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36914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77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笔译员的培养初步的问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97行政第二十五卷,總第九十七期,2012 No.3,697723* 本文為在波爾圖大學所作的題為“澳門理工學院的翻譯教育:從培訓課程到市場需 求”的博士計劃範圍內所進行的研究(艾斯卡雷拉,2012,待刊)。 * 澳門理工學院副教授,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博士。一位筆譯員的培養:初步的問題*艾斯卡雷拉*一、序言正確理解與表達是所有文學的兩個要點,但正確表達別人的理解是凡人所能做的最大努力與盡善盡美。創新精神是一種罕見的精神,但其模仿者也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如今,對翻譯的需求非常多樣化,達到了很大的廣度。一是翻譯的問題,二是翻譯的語言。它不斷地在增加,使得我們脫離了它的歷史淵源,即聖經文本和偉大經典著

2、作的翻譯。目前,沒有人希望看到一個譯者,坐在堆滿了字典的辦公桌前進行翻譯。一邊翻譯一邊查字典,手寫,然後用打字機謄清。今天,客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文件,要求以一定的格式翻譯、修改和編輯等。最後,以電子方式傳送。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我們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做生意。某個特定的品牌可在隨處開商店,甚至在更遙遠的國家。公共汽車上,坐在我們身邊的人可能是一個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國家的人。一個產品可以是在葡萄牙製造,但在中國銷售,但在這個世界裏尚存在著一個巨大障礙:語言。這種新形勢下,已經引起了一場熱烈的討論。論題是“翻譯”一詞如何適應新的要求和新的專業情況。已經提出了一些修訂建議。在對培訓翻譯的機構

3、進行調查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叫什麼,尚無共識,當然,叫法可以有多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市場698需求。縱觀這次辯論,暗含著對尋找一種泛稱的關注。在這個名字裏,出現談判、多元文化、溝通和多媒體,因為它們可以打開勞動市場的大門。夠阿德克的意見認為,“翻譯”一詞不能反映當前的現實,必須尋求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新術語,來反映了現實世界中這些專業人士,但是,他認為,很多目前採用的名稱的唯一目的是賦予一種地位和金錢。歐洲NE15038標準為目前的翻譯提出一個新的名字:翻譯服務提供者(TSPTranslation Service Provider)。此次討論,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很重要,因為找

4、到的答案將直接影響到課程設置,即每個教育機構在譯員培訓中所採取的政策和做法。但什麼是翻譯培訓呢?我們的理解是,培訓是一種教學/學習。通過它,可在未來的專業生涯中,制定翻譯的策略,目的是使其更加堅定,“.翻譯過程的複雜性和在翻譯過程中,需要監視他們的行動和仔細審查作出的每一決定。”學習在於使學生對他們的學習過程負責,換言之,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自己來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來選擇和管理符合他們的利益和需要的行動,但總是有選擇的可能性“.理解和使用知識的方法最適合個人的學習風格”(同上)。M. 萊德勒認為,在學習階段,强調翻譯的使用過程,確認是達到一種可能的翻譯。這比解決方法更重要。目前,每言

5、培養,“能力”一詞便會出現。每每使用這一概念,使它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非常流行。當時它與職業培訓、師資培訓和人力資源管理相聯繫。漸漸地,詞義變得更加複雜。今天,根據國家,有不同的內涵、教學方法與應用範疇,包括教育。R.孟塔爾托、P.E.皮奧爾諾和I.G.伊斯基耶多也聲稱,我們正面臨著一個複雜的概念。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稀少,而且晚近。事實上,即便是根據這些作者,翻譯的能力這個概念第一次為托利所使用,其出發點是喬姆斯基(1965)對能力和語言表現之間的區分。這個詞並非得到了所有的作家的接受。他們寧願使用一個新的名稱來稱同一概699念:“翻譯能力”或“翻譯技巧,“翻譯的業績表現”,“翻譯的表現”,“

6、翻譯能力”或“翻譯能力”。”能力的多種定義可分為兩組:一是來自於勞動方面,二是來自於教育方面。在第一種情況下,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專業能力是“有意義和有用的學習的社會建設?是為了某種工作實際的生產表現。它不僅僅通過教育獲得,而且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透過具體的工作情況來取得。”在教育方面,能力可被定義為一組個人的特徵(知識、態度和技巧)。它們可以使我們能夠適應一定的環境,並成功地完成一個特定的職業活動的專門任務,即一個人得以適應和成功地完成個人和組織的工作。翻譯能力是一個涉及提出適當的翻譯和使用知識工具,來創建可以滿足對象團體的交際目的文本的概念。對於翻譯能力的獲得與評價過程(PACTE) 1

