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0860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年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年全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为加快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和“一增四改”、直播晚收等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确保全省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产,制定技术意见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一)明确主导品种。选择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成熟期适宜,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 605、浚单 20、金海 5 号、聊玉 22 号、登海 3622、天泰 33 号、齐单 1 号、淄玉 14 号、天泰 55、金海 702、鲁单818、德利农 988、蠡玉 37、连胜 188、鲁单 9066 等。(二)重点推广普及耐密型

2、品种。1.高产攻关以耐密植、生育期较长、高产潜力大的品种为主。高产攻关要选择登海661、登海 605、郑单 958 等密度适应范围大、施肥响应能力强、抗倒伏、空秆少、生育期较长的品种。2.大面积种植以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主。郑单 958、浚单 20、聊玉 22、鲁单 818、天泰 55 等品种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三)严格种子质量。购买精选后包衣的种子。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二、实行机械抢茬直播(一)提高小麦秸秆粉碎质量。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 厘米,切断长度合

3、格率95%,抛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 (二)提高玉米播种质量。1.选用高质量机械。推广与大型拖拉机配套的机械,提高机架高度,增加机架和开沟铲强度,确保行驶速度和播种质量均匀一致。2.播期和墒情。在墒情合适的情况下,夏玉米直播越早越好。提倡小麦收获当天播种玉米,确保正常成熟。在粗缩病连年发生的区域夏玉米适宜播期为 6 月 1015 日,重病区可以在 15 日前后播种。播种时田间相对持水量要在 70%75。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灌溉,避免先灌溉影响播种机组下地,耽误播种时间。3.开沟施肥。开沟深度要一致,一般 68 厘米,肥、种隔离。带复合肥每亩 1015 公斤。种肥选用颗粒状复合肥或

4、复混肥;提倡施用玉米缓释肥,减少玉米管理人工消耗。4.播种深度、行距。玉米播深应深浅一致,一般 35 厘米;行距一般大田等行距为 60 厘米。高产攻关田高密度情况下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便于田间管理,建议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 7080 厘米,小行距 3040 厘米,亩产指标 1000 公斤左右可以将大行距缩小至 70 厘米左右、小行距 25 厘米左右,相近两行玉米采用调角留苗。5.播种量。一般在 2.53.5 公斤/亩。6.覆土镇压。玉米播种后,应覆土严密,镇压强度适宜,镇压轮不打滑。三、合理密植通过改种耐密型品种、缩小行距、精心播种保苗、均匀留苗等措施,继续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一)建议参考

5、密度。1.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亩实收 55006000 株。高产示范田每亩实收 45005000 株。一般大田每亩实收 40004800 株。2.大穗型品种32003700 株,高产田 3800 株左右。(二)及时间苗定苗、拔除弱株。3 叶期间苗,5 叶期定苗,及时拔除小弱株,提高群体整齐度,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四、测土配方施肥进行过土壤化验的地块要搞好配方施肥。其它地块也要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高产田按每生产 100 公斤籽粒施用纯氮 2.53 公斤、五氧化二磷 1.5 公斤,氧化钾 3 公斤计算需肥量。亩产 600公斤左右的高产田,每亩需施纯

6、氮 1518 公斤,折合尿素3137.5 公斤;五氧化二磷 9 公斤,折合标准过磷酸钙 56.3公斤;氧化钾 18 公斤,折合硫酸钾 36 公斤。针对当前玉米施肥现状,要特别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缺锌地块每亩增施硫酸锌 12 公斤。在肥料运筹上,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在玉米拔节前用完(可作为基肥、种肥、苗肥施用,尽量早施)。钾肥用量较大时,可以留出 40%作穗肥。氮肥要施入土中,避免撒施,可以开沟埋施或耧播;氮肥分期施用,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 30%左右,同其他肥料一起,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距苗 1520 厘米,深施 15 厘米左右,以促根壮苗

7、。穗肥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 55%60%,第 1112 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40%50%,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花粒肥。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 15%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粒重。高产攻关田可适当提高后期用氮肥比例。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一)推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芽前,亩用 50%乙草胺乳油 100120 毫升或 40%乙莠水 150200 毫升对水 3050公斤喷地面。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 4%玉农乐胶悬剂 75 毫升茎叶喷雾,或亩用 20%克芜踪水剂 120150 毫升对水3050 公斤在玉米苗高 30 厘米以上时定向喷雾防治,注意不要喷到玉米上。(二)药剂防治病虫害。

