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625242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20 世纪 70 年代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已逐渐由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企业的 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企业集群是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它能有效地降低企 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可以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并通过集体学习提高网络的创新能力。市场 主导的内生型企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浙江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并形成竞争实力的主流模式,得 益于这种企业集群发展模式,浙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市场主导的内生型企业集群 模式所取得的成功,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同样是以企业集群发展模式为主的苏南和 广东,在进入 21 世纪后,经济增长势头显得相对乏力。研究浙江的主流企业集群模式的形

2、 成与发展,并对浙江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以扬长避短,多一份清醒,少一 丝浮躁,这些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首先,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浙江现象” ,与市场主导 的内生型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固有的优势密不可分。 1.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一村一镇家家户户都搞某种产品,就如英国资本主义早期的那 种自由竞争一样,竞争的结果是价格都很低,利润也非常薄,只能薄利多销,广泛地占领 市场份额,吸引全国的经销商,这样市场就产生了。浙江是市场大省,全省有市场 3400 多 个。在市场观念已深入人心的 21 世纪,创建市场已是一件很普通的经济行为,但当了解到 在市场营销

3、网络的创建中,浙江人创建市场意识之强、创办市场数目之多、涉足地域之广、 不弃微利之质朴、勤心经营之顽强,仍禁不住肃然起敬。市场因素在浙江企业集群综合竞 争实力的构架中,地位举足轻重。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商贸企业集群)互为依托、联动发 展,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一大特色,既有通过生产性企业集群带动专业市场的类型,也有通 过专业市场带动生产性企业集群的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最终形成了两者互为依托、联动发 展的格局,进而聚集了国内外的相关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形成了良好互动的集聚机制。以 专业性市场为依托,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专业化产品为主业,生产性企业子集群与商 贸服务企业子集群并联耦合,这两种企业子集群

4、共同构筑功能完备企业集群,发挥出系统 竞争的优越性。企业集群这种生产与销售相辅相成的系统优势加上体制先行优势,使浙江 经济尤其是温州经济,在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卖方市场时期掘得了第一桶金;又在 90 年代 进入买方市场时,依托已建立得相对完备的国内营销网络,稳挖了第二桶金;雄厚的民间 资金实力,又为其在 20 世纪末以及今后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推进国际化战略,打下了根基。 2.良好的内生发展潜力。民间传统手工业,繁荣的商业文化,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 带的人文网络,使得浙江企业集群的产生带有强烈的内生特征或称原生特性,即小企业集 群的发展较好结合了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其发生发展是一

5、个自然选择与 演化的历史过程。这种集群的根植性极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比较而言,广 东企业集群以“嵌入型”居多,这与浙江“内生型”企业集群不同,它主要是依靠广东的 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所形成的。但这样的企业集群 并未真正嵌入或根植于当地,集群中的外资企业对当地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差, 基本没有把当地企业纳入其商品链中,而其自身的集聚也常是所谓“复制群居链” 。比如广 东的台资企业集群,即是一些有着上下游产业联系的台湾生产企业, “一窝蜂”地相继前来 广东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所形成的。集群内的文化自成一体,与本土文化的 融合较差,这种企业

6、集群模式具有“可迁移性“,当区位条件发生变化时,容易形成空洞化。 相比起来,内生型企业集群常具备以下优势:不易复制迁移;易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 产业;企业集群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相对明显。 3.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浙江企业集群中的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或说是家族企业, 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既不像苏南大多是集体企业改造成的,也不像 广东多数是外来企业移植来的,从微观产业组织之产权结构上来看,即一开始就具有明晰2的产权制度,家族企业之所以如此盛行,是由家族企业的自身优势以及现阶段不健全的立 法与监督体系的制度环境所共同决定的。首先,清晰的产权和良好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是 家

7、族企业比之国有企业明显的优势。其次,对于现阶段不成熟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市场组织 环境而言,家族企业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有成熟的立法和监督体系 与之配套,要求具备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各种要素市场发育极不成熟,且普遍 存在社会信用意识淡漠的问题,机会主义盛行,运用整个家族来创立和运转企业,有利于加 强对企业的控制权,使其剩余索取权稳定性得以保证。 然而,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企业集群的主流模式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和劣根性。1.区域文化的局限性对集群发展的制约。如以永嘉学派为代表的事功文化,对温州民营 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就如同空气和阳光,只要有了种子和合适的土壤,就