7、而言,翻譯能力是一個進行翻譯所必須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體系。我們認為,翻譯能力是一個譯者所必須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體系。必須適應工作的環境,才能勝任個人和組織的工作,才能夠注意、適應和預計你所從事的專業發生的變化。專業技能包括學習一門專業知識的能力,勝任工作和保持關係的良好技能水平,以執行特定的任務,使職業生活取得成功。二、 翻譯培訓:歷史回顧翻譯活動的人員的職業培訓是最近才出現的。它是出於培養能夠滿足科學、社會、政治、經濟等傳輸人才的需要。事實上,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後,我們看到了外交關係的加强和大量的科學、技術、商業和社會的新事物的湧現。這為翻譯領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造成了對合格

8、翻譯需求的增長。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們今天理解的翻譯教學,開始在各個教育機構實行。1. 翻譯能力的獲得與評價過程,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筆譯與口譯系研究組。700在19世紀,中國已感受到了這方面的需要。要培養專業人才,充當東方與西方之間的“中間人”,從而避免因對條約和公約的不同解釋而造成的“誤解”。2因此,1862年,在北京開設了第一所“同文館”學校。那裡教授英語、法語、德語、日語、化學、天文學、醫學(由外籍教師授課),數學和漢語(由中國老師授課)。後來在1863年,成立了“上海同文館”,除了提供語言課程外,開始提供科學課程。在19世紀下半葉,政府各個部門創建了翻譯部門,以培養翻譯,同時還展

9、開譯書活動,如教科書、科學論文等。在西方,在20世紀40年代,奧地利、德國和美國開設了首批翻譯課程。之後不久在60年代,丹麥和英國走了同樣的路子,而意大利在70年代末,西班牙在90年代初,葡萄牙在80年代末才創建了第一個學士學位課程。1976年,在內羅畢舉行的教科文組織大會期間,簽署了“關於翻譯人員和翻譯的法律保護的建議及實用方法,提高譯者的地位”3的條約,因為認識到,譯者,如同譯文,在文化、藝術與科學交流中,特別當它涉及某種小語種的時候,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件規定了對譯者和翻文進行保護的規則,還涉及了翻譯的培訓,規定了如何應該培訓。它規定,成員國應該承認,翻譯是一門獨立學科,需要一種不

10、同於語言教學的教學,並要編制與共享信息(建議設立術語中心)。甚至在訓練方面,還規定成員國應與翻譯協會或其他專業協會合作,以方便譯者前往不同的國家,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掌握程度,瞭解目的語的社會與經濟背景。2. 王克非(譯音:KEFEI Wang)、範守義(譯音:FAN Shouyi)(1999:18-19)指出了由不同的解釋而產生的對1842年南京條約的不同理解和在中、英文的正式文本中,增加了在造成疑問的情况下,以英文本為主的决定。前述作者認為,這是一個由談判者作出的决定。“談判者可能.迫使皇帝開辦語言學校以培養口譯員。”在澳門,所有的法律和官方文件,若有兩種語言文本,規定了在產生疑問或爭議的情

11、况下,以哪個文本為主。3. 我們建議閱讀這個文件,因為它清楚和簡潔地論述了翻譯行為和翻譯本身的主要方面,並規定了一系列保護譯者和翻譯的規則,包括今天仍然很難找到和為教育機構所採用的翻譯的培訓。701在翻譯教學/學習方面,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趨勢:(一)為學生準備就業開設的課程;(二)被稱為翻譯課程,但只有少數翻譯內容,大部分為語言、文學和文化(歷史與地理)的課程。20世紀,我們看到了深刻的變化。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要求譯者具有新的技能,以適應新的情況。在歐洲,就翻譯的作用和教學/學習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制定了各種戰略,如“語言領域主題網絡計劃(語言理事會)”。4三、 如何培養筆譯員和口譯員?

