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5413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2009-2010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工作措施二、工作措施1、明确师生定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2、切实抓好每单元的知识点,突破难点,做到每单元过关

2、。3、做好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及时查缺补漏。 4、重视培优补差。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课时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能熟练地数出 10 以内的数;能认、认、读、写10 以内的数。 4数(一)愉悦。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0 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 0到 10 各数。读 10 以内的数,会写0 到 10 各数。 2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二)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43第

3、二单元:比较(一)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认识符号“” “=”的含义。运用符号“” “=” 。4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 10 以内数的大小。4第二单元:比较(二)1、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常用的比较的方法。45第三单元:5 以内的加减法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加减法的认识和含义。学习

4、5 以内的加减法。4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正确计算5 以内的加减法。6第三单元:10 以内的加减法1、能正确计算10 以内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47第三单元:10 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熟练地计算 10 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10 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简单四则运算的运算意义和顺序。 48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活动:大家来锻炼1、让学生自己对 10 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2、提高学生对10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数学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 10 以内加、减法表的观

5、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体4验探索的乐趣。9第四单元:分类第五单元:前后1、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2、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3、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10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掌握方位的相对位置。 4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11第六单

6、元:认识物体1、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名称并能识别。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并能识别。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并能识别。412第七单元:捆小捧、搭积木1、使学生认、读、写 1120各数,掌握 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认、读、写1120 各数,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413第七单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2、通过情境,让学生学会“9+?” 、“8+?”的

7、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9+?” 、“8+?”的进位加法。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掌握“9+?” 、“8+?”的计算方法,再脱离实物进行口算。414第七单元: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掌握“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再脱离实物进行口算。415第七单元: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加(减)法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4整理和复习表,并找出规律进行小组交流。退位减法。算理。16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统计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

8、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2、使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使学生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417总复习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 20 以内的数,掌握其20 以内的加减法20 以内的加减法4顺序,并能比较大小。2、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3、使学生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4、使学生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8总复习一419总复习一420期末考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