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9789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结合”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学结合”提高课堂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结合”提高课堂效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导学结 厶” 口 提高课堂效率 尤志梅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 我们对新课改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教育的精 髓在于全面发展, 塑造个性,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 导 、 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 性 , 教师的主导作用 , 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就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值 得深思的问题。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际, 我觉得教学中应该抓好 以下 几点 : 一 、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不可 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尽量发挥学

2、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不断的尝 到成就感, 教师起导的作用。这种课看似轻松, 其实不然。它要求教师 要充分备课 , 吃透学生和教材 , 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在课堂上才能 自如的 驾驭教材, 对学生导的到位。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下列情况: ( 1 ) 将学生的主体活动当摆设, 如书未看完, 学生对新知识还没有一 个基本认识就让其质疑, 讨论剐入门即令停止; 学生质疑后, 教师匆忙解 答, 接下去还按自己教案中的既定环节教。 ( 2 ) 学生提出的问题, 与教师备课相吻合就称赞, 出乎意料的问题却 置之不理, 甚至给脸色 。 解决问题中, 倚重优生 , 忽视差生 , 搞一言堂。 ( 3 ) 这些

3、现象往往会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要真正做到充分发挥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教师应做到: 首先, 要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 探索讨论, 等学生讨论成熟后, 在引导、 点评。其次、 给予学生充分发表 自己见解的空间。 同时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意见。另外还要重视学生 不同的问题, 特别是有新意的、 教师事前可能没预见的提问应安排学生 讨论, 如在体验细胞膜的制备实验过程中, 我提出如果在试管中让红细 胞的吸水涨破后, 如何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呢?学生的回答可以说是五 花A t - J , 如渗析、 过滤、 搅拌、 萃取等等。于是我立即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他们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最

4、后总结最佳的方 法, 这不仅使学生弄清了知识, 而且课堂更加出彩。 二、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圭导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促进学生从不知转化到知的前提条件。教 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就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教材内容在 客观上是已知的, 但在学生主观上都是未知的, 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警课哥 辅导 尚不丰富, 智力发展水平还不高, 不能独立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因此, 教师如果不能有计划的提供学习内容, 恰当的点拨和引导, 就不能 保证学生用最短的时间, 获取最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这需要教师运用灵 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 把教材的内容转换成更加贴近学生认 知结构的教学内

5、容, 创设问题的情景,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 引导学生 专注的思维, 进而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促使学生高效率的获 取知识的目的。不过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出现以下现象 : 教师对学 生抓不住重点, 不着边际的提问放任 自流。 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知 识观点, 思维误区束手无策, 教师把讨论活动完全的交给学生 , 而不做任 何的要求和引导, 导致讨论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课堂上学生兴高采烈, 但 收效不高, 教学任务并不能真正的落实。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的发挥好 主导的作用,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想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 精心创设问 题情景, 注意设问的针对性。2 、 恰当点拨

6、 , 正确引导。3 、 把握好教师的 引导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度, 避免学生满堂问老师满堂灌。 三 、 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 自主学 习的和谐发展 1 学生的自主学- -j 靠教师的激励和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并非生来具有, 而是在 自主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学生 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激励和正确的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活动完 成质量的高低住要看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时间, 同 时教师激励的言语、 赞美的眼神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因此教 师在课堂上要耐心引导学生提问, 多肯定多表扬 , 这样不仅让学生享受 的成功的喜悦,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7、 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 到发展 。 2 教学要“ 留 给学生余地” 如何一个人如果总是被要求如何如何 , 而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 一切照章办事, 那么工作就没有积极性、 创造 性。教学也是一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主动 的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计划 、 自主检测和评价学习结果、 自主补漏和纠 正。 充分享有主动权的前提下才能把教师的正确要求变成 自 觉的学习要 求。 才能达至 教师期望的目 标。 总之, 只有教师的导学与学生自主的学习完美的结合, 和谐的统一。 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有大大的提高。 ( 作者单位 : 重庆市 暨华 中学4 0 1 1 2 0 ) 高中语文选修模

