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计划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28462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四年级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四年级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四年级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四年级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四年级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四年级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四年级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山寺八一小学金山寺八一小学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本次期末质量检测活动,三年级 18 名学生参加了数学检测,参考率达100%。下面对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情况加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进行反思。一、相关统计数据1、平均分情况分析本次检测试卷难度适中,全班平均分达 89.4 分,这个分数是比较理想的,纵观整张试卷,它囊括了整个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考查到了各个领域,有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实现了质量的提升。优秀率 88.9%,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之间学习水

2、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如果不重视提优教学,差距会进一步加大。而提优教学着重体现在课堂训练的设计与辅导方面,要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使学优生能够得到足量的训练。3、合格率(60 分以上)情况分析本次检测全校合格率达到 100%,全校 412 名学生合格,2 人不合格;有 7 个班的合格率为 100%。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个体间的差异必将越来越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建议多加强课堂教学中“随堂性补差活动”。多加强一些基础性题目的练习及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二、失分情况分析1、填空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大面积的失分,尤其是集中在第 6 题。第 6 题一个正方

3、形喷水池的四周,打算用 1 平方米的方砖铺一圈走道。一共用方砖( )块,喷水池的面积是( )平方米。分析:失分率超过了 70%,在整张试卷中失分最大,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审题中对于“一圈的方砖块数”不能准确计算,这里计算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果以每边 6 块来计算的话,则用 6424,要将四个角上重复算的 4 块减掉,很多学生没有减;或者以每边 4 块算,共 12 块再加上 4 个角上的4 块。二是学生对于“喷水池面积”的计算时,对于边长到底是多少掌握不准,以为要加上了方砖的边长,误将边长理解为 6 米。2、选择部分第 3 题下面哪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分析:本题的失分在 40%左

4、右,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对于箭头图形以前做过,引起了误解,以为试卷中那两个箭头的组合仍然不是轴对称图形。二是还有部分学生以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解题的错误较多。四、解答题部分:整体较好,说明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还是不错的,我们教师对于这方面类型的题目进行了加强练习,失分主要集中第 1 题的大约几百元?有些同学计算出了准确结果,这样就不符合题目要求了,这里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估算能力,只要直接回答出 800 元即可。五、对改进教学的建议1、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活动效率。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活动,切实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效率。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教师科学运用教材的能

5、力,尤其是提高教师设计习题训练的能力,丰富课堂训练内容,提高日常训练效果。2、加强随堂教学中的提优和补差工作。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足量的训练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要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每节课的训练设计要充分体现层次性,既要保证学困生“学会” ,又要满足学优生“要学”的需求。3、注重训练形式的改进,注意训练难度的拓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既要完成课本安排的习题训练,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呈现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有一定挑战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解答能力,提高数学素养。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翠莲20

6、12-7-10金山寺八一小学金山寺八一小学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四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1、四年级一共有 17 名学生,接受了本次期末数学质量检测 17 名。平均分82.12,及格率 88.2%,优秀率 82.5%,最高分 97 分,最低分 19 分。为了全面提高试卷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随机抽取了 100 份试卷进行统计,相关指标数据如下: 2、各分数段人数:10099 分 7 人,8089 分 7 人,7079 分 1 人,60 分以下 2 人。二、试题特点本试卷以数学课标要求为标准,设计计算、填空、判断、选择、操作、

7、解决问题等题型,全面覆盖了四年级下册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注意紧扣本册数学知识技能的重点、难点、关键,突出试题的针对性;注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突出试题内容的现实性;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讲究试题检测多样性;注意将文字、表格、图示等方式呈现内容,重视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比较科学地检测了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的达成情况。三、答题情况分析与教学建议(一) 、计算部分1、本试卷检测了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等计算内容。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四则运算法则进行递等式计算,运算顺序正确;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能运用相关计算知识解决一些

