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632811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章 电路探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电路探秘第 1 节 电路图第 2 节 电流的测量第 3 节 物质的导电性第 4 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 5 节 变阻器的使用第 6 节 电压的测量第 7 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 8 节 电路的连接第四章电路探秘第四章电路探秘第第 1 节节 电路图电路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引入。通过电的应用、产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发电站产生电如何输送来引入电路知识。从电路实物图画法难过渡到电路图。二、学生分析二、学生分析对电学生是非常熟悉的事了,小学的常识课就已经涉及到了。知道电比老虎还要可怕,电是非常有用的。对于电的产生,电路还是相当陌生的。从实物图过渡到电路图,学

2、生在认知方面有困难。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2、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4、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四、重点难点分析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和不同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难点: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图的画法(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五、方法设计五、方法设计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引入(一)引入现代社会是一个电气化社会。在生活中,电是不可缺少的。那么

3、,电在你的家中有哪些用途呢?在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要用电?电从哪里来,你知道吗?家庭和工厂用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过来的。各种电池(认识各种电池:干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等)可供各种小电器用电。(二)电路(二)电路设问:电灯为什么会发光?怎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实验:图 43 小灯泡发光实验: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思考:通过观察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个正确的电路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

4、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通、断。拓展: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能的;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能有无的。2、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继续刚才实验 1 的演示,重做图 4-3 的实验,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处处连通的电路叫

5、通路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闭合电路。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将小灯泡取下,即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绕坏,是不允许的。必须防止电源短路防止电源短路。思考: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电流的大小比较: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电流大小电流正常没有电流电流过大小结:持续电流存在

6、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观察:观察手电筒电路。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可让学生自带手电筒,作随堂观察) 。思考:手电筒电路的开关与我们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作用相同,结构可以不相同。(三)电路元件和符号(三)电路元件和符号 电路图电路图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1、电路

7、元件符号:导线、电池、电池组、灯泡、开关、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间连接等。2、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叫电路图。让同学画出图 49 实验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变换一下图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实验:图 410、图 411,画出实验电路图,引入电路的连接方法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如果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串联,如果把元件的两端分别

8、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并联。介绍: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和干路、支路和分支点补充:补充:1画好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2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可以从电路中有无支路入手分析:串联电路没有其它支路,并联电路中有几个支路。也可以从电路的通断来判别:串联电路中,断开任意一个用

9、电器,整个电路就被切断;而在并联电路中,断开任意一条支路,其余支路仍然是通的。3设计电路的方法设计电路,就是按照要求确定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的位置。其方法是:先将开关和用电器对应地连接起来,要能分析出开关是控制哪个用电器的,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是控制干路,还是控制支路) ;再将开关和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起来,若开关是在干路中,应与电源串联。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出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画出电路图。作图时,电路元件要按照规定的符号画出来。最后,根据题中要求,按照所作出的电路图,逐项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4、连接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各元件与导线间的连接要牢靠

10、;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连接电路时,一定要防止用导线把电源直接连接起来。5、识别串联电路的方法是:(1)从连接方式去识别:在串联电路中,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2)从工作特点去识别。因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所以流过第一个用电器的电流,要全部流过第二个用电器,若第一个或第二个用电器出现问题,另一个用电器一定受到影响,也停止工作,即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彼此互相影响。(3)通过实验观察识别。只用一个电键就可以控制串联电路的各个用电器。6、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是:(1)从连接方式去识别: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的,所以电流的路径不是一条,而是若干条。(2)从工作特点去

11、识别:因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若干条,每条路径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电路,各用电器彼此互不影响。(3)通过实验观察去识别:电路中的开关不只是一个,其中有一个控制整个电路的所有用电器,其余的开关控制各自支路的用电器。练习:练习:(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需要哪些器材(包括名称、数量)?(2)为防止接错或漏接,自己先拟定一个接线顺序。在接线过程中为什么开关应是断开的,并特别注意防止短路?(3)图 1 所示电路中的开关的接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把它改正过来。五、课后反思五、课后反思课后练习安排的电路图的连接学生很感兴趣。课后纷纷要求教师面批。积极性令人感动。本节内容

12、安排为 1 课时。教材从现实生活着手,带着学生进入电的世界。教材的难点在于电路连接状态的判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好,基本能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但在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转化中却有一定的难度。第第 2 节节 电流的测量电流的测量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从认识电流的方向、表示方法、单位等入手,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堂实验方式学习电流表的使用。再辅助课外制作电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学生分析二、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有关电路原件的学习,基本上能连接电路。学生有进一步认识电路中物理量的要求,但由于电流表是一个精密的仪器,学生有一种畏惧心理。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

13、)移动。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 。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四、重点难点分析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难点:正确使用安培计测电流并可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五、方法设计五、方法设计演示实难和学生实验法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一)实验引入连接图 415 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原来,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讲述:在没有发现电子以

14、前,科学家曾经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它们是从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二)电流的形成与方向(二)电流的形成与方向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三)电流的大小、单位(三)电流的大小、单位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

15、就说这个水流强。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 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 mA 和 A。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A练习:3 安=_毫安=_微安;15 毫安=_微安=_安;400 微安=_毫安=_安。识表: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 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 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

16、调机约 4A8A。(四)电流的测量(四)电流的测量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使用电流表实验:图 416实验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1、电流表的符号:A2、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1)接入电路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正确选择量程。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被测电流超过量程时,电流表会损坏。实验室里使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 和 03A。当使用 00.6A 量程时,每大格表示 0.2A,每小格表示 0.02A。当使用 03A 量程时,每大格表示 1A,每小格表示 0.1A。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 0.6 安培,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