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城市就是创造生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405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0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城市就是创造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规划城市就是创造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城市就是创造生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峰时段每小时33公里 汽车增多 速度不变数据显示:2006年西宁市机 动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到2010 年底增加到21.94万辆。5年内西 宁市新增机动车近12万辆。 机动 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 为西宁市 区交通增“压”。 面对现实, 西宁市运筹帷幄、 未雨绸缪,于2009年11月启动畅 通工程,截至目前,畅通工程已建 成人行过街天桥16座,地下通道2 个,停车场4个,市区23条道路建 成中心隔离栏41公里;在12个路 口设置了“直行绿灯亮时,左转车 辆进入待转区”;27条道路增设更 换各类交通标志共679块;13条道 路34个路口、 路段新增设交通信号灯控制设备 监测显示, 自实施畅通工

2、程 以来,市区车流量由2009年畅通 工 程 实 施 前 的 平 均 每15分 钟 464次提升至现在的每15分钟 600次,车辆通行率提升近20%, 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达到每小时 33公里。 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 加的趋势下, 高峰时段车辆的平 均速度保持在每小时33公里,得 益于一批畅通工程的相继实施。 畅通工程实施后, 交叉路口 的通行频率高了、道路车辆通行效 率高了家住黄河路的乔先生 对此感受颇深,“尤其街道隔离栏 的安装和天桥的陆续建成,为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以柴达 木路为例,自去年安装中心隔离设 施后,一般以上交通事故与去年同 期相比减少13起, 死亡人数减少 6人。 八

3、一路、胜利路等主干道的 交通事故也呈下降趋势,一年内无 重大交通伤亡事故发生。 【进行时】建客货换乘枢纽中 心 在柴达木路等主干道修建 21座人行过街天桥;在城北区严 小村和大通后子河建设客货换乘 枢纽中心;实施区域道路微循环; 打造畅通示范街; 继续整治和改 善交叉路口交通, 优化交通信号 灯配时等。特 5规划城市就是创造生活本报记者赵俊杰/文 祁国彪/图11年 10 月 13 日 星期四 值班主任蔡庆华 史 凯 责编 孙 亮校对 娜 莹 电话押96369新增绿地840公顷年释放氧气够1440万人呼吸一日在西宁这样一个缺少绿的元素的 青藏高原地区,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 增加1平方米,都要付出

4、巨大的努力。 近几年,西宁市全面推进大南山 绿化、生态造林、城区园林绿化等工 程建设,建成湟水森林公园、鲁青公 园等项目,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20.5平方公里,新增绿地840公顷。 西宁全民参与,采取“新建增绿、整治 扩绿、拆墙透绿、庭院补绿”等措施, 实施公园广场建设、河道治理绿化等 工程,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形成了点、 线、 面、 环相结合的绿地布局和乔、 灌、花、草合理配置的绿化格局。2010 年 , 西 宁 市 人 均 公 共 绿 地 面 积 由 2006年的7.38平方米增加到9平方 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6年的 34.50%提高到36.6。 根据科学家计算:每公顷绿地每

5、 年吸收二氧化碳16吨,放出氧气12 吨。 据此推算,西宁市新增绿地面积 840公 顷 , 一 年 可 吸 收 二 氧 化 碳 13440吨,可释放氧气10080吨。 按 普通人一日消耗氧气约0.7千克计 算,新增绿地一年释放的氧气可让约 1440万人呼吸一日。另据测算, 每公顷绿化植物每年 吸附滞留粉尘量为10.9吨,绿地增量 每年可吸附滞留粉尘9156吨;另据测 算, 一公顷绿地一昼夜蒸发水的调温效果为1.25亿大卡热量, 相当于500 台6匹的空调制冷20个小时, 那么, 新增绿地一天的调温效果,相当于42 万台6匹空调连续工作24小时。【进行时】西宁将在重点建造10 个主题公园的基础上

6、,计划再在四区 建设30处街头绿地, 改善城市生态 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空气优良天数屡创纪录较去年提高 7 个百分点7月17日, 从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 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国 公共服 务蓝皮书 显示, 在我国主要的38个城市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中, 西宁市位 列第六。 城市环境满意度作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满意度考核标准之一, 能够反映出公众对城 市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状况的满意程 度。 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西宁以改善全市环 境质量为目标, 不断增加环保投入, 产业结 构、城市布局调整力度日趋加大,城市环境基 础设施水平逐步提高。 数据显示,2010年西宁创下了连续5个 月

7、空气质量优良率为优的纪录,2010年全年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85.2%。而令人倍感兴 奋、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西宁市空气优良 天数达到158天,优良率达到87.2%,较2010 年同期上升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 湟水河污染综合指数自2007 年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西宁市在用的5个城 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各水源地经全年 12个月监测,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建 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水平基本 稳定;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餐 厨垃圾处理创造了独特的“西宁模式”。 【进行时】南川河片区营造山水意境 西宁市对南川河片区的建设力度, 整合 滨水空间, 使南川河成为

8、城市发展的空间纽 带。 南川河片区处于西宁城市发展轴的南北 轴上,属河谷地带,南川河横贯南北,夹于南 山、西山之间,有着“山-水-山”相间的特殊自 然地貌。 未来将突出青藏高原磅礴、雄浑的山 水意境,处处追求与营造“开阔、敞亮”的高原 山水意境,着力打造南川河片区“山-城-水- 城-山”的空间构架。全面提升城市特色、城市内涵和城市品质,让规划一座城市就是创造一种生活的 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按照“东延、西扩、南活、北优、 中疏”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研究西宁的人脉、文脉、山脉、水脉,努力彰显西宁厚重、质朴、 大气、自然的风貌。未来五年, 西宁市将把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

9、首 位, 构建以城区为核心、 南 北两山绿化为屏障、 县域为 纵深的三环生态布局, 全面 推进主题公园建设和城市出 入 口 道 路 绿 化 美 化 , 营 造 “三河六岸” 绿色滨河景观 带, 打造 “两山四片” 生态 风景林, 构建青山环城、 碧 水穿城、 森林拥城、 城园一 体的山水城市蓝图, 让西宁 的 天 更 蓝 、 水 更 清 、 山 更 绿, 努力实现把西宁建设成为 高 原 山 水 花 园 城 市 的 目 标。 实施 “清水入城” 工程, 消除湟水干流及支流污染源 排放。 建设立体城市,适度超前 规划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电 力、通信和污水处理等重大基 础设施,向地下要空间,统筹 地上地下综合开发。 充分发挥城市精神对西 宁文化的重要作用, 使西宁 精神成为西宁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的内生动力。党代会连线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西宁再发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