8、1.播种期播种期。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丝黑穗病、苗枯病和地下害虫等。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病毒病,要坚持治虫防病、综合防治的原则,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麦蚜、灰飞虱兼治可亩用 10%吡虫啉 10 克喷雾,也可在麦蚜防治药剂中加入25%捕虱灵 20 克兼治灰飞虱。在玉米上,一是要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用 70%高巧按种子量的 0.6 拌种或包衣。二是要在出苗前进行药剂防治,可亩用 10%吡虫啉 10 克喷雾防治,灰飞虱若虫盛期可亩用 25%捕虱灵 20 克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三是要农业防治。玉米播种前田间及周边及时除草,以减少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

9、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及时拔除病株。苗枯病、丝黑穗病可用 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 0.2%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可用 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 0.2%拌种防治,兼治灰飞虱、蚜种等害虫。可以选用含上述有效成分的种衣剂包衣。2.苗期。苗期。苗期主要病虫害有二代黏虫、玉米螟、红蜘蛛、蓟马、稀点雪灯蛾等。其防治指标是:二代黏虫玉米 2 叶期百株 10 头,玉米 4 叶期百株 40 头;玉米螟为花叶株率 10%;稀点雪灯蛾为每平方米 5 头。玉米螟可用 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 250 克加细砂 5 公斤施于心叶内,可兼治玉米蓟马。二代黏虫和玉米蓟马可用 50%辛硫磷 1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2000 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和稀点雪灯蛾。二点委夜蛾是为害玉米的一种新的重要害虫,主要钻蛀玉米幼苗根茎部或切断浅表层根,其幼虫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形态上与小地老虎相似。主要防治措施:一是要清除玉米植株周围麦秸、杂草等覆盖物,铲除隐藏环境。二是要投毒饵。亩用 45 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加少量水,加入 48%毒死蜱乳油 150200 毫升或 90%晶体敌百虫 500 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三是要撒颗粒剂或毒土。亩用 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0 千克,或 40%甲基异柳磷 150200 毫升对细沙土3040 千克,或亩用 80%敌敌畏乳油 3

11、00500 毫升拌 25千克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并划锄。四是要药剂喷玉米根茎。用 48%毒死蜱乳油 1500 倍液、或 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 2500 倍液、或 40%甲基异柳磷 500750 倍液喷玉米根茎。五是要随浇水灌药。需要浇水的玉米田,可随水灌药,亩用 48%毒死蜱乳油 500 毫升,在浇地时灌入田中。苗后使用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防产生药害。3.穗期穗期。穗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主要有玉米蚜、三代黏虫、叶斑病、茎基腐病、锈病等。其防治指标,玉米蚜百株1.5 万头;三代黏虫直播玉米百株 120 头,套播玉米百株 150头;玉米穗虫百株 30 头;大斑病、小

12、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均为抽穗前后病叶率 10%20%。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可用 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喷雾;大斑病可用 40%克瘟散、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药剂500800 倍液喷雾。褐斑病可用 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喷雾防治。摘除老叶病叶,可减少菌源和降低田间湿度。在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可用 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100 毫升喷雾防治。玉米穗虫可用 90%敌百虫 800 倍液滴灌果穗防治。玉米蚜可用 50%辟蚜雾每亩 810 克或 10%吡虫啉每亩 1015 克加水 45 公斤喷雾防治。三代黏虫可用50%辛硫磷 1000 倍液喷雾防治。六、适期晚收,机械收获(一)适期晚收。直播要与晚收相配套。要在玉米成熟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高产田 10 月上旬、一般田 9 月底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晚收要与加强中后期管理及品种特性配套,加大中后期投肥比例,开花灌浆期注意防旱,攻关田地皮见干就浇水。 (二)机械收获。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提高机械作业质量。机械收获时要特别注意秸秆粉碎质量问题,防止机手图快不讲质量。秸秆最长不能超过 10 厘米,抛撒要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