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355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3 3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备课日期备课日期9 月 1 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 35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3 个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 字“磨”要掌握。 3.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教学重 难难 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这首诗内容,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设计意 图图 一导入揭题二学习望 洞庭1、同学们,我们伟大 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 如画。今天,老师想带 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 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3、出示洞庭湖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 形容看到的景物吗?4、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 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 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 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 佳句。唐朝大诗人刘禹 锡来到了洞庭湖,看到 了这样一幅美景,写下 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板书课题) 1、板书诗的题目。2、检查自学效果,正

3、2、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 庭湖的。(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 水)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 朦朦胧胧、宁静和谐)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 读通诗句。A、词语意思。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 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既是课 外知识 的积累, 又激发 了兴趣。三、总结谈 话:音:潭 tn、螺 lu、磨 m 3、再读,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 词,来说一说。(1)教学“湖光秋月 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 磨。 ”师:诗中把什么比 作什么?师:谁能美美地把 这两句诗

4、读好? 湖光/ 秋月/ 两相 和,潭面/ 无风/ 镜未 磨。(2)教学“遥望洞庭山 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句诗中,把 什么比作了什么?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 色,白银/ 盘里/ 一青 螺。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 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 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 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 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 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 祖国的锦绣风光。秋天的晚上。潭 面:是指洞庭湖 面。未:没有。磨:磨拭。 B、诗句大意。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 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 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A、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 庭湖

5、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 放着一只青螺。 B、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 把(君山)比作(青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 的景象,再写下来。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望洞庭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这首诗内容,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教学重 难难 点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6、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一引入谈话二、学习 峨眉山月 歌同学们,古诗是我国 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 会背许多首古诗,谁愿意把 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 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 帝城 、 赠汪伦是谁写的? 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 意介绍一下?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 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 月歌 。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5、简介“峨眉山” 。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 者指名介绍李白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 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 成“尸” 。提醒读准生 字“君” 、 “羌

7、” 。 4、再读诗歌,读出诗 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看图理解,比 较直观,易于 掌握。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 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 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 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 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下 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 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 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 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 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 样的? (3)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 君/不见/下渝洲。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 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7、交流自学情况。学 生谈对诗句的理解,诗意:秋天的夜晚,峨 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 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 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 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 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 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 情向渝洲驶去了。 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