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语文课上的落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78259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语文课上的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语文课上的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语文课上的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语文课上的落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例如珍视祖国文化 、 热 爱祖 国的韩麦 尔先生 : 深 明 大义 、 勇敢刚 毅的花木 兰 ; 为国呕心 沥血 、 为 民鞠躬尽 瘁的周总理这些人物的光辉形 象蕴含着大量 的情 感 因素: 对祖 国的热爱 , 对人 民的 忠信 对信 念的执 着 这些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 帮助学生的成长并给他们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教师 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些 英雄人物 形象时 要善于捕捉他 们身上的闪光点 感受他们伟大 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 力,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 情感产生共鸣 , 思想品质 得到提升进而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德才兼备的 人才 ! 四、 弘扬传统美德 。 铸就学 生良好道德品质

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干年 的中华文明积淀了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学语文教材的 很多篇幅或显或隐地蕴含着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广大 语文教师弘扬传统美德直接而 丰富的材料 我们 有责 任也有义务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渗透 “ 爱国 、 明志 、 持节 、 诚信 、 自强 、 仁义、 谦和 、 尊长 ” 等传统美德 。 例如魏巍的 我的老师 中“ 我和老师 ” 就是 中华 民 族干百年来尊师重教 融洽和谐师生关 系的典 型写照 : 老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 生活上处处关心学生 学 生敬畏老师 依恋老师。 当然道德品质教育在语文教学 中的渗透 。除了 立 足教材之外。 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

3、和需求。 开展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向他们 推荐古今中外优 秀的文 学作品 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 净化他们的心灵 提升 他们的道德修养 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因此 作为名中学语文教师 我们在关注学生语 文知识掌握 、 能力发展 的同时 , 更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学 生的情感态度观 的发展 注重语文教学对学生 的人文 关怀和熏陶感染作用 培养他们积极 向上的情 感 、 高尚 的审美情操。 作者单位 : 江苏启东市百 杏中学。 “ 不学 禾教, 先学后教, 学定敦” 在语丈课上的藩实 画 李月辉 习惯了胸有成竹地提问习惯了激情四溢地讲 解 , 习惯 了 台下众 目的聚焦 回应 , 看 着学 生对 自己

4、预 设 的问题讨 论激 烈 。 思 维 的走 向正 中下 怀 , 心 中便 会 大 语 文 论 坛 教 法 一 得 II fI 誉 无比幸福和骄傲 。可是 当课 堂上有 人对我 的热情置 之 不理 , 当反复教 授 的知 识点屡 做屡 错 当曾经 用心 设 计的 教学 思路 经过 一轮 又一轮 地 重复教 学而 变得 味 同嚼蜡时 , 那 又是怎样 的无趣 和挫 败呀 !我 想把这 种挫败感定位到“ 职业倦怠” 。 但是又不甘心, 因为 明 明自己对教书这个职业充满期待 对老师这个身份还 有信 心 。 问题究竟 出在何处 ?当我置 身于高效课堂这个改 革环境之 中时 先前 的疑虑便豁然开朗了

5、。“ 不学不教 。 先学 后教 以学 定教” 这种 颠覆性 的教学思想 让我看 到了传统课堂 中存在 的痼疾 : 以教师为主体 以讲授为 中心 , 很难让学 生在课堂 中真正找到 自我 认清 自我 , 展示自我。 无法脱离被动学 习的痛苦。难怪在热烈的掌 声 中 , 仍然有人漠不关心 仍 然有人半梦半醒 。是时候 摆脱这种尴尬 的局面了 ! 于是 , 我践行了高效课堂教学 模式 , 希冀在课 改的引领下找到新的方 向。 在践行课改 的半年 时间里 我惊喜地发现 学生 的 学习习惯悄然发生了变化 : 课堂秩序井然 有序 越来越 多的学生能够从容地进行 自主学 习乐于小组讨论探 究 而且合作意识越

6、来越强 ,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让人耳 目一新的观点 学习报告是学生 自觉地知识点 的整理 和查漏补缺 等等 这些都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一、摆脱固执。 做课堂中的“ 定心丸” 任何一种理念 执行之初 , 都会面临挑战, 而最大 的挑战莫过于“ 内心” 的固执。对于习惯了传统教法的 我而言 , 突然要从 “ 师” 主体 的位置退下来 总有些 犹豫 和疑虑 。这 个时候 , 决心非常 重要 。尽管对理念的认识 还 不成 熟 尽管课堂上呈现 了诸多 的不尽如人意 之处 但 是 , 老师一旦 着手进行 。 就要 拿出大胆尝 试的 勇气 。 镇定自若地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 , 不可三心二意 。在新 的模 式

7、中摇摆 不定的学生 , 看 到老师 的果决 , 自会慢慢 放下 心中的抵触情绪 , 逐渐适应新的课堂节奏 。习惯成 自然, 老师这颗“ 定心丸” 会让课堂教学很快渡过课改 的“ 磨合期” 走入新 的境界。 二、 全力以赴上 好自主课 “ 不学 不教 先学后教 学定教 ” 突 出的是学 生的 主体 地位 让他 们通过独立 自主地学 习 , 解 决 问题 , 提 升探 究能力 培养思维品质 。而这种理念能够落实的关 键 就是让学 生获得 自主学 习的空 间 这 就是 “ 自主课 ” 的重要性。可以说 , 自主课是学生静心思考, 发现问题, 树立信心, 走向精彩展示的关键性一步。实践证明, 上 好

