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28775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它一、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一、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1、小学生:、小学生: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 4 5 厘米,体重增加约 23 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 指标有较大差距;肌肉力量较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 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 20-30 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 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

2、件 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 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同时,要在各 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作为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培养对 老师的感情。中年级段(三、四年级):除大脑外,三四年级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只在量上比二年的学 生有所提高,基本没有质的飞跃,仍处于平稳发展之中。但大脑量和机能却处于迅速发展的时 期,特别是大脑内的抑制功能蓬勃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稳定,明显的表现是:比一二年级的 学生更容易集中注

3、意力听课。语言能力有定的提高,但常常出现“有话说不清”的情况;逻 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在接触“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主要与次要”等概念时, 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三年级学生处于学习分化和情绪波动阶段,四年级处于习惯养成和情绪稳定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 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 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

4、公平公平”。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 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此时,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 “动荡”中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身高体 重明显增长;肌肉骨胳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特别是到六年级的时候,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在心理方面,智力有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忧势,创造思维也有很大的发 展;好奇心强;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他们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甚至比大人们还高明,因此爱自作主张,顶撞老师和家长。此时,班主任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利用学生

5、要求独立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做事的机会, 帮他们成功,以此调动他们关心班级、为班级做贡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伙伴关系-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伙伴,教会孩子学会拒绝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障碍:学习困难(学习不良、学习障碍)、厌学等情绪问题和障碍:考试焦虑、抑郁、孤独、暴躁、孤独症、儿童恐怖症等个性问题和障碍:自卑、自负、依赖、压弹力差、逆反心理、人格障碍等人际关系问题: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 道德品质问题:说谎、偷窃、攻击等 2、中中学学生生: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处在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发育最主要 的特点就是从原来的不成熟趋向成熟。 中学生生理

6、机能的变化涉及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主 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形的变化;二是内脏机能的健全;三是 第二性征的出现 。青 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快速成长期。 初中生年龄约 1215 岁,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属于青春期,但同时也有人称之为“断乳 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人生峡谷期”等,这一时期是个充满矛盾困惑的时 期。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也会产生系列变化。下面我们着重讲学生三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一、独立性增强1、成人感的体现: 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同时也希望别人把他当成大人;不喜欢大人重 复的唠叨;喜欢模仿大人。男生模仿父亲的行为,女生模仿母亲;当然其中的模仿行为也包括 消极的,

7、如吸烟喝酒,化妆;还有的想要享受成人的权利,如谈恋爱;模仿家长的思维(一个 挑剔老师的家长,现在你不引导孩子尊重老师,将来他也不懂得尊重家长);这时的孩子不喜 欢家长把自己当小孩一样训斥,特别不喜欢不平等的交流。身心发育不平衡-“心理断乳期”2、反抗性的体现:(叛逆、倔强)反抗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显的,直接和 父母顶嘴冲撞,不管父母说的是对是错,一概不接受;另一种是内隐的反抗,表面上虽不反抗, 但内心或行动上却对父母说的置之不理,同样另父母头疼不已。他们的反抗对象首当其冲的是 母亲,其次是父亲,也有反抗老师的。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所引起的逆反;由人的好奇心 引发的逆反;由偏见引起的

8、逆反。二、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到了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2、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3、自尊心强:孩子和希望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包括家长。三、情感丰富但不稳定 这一时期情绪情感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各种矛盾所致。如生理上接近于成人,而心理上离成 人标准还很远;自己认为自己有了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又不被社会承认;对过去的依恋和 对将来的迷茫等等。他们时而处在情绪的颠峰,时而处于低谷。这时孩子的苦恼、困惑必须通 过一定的渠道发泄,那就是找人倾诉。他们对父母采取封闭式,但对朋友是开放的,他们的很 多问题更愿意与同

9、龄朋友诉说。孩子渴望朋友,希望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家 长要理解。同时,伴随交友范围的扩大,孩子对异性也会表现出好感。我们与异性的交往一般 会经历三个阶段:异性疏远期,异性接近期,恋爱期。中学生正经历的是第二阶段。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性心理困扰: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对两性知识感兴趣,然而学校里普遍缺乏性知识的教 育,为此对自身的各种变化感到不理解和困惑如:手淫、遗精、性梦等、同 性情感依恋和崇拜、同性恋,还有早恋的困扰。2、人际关系困扰:由于“心理性断乳”、性激素的作用、自我意识的觉醒及独立意识的高涨, 中学生具有敏感、情绪不稳定、注重自我、好奇、逆反等特点,当与老师、 家长

10、沟通不畅,家庭发生变故、同学关系不良时容易发生冲突而出现离家出 走、违反纪律、暴力、自杀、社交恐怖、迷恋网吧、追星热等情况。3、学习问题困扰:学习障碍、学习方法不良、厌学、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是害怕考试成绩差 受老师、同学轻视,担心成绩不好考不上好的中学或大学而让父母失望,感 到学习任务太重使心理压力大而出现厌学、逃学及考试焦虑等。4、不良情绪困扰:焦虑、抑郁、孤独、偏执、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等5、网络成瘾三、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三、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希望孩子学习好;身心健康、补偿满足、生活、工作能力强。每个 家长都爱孩子,但是爱的方式不同,结果不一样。我国 17 岁以下的儿

11、童青少年,至少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 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 70%家长家庭教 育不合格,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80%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疾 患未被大家关注,以至延误病情,带来严重的后果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时,会流露出一些警示信号: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二是行为表现异常:或者表现为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 不集中;或者表现为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疼、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

12、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 不适,但医生检查又没有发现躯体疾病。常见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1、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2、期望高分值; 3、盲目花钱给孩子选择名校; 4、家长权威和粗暴;5、太功利,只注重学习而缺乏交流沟通;6、一意孤行地要求孩子学习榜样或其它同学的长处;7、溺爱和补偿心理;8、重男轻女;9、敌意投射; 10、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三、家长与教师如何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爱心、宽容、平等、理解、鼓励、不评判 一、宽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对抗情绪 二、宽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反复表现 三、宽容对待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如何洞察家长的心理 如何洞察家长的心理,这问题面太大,只能根据咨询师面临的具体情况来面对面解答了。但是 以下提几点建议,看是否有利于与家长的沟通: 1、咨询师首先要熟悉业务,特别是如何向家长介绍我们的课时价格、服务流程一定要熟练; 2、与家长、学生交流时态度要热情、认真,要让家长、学生有“我被重视”的感觉;3、回答家长提问时要诚恳和实话实说,但实话实说不等于把一切都“暴露”给家长,而是要 根据情况必要时留有余地。 4、不管家长观点如何,首先要认同他的观点,然后在引导他认同你的观点,这样,家长更愿 意接受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