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847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 分评卷人得 分评卷人语 文 试 题亲爱的同学,本次考试为你展示语文才华提供了舞台,请你潇洒走一回! 全卷共分五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前请将第 1 页和第 7 页密封线 内的项目按要求填写清楚;答案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题相应的位置上。三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五总 分总分人复分人得分一、识字与写字(共 5 分)1卷面书写。 (3 分。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 3 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 2 分;卷 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 1 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 2给加点字注音和依拼音填字。 (2 分)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

2、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 )装点。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 qin( )绿野大地。 纪伯伦雨之歌二、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3请按要求默写。 (7 分)(1)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4)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拥有“ , ”的心态。(5)9 月,武汉市将迎来“2007 年女足世界杯”的盛大赛事,为了表示对各国运动员的热情欢迎,又能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们可选用论语中的

3、“ ,”来作为欢迎标语。(6) “思乡”是唐诗中极为鲜明的主题之一,请你从初中课本中举一联为例(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 。 ” 4句子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2 分)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 , ;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52007 年 5 月 31 日是以“创建无烟环境”为主题 的第 20 个“世界无烟日” 。据武汉市一项调查显示:烟 民中女性比例高达 3%4%,且呈上升趋势;35% 的青潜江市 仙桃市 江 汉 油 田200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得 分评卷人少年接触过烟草。右边这幅漫画从某一侧面反映了

4、这一 现实问题。请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说话题。 (2 分) (1)揣摩妈妈的话,其言外之意是: (2)听了妈妈的话后,女儿禁不住说道:6古诗赏析。品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然后答题。 (3 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 的一个字是“ ”。(1 分)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5、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 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7短文修改。 (4 分) 5 月 22 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笔者在会上获悉,中国的生物多 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限制。 截至 2006 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2395 个,约占陆地国土面 积的 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齐备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这些自然保护区使我国 75%的陆地生态系统、88%的野生动物、65%的高

6、等植物和绝大多数的珍 稀频危野生动植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为了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社会发展格局中,政府将加 强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 (1)第句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 改为 (1 分)(2)第句有一处用词不当,找出来改正。 改为 (1 分)(3)第句存在语法上的毛病,请在下面原句上修改。 (2 分) 为了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社会发展格局中,政府将加强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三、阅读与探究(共 40 分)(一)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7、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 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 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乃去之, 及孟门,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12 分) 【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 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 分)(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

8、军而去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 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 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1文段理解。(6 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 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二)风

9、筝中的科学窦光宇古老的风筝,已经不仅仅是娱乐玩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风筝同样在为人类作 贡献! 风筝又名纸鸢(yun 一种凶猛的鸟)、纸鹞(yo 雀鹰),最早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 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 响声,因此得名“风筝”。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 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 风筝的发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

10、:1749 年,美国一位名叫威尔逊的天文学 家,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他用 6 只风筝将天文仪器吊到 700 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 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1752 年,美 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 了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避雷针也由此发明。1804 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 研制出了一架 5 英尺的滑翔机。1894 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 如当今的卫星电视转播 最近,科学家提出了利用风筝发电的新方法。据估计,风筝风力发电机

11、获得每千度电的成 本仅有 1.5 欧元。而欧洲国家每千度电的发电成本平均为 43 欧元,风筝风力发电机的成本仅是 后者的三十分之一。 据报道,俄罗斯物理学家在这方面作过探索。他们将 50 个巨大的风筝,放到空中从上至 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而牵扯这些风 筝的绳索约有 6000 米长,路灯杆那么粗。假如风筝所 在高度的风力不足的话,人们还可以放松绳索使风筝 升高。意大利科研人员计划建造发电能力在几兆千瓦 范围的大型设备,并在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计 算。设想的风筝发电装置,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固 定在地面的旋转木马式的转盘,转盘在磁场中旋转而

12、产生电能。这种风筝重量轻,抵抗力超强,可升至 2000 米的高空。一个直径 1000 米的巨轮便可以提供 250 兆瓦的发电能力。这将是第一台发电能力和常规 电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此外,科学家还设计建造家用式的高空风力发 电设备。房主可以把这样的设备安装在自家房顶上, 或许还可以替代太阳能电池。这些小型风筝梯子只需 100 米或者 200 米高,就可以足够为一户人 家提供几千瓦的电力。 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利用风筝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 风筝牵引船只;利用风筝传递信件;在风筝上安装无线控制照相机,进行空中摄影;在风筝上安装 喷水器,喷洒悬崖上的植物这些

13、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12 分)(选自百科知识2007 年第 1 期,有删改) 12概括。本文第 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2 分)13理解。细读本文,说说风筝发电与常规电站发电相比有哪两大优势?(2 分)得 分评卷人 得 分评卷人14品读。第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方法外,还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就其中的一种 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4 分)15拓展。风筝最早发源于中国,风筝的发明成为中国人的一大骄傲。请发挥你的想像, 进行一次创新之举,设想出将风筝运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方法(本文中 提到的除外,文字要简洁)。(4 分)(三)生命的声音余飞鱼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 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