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崛起中的人才引擎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6894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6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大崛起中的人才引擎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大崛起中的人才引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大崛起中的人才引擎(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版责任编辑 周鹏 校对 舒欢网址:http/专 版 2013 年 1 月 8 日 / 星期二我市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服务打造核心增长极产业大崛起中的 “ 人才引擎”成立职教集团 提供 “ 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南昌样本南昌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 提出将着 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和生物医药、新 材料等3个千亿产业。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 育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积 极探索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 办学路子,推动南昌市汽车、机电产业快速 发展。2012年初, 由南昌市教育局发起,南 昌汽车机电学校、 省机电技师学院等职业 学校与欧菲光科技、 江铃集团等涉及汽车制造、销售、人才培养的

2、10余家学校、企业, 共同组建了南昌汽车机电职业教育集团, 一举使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形成了一个由汽 车研发、制造、销售企业抱团实训的人才培 养模式。不久前,该校正式被列入第三批国 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名单,由此进入了 职业教育的 “ 国家梯队”。南昌汽车机电职业 教育集团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校企间的深 度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院校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有效推进了职业院校依托产业 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推动了职业院校 和企业共同发展。 南昌汽车机电职业教育 集团成为南昌市首家公办学校教育集团, 为一元制职业教育向二元制职业教育 ( 企 业为 “ 一元”,学校为另 “ 一元”)的转变提供 了南昌

3、样本, 标志着南昌市职业教育开辟 了一个新的道路,迈开了新的步伐,踏上了 新的征程。2012年12月下旬,从南昌汽车机电学校传 出好消息,经过多次论证,南昌经开区在该校 昌北校区腾出90亩建设用地,用于南昌汽车机 电学校的改扩建工程。 “ 昌北校区改扩建后,将 为我们学校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不但 教育规模将由此扩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现 代化的实训大楼,更好地与国内乃至国际最先 进的职教理念对接,提升职教内涵。”校长张玉 青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 的核心增长极,是省委、省政府面向 “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作出的加快 江西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也是南 昌市委、

4、市政府所肩负的新的历史 使命。打造核心增长极,如雄浑的交 响乐,似嘹亮的集结号,它以昂扬奋 进的主旋律、催人奋进的号角声,引 领南昌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到加快建 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实现江西崛 起的伟大事业中来。 “南昌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 化的中心, 各项事业都应该走在全 省的前列,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省会 城市的优势, 对全省起到带动辐射 的作用。所以,南昌教育要打造与其 城市地位相称的教育事业, 要成为 全省教育事业的 核心增长极,为 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优质教育资源及人才智力保障。”南 昌市教育局局长魏国华如是说。 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 发展,资金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引

5、进, 设备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可以引进, 但是劳动者的素质不能引进,产品 的质量不能引进。事实证明,劳动者 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和制约一个国 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 南昌提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 进制造业基地”、“全 国重 要 的 商 贸物流中心”等目标,更要靠大量 合格的产业工人来支撑。 在这种 新形势下,南昌教育迫切需要加 快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增强职业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 水平。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南昌 市教育局党委班子审时度势, 以打 造核心增长极为契机, 创新职业教 育发展思维, 开辟职业教育发展新 路,全方位融入产业发展中,不断提 高南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产业

6、发展 的贡献度, 全力打造南昌产业大崛 起中的“人才引擎”。打造职教园区 完善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简单来说,就是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 育纵向衔接,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 发展、横向贯通,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技能型 人才培养系统。 南昌市职业教育以加快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 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导向, 以提高劳动者 职业素质和技能为基础, 以深化体制改革和 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整合资源,调整优化结 构, 加快建立起政府主导、 企业行业支持配 合、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公办与民办共同发 展,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

7、放、有序规 范、协调发展,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终身教 育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 求的现代职教体系。 2012年6月,经过前期调研、座谈、走访, 为了能使南昌市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列为我市 的重大重点项目,市教育局紧急下发 南昌市职业教育园区入驻意向摸底表,请南昌地区 有意向进入职业教育园区的公办、 行业办和 民办学校根据需求认真如实填报相关信息, 为 南昌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项目方案提供 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论证了职业教育园区项 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初步意向是引进15 家职业院校入驻,对接百家企业,打造千亩职 业园区,吸引万名职业教师或实用型人才,年 培养 ( 毕业结业)8万名职业