8、自主课 , 以下两个环节 必不可少。 1 科 学合理的导学案 学生在 自主课上“ 学 叶 么?个人以为 我们必须将 课 改环境 下的“ 自主 ” 与传统的“ 预 习” 区分开来 。简 言 77 譬l lII 大 语 文 论 坛 教 法 一 得 之 “ 预 习” 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预先 了解 很 难落到实处 , 甚至 漫无边际 ; 而“ 自主课 ” 中 , 学 生要通 过 自己主动有 目的、 有条理的学 习。 自行解决课题 中的 大部分 问题 , 如 此 “ 课堂任 务” 的确 定就至 关重要 了。 老师课前三言两语的布置 过于笼统 必须有一套 重点 突出、 难易结合的随堂任务作指导 这

9、就是导学案的魅 力。 在课堂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导学案是否合 理。 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兴趣 影响学生对 知识点 的整合速度 、 质量 , 以及德育思想 的渗透 。 所 以, 每次自主课前 我们都会集中精力 , 进行集体备课 。 对 导学案 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 尽 最大努力 让 它贴 近 学情 切中重难 点 , 便 于引导学生夯 实基础 开拓思 维。我们现在 的语文 导学案是经过 不断地 修改后确定 的模式 包括“ 学 习情境 知识 导学 自主预 习问题 探 究课 后巩固” 和“ 美文欣 赏” 六大部分 从课堂实践 来开 。 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注重了语文课程中 的德 育

10、思想的渗透 使用起来效果还不错 2 耐住性子 等待花开 耐得住性子 才能真正撞 开学 生的思维之花 。于 是。 现在的自主课上, 除非必要。 我都会沉下心来 等待 学生完成 自主任务。我的注意力, 从急于给学生讲 变 成了在小组间流 动 及时纠正学生 自主时 的学 习状 态 默默观 察审视学生的答题 思路 根据学生探究时 出现 的实际问题 在脑 子里快速整合下节课的展示重点 。 偶 尔因为个性化的问题我也会跟某个学生小声讨论几 句, 多是会心一笑之后 , 师生便各司其责了。老师耐下 心来 。 学 生学下去 。 才会真正 地发 现 问题 , 快 速完成课 堂任务。 三、 展示课的前奏小组讨论 。

11、 查漏补缺 理想 情况 下 我 的 自主课会 分 为两部 分 一是 个 人完全独 立的 自主 时间 ( 约3 O 分钟 左右 ) , 二是小组 成 员间针对 导学 案的集中讨论 ( 约1 5 分钟左右 ) 。但 有时 因为时间不够 我也会将第二部分放在展示课的开始 部分。有些问题 。 学生个人通过独立预习思考就能够 解决 , 但是。 也会有一些知识的盲点 是个人无法解决 的, 这时侯, 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了。因为有了前面个 人的独立完成 , 所以 , 小组间的讨论会更有针对性 , 小 组成员总是会全神贯注 提出不同的见解 导学案上 的探究题 经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质疑讨论 就会变得 充实精彩起来。

12、这一阶段, 老师仍然要在小组间流动。 细心听取不同组中的讨论意见 以便最终确定展示任 务 因为有了细心地调查 往往老师设计的问题会更 加有的放矢。随着讨论的深入 , 学生会的越来越多, 自 信心 也会膨 胀起 来 待 到讨论 真 正结束 老师 选取 重 7 8 要的探 究 问题 分配 任 务 , 要求 各组展 示 便 是顺 理成 章的事情 了。 四、 评价机制不可 少 一节成功的展示课 除 了学 生展示前积极充分 的 准备 老师有的放矢的任务安排 还需要在展示过程中 引入合适 的评价机制来激勋学生互相竞争 质疑讨论 发散思维 。我通常的做法是 能够正确 完成展示任务的 小组 , 小组加两分 。

13、 如果 有人能够提 出补 充修 改意见 。 提 出质疑且有一定的价值 的 给该 同学加一分。我所任 教的班级 因为课堂评价机制的引入, 经常会出现学生 主动 发言 , 争着补充修改他人意见 , 以及争论质疑 的现 象 , 我们的课堂展示经常高潮迭起 。 我以为。 课堂评价机 制的正确引入 不仅可 以激起学生探究 问题 、 寻求真理 的求知欲 。 更会让小组成员在竞争 中珍惜集体 感受 集 体的温暖 和力量 这不正是我们 语文课对德育思想 的 渗透吗 ? 以上四点是落实“ 不学不教 , 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 的 基本点 当然 要想更好地落实以学生的“ 学” 为中心的理 念, 老师还应保持原来

14、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优良作法。 作者单位: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 中学。 语丈 教学中 插图的作用 与运甩 国 李浴阳 语文课本 中的插 图是直观 的教学 资源 , 融 知识性 、 趣味性 、 艺术性于一体。在教学中恰当运用 , 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分析能力、 思 维想象能力。同时深化语文教学, 在帮助师生突破教学 的重点、 难 点等方面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包含着语 文教材 中的插图 丰富的文学 、历 史、 地 理、 人文 、 科技知识 , 同时又是与相关课 文匹配 的。在教 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插图了解人物形象、课文 核心事件、 理解诗歌意境。据图设问。 实现“ 问题驱动学 习” 优化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插图这 资源, 开展多元互动 ,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利用插图拟定题 目改写课文 苏教版语文教材插图非常精美一幅幅图画向学 生展示着美的内涵 不仅如此 插图还和教学内容紧紧 关联, 在教学中, 课文的插图实际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 源 , 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拟题目, 引导学生改写课文。比 如针对 君子于役 插图, 教师发动学生为插图重新拟 定题目。 学生经过思考 , 拟定出等待 、 盼归 、 守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