8、会起到 最基本的“养料”作用,但事功文化固有的劣根性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主要表现为:首 先是强烈的物欲化倾向。在物欲化倾向的影响下,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们,虽然努力进行企 业组织文化的再造,力争打造高品位精神文化,但社会的根深蒂固的过分强调物质力量, 将使这种努力流于空谈,更何况大量的温州民营企业主们还不具备这种改造的自觉性和自 主性。这对集群的信誉建立是非常不利的,企业集群形成的初期和中期,出现的大量仿冒 伪劣产品,如鞋类伪劣制品,就曾给温州的鞋类企业集群带来过毁灭性的打击。所幸的是, 先行优势、产业基础扎实、政府积极引导、加上温州人的务实与拚搏精神,挽救了鞋业集 群,并促使其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9、。其次是功利性强、目光短浅、战略缺失。譬如:注重 近期效益和自身经济利益,忽视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入;渴 望获得人才,却忽视尊重和培养人才。这些对集群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2.产业组织困境及市场局限性。集群内部大量中小企业存在,在发展不成熟时期,极易 出现同业无序竞争现象,产业组织状况堪忧。由于多数集群企业仍是小作坊式的企业,内 部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造成企业压价竞销、偷工减料等无序竞争现象。同业无序竞 争使得当地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企业集群内缺少知名的企业,区域品牌也不够响亮,集 群内企业常常只能为其它的企业进行定牌生产,更谈不上具有区域、国际竞争力。专业化 市

10、场的兴起,创造性地解决了众多中小企业无力进行营销网络建设与广告投资的困难,但 毕竟只是一种过渡形式的商业形态,其辐射能力在发展初期以及产品中、低端市场比较强, 但在目前买方市场下,若集群产品力求向高端方向发展,市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强大 的营销网络。而集群内的大量中小企业资金不够雄厚,还不足以建立起更具影响力的营销 网络,在国内外的营销渠道较少,这就限制了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张。在一点上,培育出 企业集群中少数大型具国际竞争实力的精品型名牌企业,众多的中小企业紧紧围绕为其配 套,增加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方式(如特许经营、专卖店形式)将对整个集群的提升 具有非常大的带动性。 3.家族企业的局

11、限性。浙江市场主导的内生型企业集群基本上是一种原生的企业集群, 其中的本土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温州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则更高,以家族企业为主的企业 制度虽然如前所述,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不利于交易费用的进一步降低。集 群内的家族企业主要靠人缘、血缘、地缘、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联系,其管理上规范的 制度和规则比较少。非正式制度会给交换活动带来一定的方便,但交换活动也只有在地理上 较近的且相互熟悉的人中间才较顺利,在企业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资源流动越来越频繁的 环境下,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力就日益显得薄弱了。而且非正式制度通常比较模糊不确切, 用它来解决经济纠纷,其费用相对较高。另外,企业群大量家

12、族企业运行初期,亲戚、朋 友、同学、同乡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携,虽是企业群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在降低 市场交易违约风险和监督成本的同时,却导致民营企业在用人制度上的唯亲化、独裁化倾3向,从而不利于其公司制改革。促使大量的中小型家族企业朝着正规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并仍然保有其实用性及有活力的一面,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4.产品科技含量低且结构单一。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产业为主,必 然决定了其产品技术层次与科技含量低、进入壁垒不高、结构单一、季节性产销、且以低 端市场为主的特性。产品科技含量低,一方面是受集群内大量中小企业的条件所限,更重 要的是研发投入意识不浓。近年来

13、,集群内企业片面依赖模仿的意识虽已淡化,逐渐转向 创新,但总体而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模仿“搭便车这种现象,使得创新产权得不到有 效保护,加上创新的成本高、风险大,因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其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 击。“过度模仿“常使创新产品供应在短期内达到饱和,并迅速转为恶性竞争,创新企业来 不及享受创新带来的利润。由于技术含量低,各企业技术容易同构,企业间学习和协作机 会减少,集群内部的分工效应弱化,限制了集群整体优势的发挥。集群内的产品技术含量 低、结构单一,对集群而言所产生的最终后果,就是与同行业其它集群竞争不容易具备明 显的优势,而当行业性经济危机来临时,则集群的抵抗力较弱,市场风险较

14、大,如温州剃 须刀集群,在赢得“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的同时,面临着来自宁波余姚大量模仿的冲击, 价格从 17 元一只下降到 13 元一只,集群元气大伤。 针对企业集群的局限,有许多改良途径。笔者以为,一个影响力大、能扭转全局的核心 角色是政府。虽然一个企业集群的成功,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力量而非政府的决策, 但市场机制也好,民营机制也好,都有其自身根本摆脱不了的局限,必须以政府引导与服 务功能来辅助,尤其是在一些非盈利性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与生产要素有重 要关联的领域,如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险等,政府在这些领域运作,对集群 是一种间接的补贴行为,并且这方面政府能力超过单个

15、企业的能力,能使整个集群受益, 极利于改善地方企业集群的竞争地位。集群竞争优势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高级和专业性 的生产要素,浙江集群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 这种状况,首先,政府主导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责无旁贷:扩 大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使其发展更加符合区域集群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中对各种劳动技工的 需求增加,使得整体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应 大力鼓励、支持面向普通员工的职业培训、进修等形式,提高现有职工的整体素质,来满 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要求。再者,政府在创设环境、引进人才,特别是建立机制健全、 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上,可以大有作为。另外,重要的是政府 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主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主的整体素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文/陈菲琼 谢红珍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