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0016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7 年中考物理复习年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1.用没有甩过的两支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 37.8和 38.8,则病人的体温 一定是( ) A.37.8 B .38.8 C .不超过 37.8 D .在 37.8和 38.8之间 2.2.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 4,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 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 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 9,那么,当用 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变为( ) A.92 B.94 C.9

2、6 D.98 3.3.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 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4.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属于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雾绕群峰 C深秋,霜打枝头 D严冬,千里冰封 5.5.甲、乙、丙、丁四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B甲、

3、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C丙、丁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D乙、丙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6.6.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7.7.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 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 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

4、 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 0的空气中 8.8.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冰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B房间的温度太低,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 C房间与冰的温度都是 0,没有温度差,冰不能吸热,则冰不再熔化 D冰和水的温度都是 0,没有温度差,冰不能吸热,则冰不再熔化 9.9.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 ,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 物质” 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 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神奇物后” 在 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 10.10.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211.11.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 M 固体和 N 固体.它 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 为实线,N 为虚线) ,在 35min 内 M 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 物质 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

6、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 100 B.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 肯定是晶体,N 肯定是非晶体 12.1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 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 项是( ) A.风雨送春归 B.飞雪迎春到 C.已是悬崖百丈冰 D.犹有花枝俏 13.13.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深秋,树上的白霜;初春,冰雪消融 A B C D 14.14.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

7、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 则(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15.15.雅安的蒙山茶自古为贡茶之一,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打开茶叶盒, 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 B泡茶时, 部分茶叶上浮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C茶水太烫, 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 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6.16.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 “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

8、的是( ) 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 黑 17.17.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 图中 D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18.18.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 0.25mm 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 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

9、之间的空气,冉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 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 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 19.1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 ,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0.20.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

10、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 ,这是 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21.21.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 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 即可。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22.22.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

11、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23.23.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 ,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 态变化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32424 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 ,你 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12、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5.2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26.26.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 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 100、油温 300、砂温 600,且观察到乙、丙 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27.27.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

13、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 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 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 t以下能验 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 t 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 t 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 t 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 t 比较 28.28.(多选)(多选)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的水蒸气烫伤比 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

14、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29.29.(多选)(多选)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 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 B陆地上的水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 C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 D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 30.30.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

15、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 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1.3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甲在第 2min 时是固态 B甲在 ab 段内能不变 C甲的熔点是 48 D乙是蜡烛 32.3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北方房屋窗户玻璃的外表面易结冰花,是凝华现象 B夏天,驾驶汽车时常开冷空调,挡风玻璃内表面易起雾,是液化现象 C舞台造雾常用干冰,雾的形成是干冰升华后,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二氧化碳液化而形成的。 D烧开水看到的白雾是水先汽化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33.(33.(多选多选) )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 ) A.是晶体,熔点是 0 B.熔化时,固、液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 D.t=2min 至 t=6min 过程中内能不变 34.34.日光灯长期使用后,灯管的两端会出现黑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