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1491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百货店的中西方经营模式美国的中高档商品比国内便宜多,在美国买耐克、阿迪达斯等的服装是一件特 享受的美事儿,美元花得少,东西还能买不少!很多在欧美国家生活过的消费 者都表示:国内商场的许多服装价格比国外高。 有服装企业表示:服装在商场卖价高并不是他们的本意,是商场收取的各类费 用,逼着企业加价卖服装。产品制成后,由服装企业自行定价,定价一般是成 本的 3-4 倍,大的品牌在 4-5 倍。每个季节的款式,既有畅销款,也有滞销款, 定价策略必须能应对“前赚后亏”。后期的滞销品只能 1-3 折甩卖,需要前期 的高价格来填补。 既然定价是成本的 3-4 倍,那么服装企业应该能够赚取

2、不少利润了?一笔细账: 首先,商场要对服装类扣 25 个百分点,即供货商每在商场卖出 100 元,商场会 获得 25 元的场租费。其次,商场会扣除 2 个百分点的广告费。还有,商场与供 货商要签署一份保底销售合同,没完成的部分,将由供货商自己掏腰包,按 25 个百分点交付商场场租。另外,每逢大节日,商场都会推出力度较大的促销活 动,最终会转嫁给供货商。扣除场租、考核费、税金等后,商场每卖出 100 元, 供货商能得 65 元也算不错了。而且现在,原料成本、店铺人员工资等都在逐年 提高,只能提高服装价格。 总之,一般一个品牌要进驻商场,服装供货商首先交纳进场费,主要包括商场 海报费、促销费、违约

3、费、仓储费、广告费等几十种名目。很多服装专柜都被 要求参与商场常年举办的各类折扣活动,并接受商场会员的优惠折扣,这就意 味着,服装企业在定价时必须预留相应的价格空间。难道商场就如一些服装企业所说的收取了过多的费用吗?现在商场的运营成本 确实在提高。首先是能源成本提升;其次,这两年零售业的竞争很激烈,像北 京、上海,每个季度都有新的商场开张,彼此都在挖人才,人力成本在提升, 为了保持良好的购物环境以吸引客流,商场要经常装修、维护,这部分成本也 在上升。在促销期,商场反而会让利给企业,比如平时会收取 20 个扣点(即商 场的营业抽成)的费用,到了促销期反而会让利 5 个扣点给企业。 目前的百货商场

4、普遍存在较高的扣率、漫长的账期、促销成本的转嫁以及各种 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等问题,因此服装价格也较高,而且服装从厂家生产到 进入商场这一过程中,还经历了多环节的层层代理(常见的流程为:服装厂家- 总代理-区域代理-经销商-商场),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消费者所面对的商 品最终零售价畸高。中国百货业许多商品远超欧美日百货店同类产品价格,虚 高的商品价格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制造所代表的物美价廉 很难惠及国内消费者。 西方零售业则采取自有品牌策略零售业与制造业的复合、商业品牌与商品 品牌的叠加,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垂直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使得 渠道优化,从而消费者能购得物美

5、价廉的商品。而中国零售业采用联营、引厂入店及收取各种“进场费”的经营模式,依靠销售返点、延长账期、收取“进 场费”为主要利润来源,造成价格虚高。 国内外百货商场的服装价格有一定差距是比较正常的,不同地区的服装用料、 人工成本等可能都有一定差别。百货店必须构筑供货商、零售商协同型产销价 值链体系。目前,我国供应商多级流通、多级代理,其商品分销成本高达 25。而国外先进百货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降低配送成本。例如,服装零售商 GAP 通过改善与太平洋地区工厂的协作,将 40以上的商品在到达配送中心前 即按店铺分装好;Kohls 百货店通过与全国品牌和自有品牌供应商的合作, 实现 40以上的直接运转,减

6、少了配送中心的成本。国外很多百货店都拥有自己的商品品牌,美国西尔斯百货 70的商品为自有品 牌,这已成为其成功的核心。拥有自有品牌不但能够保持各地门店品牌的一致 性,而且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商品品牌选择受制于供应商渠道的 问题。百货店必须改变已有引厂进店、做二房东的经营思路,除了组 织买手队伍,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外,还必须构建自己的品牌供应 商联盟和定牌商品体系。服装成本的上涨,百货业已经到了急需转变的时候, 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是未来趋势。同时尽量降低渠道成本,让利给消费者,以此 为方向的新商业模式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国内外不同的流通渠道环节造成了不同价格,也造成了国内的消费者承担着 “最终买单者”的角色。消费者多付的费用倒不说明服装行业是暴利行业,而 是现有百货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特别多,消费者不得不为繁冗的流通渠道来买 单。消费者多付出那一部分,是在养活一个也许本不应存在的链条。而现在原 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都在涨,“硬成本”一再被提高,难道都推给消费者?商 业渠道的变革与创新已势在必行。中国百货业或许可以借这场“原料大战”进 行一场渠道变革,让消费者的担子能减轻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