8、块如何选课和上课 赵 国卿 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 , 高考仍然采用“ 3 +小综合” 的模式, 因此。 普 通高中学生升人高二年级, 就要文理分科, 而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选修 模块的选课和上课。笔者一方面负责学校教材的征订工作, 另一方面也 参与新课程实验高中语文教学, 所以对选修 I 模块课程的选择的难度有 深切的体验。下面就语文学科在选课和上课方面所做的探索做一总结。 一 、解读选课方案 。 明确选课要求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 I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明确指 出: 选修模块分为“ 指定开设” 模块和“ 选择开设” 模块两部分, 并要求 “ 选课必须按照全省统一要求 , 开足、 开

9、齐限定模块。 ” 这就明确告诉我 们: “ 指定开设” 模块, 各校必须全部开设 , 可以称为“ 必选修模块” , “ 选 择开设” 模块子, 只给出开设范围, 各学校可以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开设, 可以称为“ 选选修模块” 。 语文学科选修 I 模块包括五个系列( 诗歌与散文、 小说与戏剧、 新闻 与传记、 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论著研读) 、 九门课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 新闻阅读与 实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 文章写作与修改、 先秦诸子论 著选读) , 按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 I 课实施指导意见(

10、试行) 的 要求, 五个模块均为“ 指定开设” 模块, 因此, 五个模块中至少选择 四个 开设 。 二、 研究“ 课标” 试卷 依据题型选课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 I 课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指出, 在选 修 I 模块课程的选择和开设上, “ 既要考虑高考升学要求, 又要尽力满足 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 因此, 选课之前, 必须研究全国“ 课标卷” , 明确“ 课 标卷” 的设题模式、 考查角度、 考查内容。就 目 前全国语文“ 课标卷” 的考 查模式来看, 由“ 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 5 4 用类文本阅读” “ 语盲文字及应用” “ 写作” 六大板块组成,

11、鉴于此 , 我们 在选修 I “ 必选修模块” 课程的选择上, 就要本着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 又要为高考备考服务的原则选课, 高二秋学期, 在修 完必修 5 后,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语言文字应用” 两门课程 ; 高二年级春学期,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文章写作 与修改” 三门课程, 力争在选课上与高考内容实现对接。 三、 本着 “ 减负” 原则 分期征订教材 一旦选定所开设课程后, 就要做好教材的征订工作 , 目前, 教材的征 订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次性将所选课程 的教材全部订下来, 一种 是按各学期所上的课程征订。依

12、据这几年征订和使用的情况, 我们认为 一学期一订效果较好。一则, 学生经济负担不会过重, 二则可根据教材 使用情况, 适当进行调整。例如, 2 0 1 3年春学期, 我们就将 2 0 1 2年春学 期使用过的教材“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调整为“ 文章写作与修改” 。 一方面是征求了上一届参加实验的老师们的意见, 一致认为教材内容太 多, 在高考总复习之前上不完; 另一方面, 在高考试卷中, “ 写作” 这一板 块分值高, 所占分量重, 抓好, 就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四、 必修选修兼顾 。 提升素养能力 新课程实验过程中, 许多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不能按期上 完课程安排的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相当一部分 教师对课程内容不会取舍, 二是对选修课程缺乏正确认识 , 存在以必修 为主, 选修为辅, 主要上好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尽量少上, 或者不上的偏 见。鉴于此, 我们认为, 在学习必修 1 - 5课程时, 任课教师一定要进行 宏观计划 , 将每一册教材中的基本篇 目按问答型、 讲解型、 赏析型、 探究 型、 展示型、 练习型等课型进行划分, 用不同的方式教学, 大胆取舍, 尽量 提前一两周时间结束课程 , 千万不能让必修课程占去选修课程的授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