12、儘管翻譯活動很悠久,這一領域的專業人員的培訓是非常晚近的事情。無論是因為專業的多樣性,還是因為培訓的多樣性,它均堪稱世界上變化最多的專業分支。因此,我們遇到了不同的情况。可以發現各種不同的兩極組合:筆譯和口譯。事實上,口譯/筆譯的訓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因為,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對筆譯和口譯教學/學習有兩種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口譯和筆譯的培訓可以同時進行,另外一種意見則認為,應該分開教學,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活動。堅信筆譯和口譯為一類培訓在國際知名的學校中實行已久5,而且得到了某些主流理論的捍衛,如“翻譯的解釋理論(詞義理論)。6在這樣的思路中,M.萊德勒認為,理論基礎,事實上,在筆譯

13、和口譯過程中,是相同的。4. “分項目7:翻譯和口譯”由歐洲語言理事會的“語言領域主題網絡計劃(TNP1)”創建於1999年。這是一個完全致力的領域。發表了一份關於歐洲聯盟筆譯員和口釋員培訓的報告、一份最後建議的文件和另外一份關於翻譯的教學/學習的文件。 5. 日內瓦大學提供了一個筆譯/口譯的雙向課程:口譯申請人必須具備筆譯員期末考試的合格證書,然後參加口譯員課程入學考試。巴黎第三大學(索邦努韋勒)提供了一個筆譯/口譯課程。它們是並行的,學生要參加不同的期末考試的。6. 口譯理論由巴黎第三大學(索邦努韋勒)的筆譯和口譯高等學校的丹妮卡賽雷斯斯克維奇和她的團隊所發展。最初的理論原則僅僅注意口譯,

14、後被應用於筆譯。702共享一個共同的目標7將以某種特定的語言發送的信息傳達到另外一種語言,使不說該信息最初表達的語言社團理解也就可以說:“.筆譯和口譯使某種信息穿過兩個社團之間的所謂的語言障礙.。”還有其他一些共同的方面:筆譯員和口譯員需精通兩種語言,儘管對前者的要求是書面的,對後者的要求是口頭的。二者必須是能夠理解和表達數個知識領域思維的專業人士,不一定是該領域的專家,但他們可以借助記憶。對二者的要求是,要具有非常廣泛和更新的一般和專業知識。這就要求他們對周圍和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時常保持好奇心。“如今,與科學、技術、金融或商業、農業或工業、法院仲裁或控制蝗蟲都有聯繫,而不超出一個國家的邊界的活

15、動不多,因此涉及一種以上語言。因此,口譯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局限於外交談判。口譯員可以被召來.擔任當代人類活動的任何一個領域的翻譯。D.賽雷斯斯克維克不過,有作者認為,雖然這些活動有共同方面,但也有根本的差異。這促使一種合適的訓練,並要考慮到每一種活動的特徵。因此,“這對孿生職業(筆譯和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按照同樣的原則行事,或可以基於同樣的理論。.筆譯是將一種書面文字轉換成另外一種書面文字,而口釋是將一種口頭信息轉換成另外一種口頭信息。這種差異是至關重要的。”只是操作形式的不同因為信息的來源與過程的結果形式書面和口頭不同導致了不同的運作。面對具體工作的條件,口譯員需要完全掌握源語言和目的語,

16、對要翻譯文化和問題有著深厚的知識,甚至可以說,這方面的知識要高於筆譯員。這與文本的本身特點有關。“書面文本是靜態的,因為它產生於過去。筆譯員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自己的時間內,來考慮它,並使用他認為必要的資源,但是對7. 在這方面,拉德米拉而(1979:16)指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口述翻譯最近改名為口譯.是一種口頭翻譯.正確地說,還包括書面文本。儘管有著潛在的不同操作的模擬過程的背景,口譯和筆譯的選擇不失為兩種涇渭分明的分支。”703口譯員而言,理解的過程要複雜得多。他沒有時間來使用字典或請教專家。口譯員唯一可以影響理解過程的途徑是事先採取步驟,即在信息實際傳達之前,對所涉及的問題作充分的詞彙和概念的準備。”P.帕迪拉和A.馬丁 另一個不同之處與工作的節奏有關,因為雖然筆譯員有期限,但口譯發生的速度要“快30倍”,沒有可能修正,沒有時間與同事交談或向這個問題的知識淵博的專家提問。分析過程和內容的保留有顯著差異,因為在口譯時,時間是不能無限期地諮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