8、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是部分学生的计算失分仍然较多,突出反映了计算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基本口算能力较差。本卷第四题“直接写出得数”尽管数据简单,步骤不多,但是学生的正确率并不高,差错比较多。不少学生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感到棘手,出现了“5.910010=5.9”等错误;此外,由于先前的整数加减法口算不过关,导致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口算失误,出现了 5.01-1.8+4.99=3.21 等错误。以上失误均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口算技能不扎实。(2)简便计算意识薄弱。在本卷中,对于指定简便计算的第 2 题,得分率较高而在第 1 题“直接写出得数”的口算中,有三道简算算式穿插于一般算式之中,需

9、要学生基于算式特点作出整体观察、判断基础上主动选择简算方法,结果得分率不高。反映了学生有着简算技能,却缺乏简算意识,仅能机械地按一般法则运算,由于过程繁杂导致口算失误。(3)审题答题不认真。尽管本卷的计算试题选择的数据较为典型、运算过程简单,题量适中,但是从答题可以看出,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计算粗心,导致抄错数据、看错算式、弄错符号甚至漏做题目的不少。例如在小数加减法笔算中,有的忘记“满十进一” ,有的忘记验算等等。2教学建议强化算理教学,促进计算理解。尽管计算体现为外在的数学技能活动,而支撑这项数学活动的却是内在的算理。因为只有想得清楚、明了,才能做得正确、迅速。这就要求在计算教学中,不能片

10、面讲解、灌输计算的操作法则,而应强调算理教学。无论是第一单元的四则运算法则教学,还是第三单元的简便计算教学,都应通过熟知的生活化经验,启发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并通过适时点拔提问,促进学生数学地思考,从数学本质上诠释数学计算的缘由。对于第六单元的小数加减法,要从“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出发,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二)概念部分1答题简析本试卷通过填空、判断、选择、等方式,检测了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运算定律、三角形、统计、数学广角等单元中的基本数学概念,可以看出,学生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小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化简;运算定律的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判断、折线统计图等概念掌握得较

11、好,理解正确,运用灵知,得分率较高。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数学关系不明确。在填空题中,不少学生在第 4 题中出现了“2 时 30分=(2.3)时、1.5 平方米=(15)平方米”的错误,这是对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明所致。在第 1 题“0.32 里面有()个 0.1 和()个 0.01”中,由于学生缺乏整体思维,出现了“0.32 里面有(32)个 0.1 和(2)个 0.01”的错误。(2)数学概念建构不准确。不少学生将“3 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也能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判断为错误,这个失误反映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够严密,对数学概念的建构不准确。2教学建议(1)重视数学经验的

12、感知。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要针对中年级学生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变师讲为生做,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看一看、做一做等活动化方式,确实丰富学生对数学感性经验的积累,就能很好地理解 “图形的拼摆”等抽象数学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2)重视数学表象的训练。对于“运算定律”等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一方面,要通过数形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直观的生活原型沟通起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要防止就题论题,从个别事例中简单地抽取数学概念,造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数学表象苍白而断层。另一方面,要将数学表象和以往的数学经验加以沟通,促进数学表象的内化、夯实。例如将乘法分配率与乘法的意义结合起

13、来诠释;将加法的交换率与加法的验算结合起来理解等,加强数学经验之间的沟通,促进数学经验的内化。(三)解决问题部分(24 分)1、本卷解决问题一共有 5 道题,主要以文字式、图表格式加以呈现,检测了两步计算解答的数学问题、小数加减法相关数学问题等。从答卷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意列出数学算式,运用本学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具有初步的数学实践能力,但是从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 数量关系不清楚。对于第 1 题(小明家离学校 3 千米,他每天步行上学,往返一次共需 1.5 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有部分学生就直接列式:21.5 究其原因,审题不细致,做题粗心,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培养,数学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答卷水平是。(2) 数学运用能力差。对于第 5 题的作答,不少学生会列式计算,但是不能根据数量关系作出合理判断,会算不会用,反映数学实践能力差。2、教学建议要跳出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框框,丰富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除了文字式外,还要向学生呈现图表式、对话式等,让学生学会从多样化呈现方式中收集信息。高翠莲2012-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