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360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案(全套)(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下册)(下册)兰玲兰玲目目录录第一学第一学习习主主题题 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 1 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 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第二学第二学习习主主题题 社会主社会主义义道路的探索道路的探索 第 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 2 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 3 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第 4 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主题活动一 调查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第三学第三学习习主主题题 建建设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义 第 1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 2 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第 3 课 开放

2、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 4 课 世界经济的奇迹 第 5 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 6 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主题活动二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变化第四学第四学习习主主题题 民族民族团结团结与祖国与祖国统统一一 第 1 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第 2 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五学第五学习习主主题题 国防建国防建设设与外交成就与外交成就 第 1 课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第 2 课 朋友遍天下第六学第六学习习主主题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 1 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第 2 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 3 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第七学第七学习习主主题题 社会

3、生活社会生活 第 1 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第 2 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主题活动三 访家史、写家史、讲家史第一学习主题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 得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篇章。 短短的三年内,新中国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整 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胜利,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它以无可 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 济,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为下一步进

4、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好了 准备。 在国际上,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 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相继建立,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抗衡,使世界笼罩在“冷战”阴云 中。 第第 1 课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 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基础知基础知 识识掌 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 公元纪年等) 阅读资 料概括 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 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对比鉴 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5、委员会首次会 议的异同能力训能力训 练过程练过程 方法方法 讨论探 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爱国情 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情感态情感态 度价值度价值 观观民族团 结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 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课时课时:1 课时 课型课型: 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教具:地图册、开国大典相关多媒体、

6、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 号”:民主主义革命上溯到 1840 年30 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 3 年以来旧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 争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 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怎 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 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讨论回答:讨论回答: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

7、什么?(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巩 固、建设和发展,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 的任务是经济建设。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从事政治 和军事的斗争,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 性质即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还给新中国规定 了国家机关总则。共同纲领集中体现当时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起了临时宪法 的作用。 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国

8、都和纪年方式,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开国大典1、 让学生观看第 3、4 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 动。(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设问设问:在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 呢?(回顾刚讲的内容)(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1) 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 1946 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学 生看课文注解(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会议还

9、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问题问题: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 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问题问题: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革命歌曲,由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旋律激昂,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艰巨的 民族复兴任务,需要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义勇军进行曲能够永远警示我们勿忘国耻, 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卧薪尝胆,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崛起而努力不懈地学习和工作。 )注意注意: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

10、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 1860 年和 1900 年沦 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抗战时则以重庆为“陪都”),改北京为“北平”,其中南京也曾在 1937 年沦于日寇铁蹄之下,被屠杀 30 万人以上。新 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注意注意: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人死后由后代追封)汉武 帝之后的皇帝“年号”(在位自定)“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问题问题:会议怎样产生新的国家机构和领导人?(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选举毛泽 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副主席。然后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 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

11、上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兼外交部长。)注意注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政治协商成为新中 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则是根据政治协商会 议的决定召开的,除了时间先后承继外,会议内容也是先后承继的前者是“纲领性” 的,后者是具体“执行性”的。组织学生进行第 7 页“活动于探究”: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第一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表示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还做出了什么决定?(在首都天安 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B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使中 国结束了一百多年

12、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 治地位和经济文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C新中国的成立使世 界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 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建立确实开辟了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在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状态,由于 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发生了重大变化。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1 西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1951 年)2 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总结总结:新中国建立起来了,祖国大

13、陆也实现了统一。但是,国内外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必 然要处心积虑进行破坏活动。所以,年轻的政权必须经受住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才 能生存和巩固下来。下一节课就是讲这方面内容的,建议同学们预习之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观看开国大典录像片段,交流感受,谈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什么? 模拟直播模拟直播:如果你是一位在现场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人们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你能想象 一下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吗?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 尊礼炮齐鸣 28 响。你知道为什么 要用 54 尊礼炮?为什么要连放 28 响?课堂小绘画课堂小绘画:你能准确地画出我们的国旗吗?(1949 年公布的国旗

14、制法规定:国旗为 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红旗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四颗,其中一星较大,其外 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 之右,并各有一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小议论:小议论:第一届政协筹备会议期间,著名画家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得 到周恩来和其他与会者的肯定。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革命已经胜利,新中国 即将诞生,不应当再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选用这首歌作国歌,也要修 改歌词。后经代表们讨论,决定还是用原来的歌词。请议一议,为什么还要用原歌词好? 1 完成作业:练习册提醒学生预习第 2 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5、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第 2 2 课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 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 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掌 握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阅读资料 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 6 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 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收集整理课 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 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能力训练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讨论探索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

16、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及其历史意义学习英雄 热爱祖国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 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价价 值值 观观自觉拥军 加强国防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 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辩证唯 物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 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