8、技术人才。此举得 到了南昌经开区的高度重视。目前,一个将容 纳近10所职校、 近10万名学生的职校园区正 在紧张规划之中。 对于一个国家级开发区而 言,土地是最为紧缺的资源,但南昌经开区在 面对职业学校时,却如此慷慨大方,这源自于 其对职校所培育的产业人才的渴求。 经开区的选择亦是南昌的选择。 南昌 打造核心增长极,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目 标是要成为“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需要形成3个千亿元、5个500亿元 制造业集群作为支撑。 在各地普遍遭遇产 业工人紧缺的当下, 南昌职校毕业生无疑 已经并将继续为南昌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 的人才保障。 南昌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行 业企业

9、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加强学生实 习和就业合作的同时,积极吸引和联合行业企 业加强课程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 地建设,不断提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水平。立 足本地工业园区、立足企业、立足院校,进一步 完善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和企业对接的长效 机制,认真探讨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 办学方向;探索职业学校校级领导与园区企业 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挂职锻炼,专业教师定期到 企业工作学习、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深度合 作办学机制和模式; 探讨组建以园区为基地, 中高职院校为龙头、专业为纽带、企业共同参与的集就业、培训、科研、实训为一体的职业教 育集团,逐步扩大 “ 定向班”和订单培养,创新 校企合作

10、和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 南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 20102020) ,到2020年,南昌市将 建成一个培养规模达58万人的中高职相互 融通的技能型职业教育园区, 中等职业教育 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大体相当。 南昌市 建设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中等职业学校为主 体、专业建设为纽带、 “ 教育+培训+就业+创 业”为特色的职教园区的蓝图已绘就,正在 采取 “ 政府统筹,整合资源,整体规划、综合 开发、资源共享、分校建设”的方法,培育和 发挥职教优势,力争成为工业园区人才培养 和输送的基地、 职教园区校企合作基地、生 产生活配套完善服务基地,并朝着打造全国 一流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

11、地的目标奋 勇前进。回望2012南昌教育新亮点盘点报道 ( 三)铺设就业通途 实现职校毕业生高就业率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地区 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是这个地区职 业教育办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的催 化剂。据统计,南昌地区现有各级各类职业院 校89所。其中,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6所,国 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4所, 省级重点职校5 所,省级示范职校6所。南昌地区中、高等职业 院校共设有700多个专业, 覆盖了南昌市全部 一、二、三产业,52是按市场急需新设立的专 业。在校学生38万人 ( 高职21.8万人,中职16.2 万人),每年为企业输送近10万中高级技能型 人才, 为

12、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在学历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 各职业院校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参与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再就业培训计划等, 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培训约10万人次, 并推荐 就业,产生了 “ 转移一人,致富一家”的良好社会效益。 为保证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南昌 市教育局科学指导, 一是抓专业的布局调整。 按照 “ 一校一品”、 “ 一校一业”的要求,改造部 分传统专业,减少部分重复专业,新增部分新 型专业,强化学校的品牌专业。二是抓专业基 础能力建设。按照部颁专业设置标准,配齐配 足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 按照教学一体化要 求,突出 “ 学中做、做中学”的职业教

13、育特点。三 是抓课程改革。遵循 “ 一年学基础、一年学专 业、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以 “ 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 的课程改革,推行学分制、分层教学制和毕业 生 “ 双证制”,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和动手实践 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抓专业示范引领。南 昌市启动了 “ 市级示范专业” 评审工作,对符 合示范专业标准的专业向社会公布,并一次性奖励20万,以促进学校专业化建设进程,目前 全市已评选出示范性专业28个。 抓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内涵,是职业 学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以南昌一专为 例,为提升办学内涵,该校自我加压,积极投身 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14、该校以酒 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网络 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四个专业为主体,联合国 内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的专家成了四个职业教 育专业委员会,以此引进国内外最前沿的专业 信息与技术。根据 “ 立足校本培训,加强 双师 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学校加大了国际培 训力度,前后选派了13位校级领导和教师前往 德国、 奥地利等国家参加职业考察培训。在 2012年举行的第四届全省中等职业学校 “ 文明 风采大赛” 中, 南昌一专获得一等奖23个。在 2012年的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中,南昌一专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一个学校的总分比排名第 二的城市还要高。 由于加大了学校专业和课程建设力度,在 一系列创新性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南昌职业学 校职教规模和水平、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动手 能力实现了大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届 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 南昌市成绩均名列前 茅, 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大赛也有极佳的表 现。南昌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 以上,学生就业深受企业的欢迎。 可以说,没有人才作为支撑,核心增长极 的打造将是空中楼阁; 没有产业工人做支撑, 产业的大崛起将是一句空话。 事实已经证明, 南昌职业教育正在成长为南昌产业大崛起中 强有力的 “ 人才引擎”。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悬。” 南昌职业教育正在走向大有作为的美好 明天! 李佐奇 夏国华 记者 周冬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