孩子为所欲为,使得许多离异家庭子女从小就养成了追求享

4、受,爱慕虚荣的心理。一旦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容易走向犯罪。其二是简单粗暴,动辄对子女大打出手。有些离异家庭不顾子女客观实际,在学业上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当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时,非打即骂。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无形中使青少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甚至于精神崩溃。有的孩子怕挨打,便夜不归宿,最后给家庭带来惨痛的后果。 3 3家长不良言行对子女的影响家长不良言行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离异家庭的家长,由于本身形象欠佳或有不良嗜好,赌博成性、或作风不检点、或脾气暴躁,动辄打人骂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极易成为孩子们

5、消极模仿的对象,从而染上种种恶习。而有的家长甚至对子女的不良行为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严重扭曲了孩子们的心灵,造成孩子性格和心理方面的种种缺陷。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残缺型家庭的这些负面影响,使许多单亲子女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承受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看问题易走极端等。这些缺陷和不足,使单亲子女成为当前青少年中一个高犯罪的易发群体。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呼吁社会每一个人都来爱护关心单亲家庭子女,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让我们都来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为社会、为国家尽一分责任。(三)单亲家庭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

6、三)单亲家庭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他们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及敌对的情景,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具体表现在情感的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没有幸福感。严重者可能会表现出病态的人格特点,如: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表现得敏感多疑。孩子的孤独感:父母的离异,使他们在心灵深入感到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厌恶或憎恨父母,尤其是看到同伴们在父母面前撒娇时,他们更加感到心灵的痛楚,使他们过早地领略了人间的痛苦,再加之周围同伴的耻笑,他们会害怕与人交往,表现为沉默寡言,有的甚至会从仇恨父母发展到对

7、社会的仇恨,甚至发展为反社会的病态人格。(四)单亲家庭对幼儿造成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四)单亲家庭对幼儿造成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记得是哪位哲人说的,反正我是特别的赞同.下面是我的理解:幸福是由三个元素组成:希望、充实、爱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是黑暗中的一盏灯,是荒原中的一粒种子。希望是很难能可贵的,一个人只有永存希望,才可能有幸福感。充实是有事情可做,充实可以驱逐无聊与空虚,我记得好像是丘吉尔曾经说过,幸福是把你的所有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确实:幸福是当你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临。爱,有爱人和被人爱。只有心中充满爱意,才能善待你的身边所有的人,才能对整个世界充满爱。整个世界也会因你的爱而美好,

8、而整个世界也会对你的爱有爱和幸福的回馈.幸福没有等级,没有比较与最之分。幸福是自己心中的感觉而不是外在的笑颜。任何人,只要心中存有希望、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做、心中充满爱意,幸福一定会降临的。是的,幸福没有预约,幸福会突然降临于你我的心田。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的内心的感觉。我们最多多给我们所爱的人一些爱意,而幸福的其他元素还是要他自己去寻找。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更没有永远的幸福。幸福没有时间的限制,更不可能说结了婚的女人就会幸福。也许当你的结了婚之后,你幸福的三元素都已悄然到来,而幸福也会随之降临的。单亲与幸福的获得没有必然的联系。我 9 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而母亲也是疾病缠身。但我还

9、是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心中有梦想和爱,有对计算机的无限追求,有这些我还要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阻碍,但每个人也还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单亲家庭不比其他的家庭少什么,只要去勇敢的去寻找你幸福的这三个元素,那幸福也会一定会随之降临,相信我,你幸福的!.当我们听到一个孩子的父母离婚了时,常常对这个孩子表示同情和可怜,其实这是在无意识地传达一个信息:残缺的家庭是不正常的,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是不幸的。当孩子被这样的信息包围时,他很难不感到自卑。为了真正帮助那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其实我们还需要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问题,不要过分地强化这个“不幸”。我曾亲眼看到一对夫妻大打出手。但他们离异后,却能常常心平气

10、和地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父母离异,反倒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 我还看到,不少父母离异的孩子仍然能够健康成长,而且他们往往比其他孩子更自立,更懂事,更能吃苦,更体贴父母。所以,我认为父母离异是否会伤害孩子,还要看是怎样的父母、用怎样的方式离异,以及离异过程中及此后怎样和孩子交流,是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三、单亲家庭应注意的心理卫生要求三、单亲家庭应注意的心理卫生要求1.1.我们的家庭的确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家庭的确发生了变化真诚面对孩子的问题。真诚面对孩子的问题。孩子是敏感的,会感受家庭的变化。所以,不要企图隐瞒发生了什么,那样会增加他的不安,失去对大人的信任。作为家庭的一员

11、,他有权利知道家庭破裂的事实。这有助于他的勇敢面对。2.2.离婚不简单是谁的错离婚不简单是谁的错避免受害者心态避免受害者心态。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创伤作为孩子今后成长的借鉴。孩子需要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他们有自己探索和憧憬的权利。“妈妈不要我们了”、“男人都是坏东西”之类的语言,会使他们失去对世界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3.3.与孩子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与孩子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避免补偿心态。避免补偿心态。物质和娇纵都无法替代精神上的缺失,对孩子的溺爱并不是补偿,相反可能是任性、暴力的来源。单亲的孩子需要更早地承担责任,走向成熟.4.4.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父

12、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父母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着重要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父母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父母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父母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

13、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孩子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爱。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是孩子的需要,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一两件玩具礼物。但父母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

14、我爱你”。同时,也让孩子传递这种爱,让他们爱父母,爱他人,把爱具体化。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同样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便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使其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父母应当做遵守纪律的表率,并把遵守纪律的行为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共同遵守,养成习惯后做到自觉遵守。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语言方式来达到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此为楷模。因而身为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正在观察自己。尤其是 36 岁正是孩子的好奇期,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便会像“录像机”那样,将其他人的一言一行完全拷贝下来,存档处理,并在适当时机表达出来。在这段时期,孩子相处最

15、多、接受最多信息的,是来自于父母的言行。因此,家长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必须做到以身作则.5.5.别将孩子与婚姻一起画上句号别将孩子与婚姻一起画上句号不要放弃做父母的责任。不要放弃做父母的责任。婚率的逐步上升,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逐年增多。由于单亲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显得十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重要。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单亲家庭孩子在父母离婚的头半年时间里有强烈的恐惧、愤怒和羞愧感。近半数的孩子常出现哭闹等不良行为反应,有的甚至对他人怀

16、有敌意或具有攻击性。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异而冷漠,凡事无动于衷。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家庭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宜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策略: (1 1)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 孩子从 2 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使孩子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常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恐惧、悲伤、焦虑、冷漠或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而且很难制止。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出现偏差,轻者表现为胆怯、孤独、固执和不合群,重者会产生对别人的妒忌和仇恨等不良心理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不良心态。因此单亲家庭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孩子是无辜的,我们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