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2920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学习目标 1.了解联结词“且” “或” “非”的含义.2.会用联结词“且” “或” “非”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新命题的真假.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知识链接1观察三个命题:5 是 10 的约数;5 是 15 的约数;5 是 10 的约数且是 15 的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命题是由命题用“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且”与集合运算中交集的定义ABx|xA 且 xB中“且”的意义相同,叫逻辑联结词,表示“并且” , “同时”的意思2观察三个命题:32;32;3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命题是由命题用逻辑联结

2、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3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p:1 是素数;q:1 不是素数(2)p:ytanx 是周期函数;q:ytanx 不是周期函数答:两组命题中,命题 q 都是命题 p 的否定预习导引1逻辑联结词把两个命题联结成新命题的常用逻辑联结词有“或” 、 “且” 、 “非”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pq綈 ppqpq真真假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要点一 用逻辑联结词联结组成新命题例 1 分别写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q” “pq” “綈 p”形式的新命题(1)p: 是无理数,q:e 不是无理数(2)p:方程 x22x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q:方程 x

3、22x10 两根的绝对值相等(3)p:正ABC 三内角都相等,q:正ABC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解 (1)pq: 是无理数或 e 不是无理数pq: 是无理数且 e 不是无理数綈 p: 不是无理数(2)pq:方程 x22x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两根的绝对值相等pq:方程 x22x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的绝对值相等綈 p:方程 x22x10 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pq:正ABC 三内角都相等或有一个内角是直角;pq:正ABC 三内角都相等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綈 p:正ABC 三个内角不都相等规律方法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或” “且” “非”的定义,用“或” “且” “非”联结

4、 p、q 构成新命题时,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可把命题 p、q 中的条件或结论合并跟踪演练 1 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 、 “pq” 、 “綈 p”形式:(1)p:是无理数,q:大于 1;22(2)p:NZ,q:0N;(3)p:x21x4,q:x21x4 且 x212;(2)p:9 是质数,q:8 是 12 的约数;(3)p: 0,q:0解 (1)p 假 q 真,故 pq 为真;pq 为假;綈 p 为真(2)p 假 q 假,故 pq 为假;pq 为假;綈 p 为真(3)p 真 q 假,故 pq 为真;pq 为假;綈 p 为假要点三 逻辑联结词的应用例 3 已知 a0,a1,设 p

5、:函数 yloga(x1)在 x(0,)内单调递减;q:曲线yx2(2a3)x1 与 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 p 和 q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求 a 的取值范围解 对于命题 p,当 01 时,函数yloga(x1)在(0,)内不是单调递减对于命题 q,曲线 yx2(2a3)x1 与 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等价于(2a3)240,即 0 .1252方法一 (1)若 p 正确且 q 不正确,即函数 yloga(x1)在 x(0,)内单调递减,曲线yx2(2a3)x1 与 x 轴不交于不同的两点,因此 a(0,1)( ,1)(1, ),即 a ,1)125212(2)若 p 不正确且 q 正确,即函

6、数 yloga(x1)在 x(0,)内不是单调递减,曲线yx2(2a3)x1 与 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因此 a(1,)(0, )( ,),即1252a( ,)52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 ,1)( ,)1252方法二 设 Aa|p(a)(0,1),Ba|q(a)(0, )( ,)1252所以 p 和 q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aAB 且 aAB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1)( ,)1252规律方法 解答这类问题,应先由每个简单命题为真,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再由复合命题的真值,得参数所满足的条件,进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在综合参数的取值范围时,有时利用集合来处理,可以简化解题的过程如本例的方法二,就较为简

7、捷跟踪演练 3 命题 p:1 是集合x|x21;若 q 为真,则 2x|x24.若“pq”为真,则 a1 或 a4,即 a1;若“pq”为真,则 a1 且 a4,即 a4.1命题 p:“x0”是“x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 q:ABC 中, “AB”是“sinAsinB”的充要条件,则_p 真 q 假 pq 为真 pq 为假 p 假 q 真答案 解析 命题 p 假,命题 q 真2给出下列命题:21 或 13;方程 x22x40 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 0;25 是 6 或 5 的倍数;集合 AB 是 A 的子集,且是 AB 的子集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答案 4解析 由于 21 是真命题,所以“2

8、1 或 13”是真命题;由于方程 x22x40 的 4160,所以“方程 x22x40 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 0”是真命题;由于 25 是 5 的倍数,所以命题“25 是 6 或 5 的倍数”是真命题;由于 ABA,ABAB,所以命题“集合 AB 是 A 的子集,且是 AB 的子集”是真命题3 “p 是真命题”是“pq 为真命题”的_条件答案 必要不充分解析 “p 是真命题”则 pq 不一定真, “pq 为真命题”则“p 是真命题”一定真4设命题 p:函数 ysin2x 的最小正周期为 ;命题 q:函数 ycos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对22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p 为真 綈 p 为假 pq

9、为假 pq 为真答案 解析 函数 ysin2x 的最小正周期为,故 p 为假命题;x 不是 ycosx 的对称轴,命题222q 为假命题,故 pq 为假1.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且” “或” “非”对联结词“且” “或” “非”的含义的理解可类比集合中“交” “并” “补”的含义理解:设Ax|x 满足命题 p,Bx|x 满足命题 q,U 为全集,则 pq 对应于 AB,pq 对应于 AB,綈 p 对应于UA.2对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当 p、q 都为真时,pq 才为真;当 p、q 有一个为真时,pq 就为真;綈 p 与 p 的真假性相反且一定有一个为真一、基础达标1命题“20112010

10、”使用的逻辑联结词是_答案 或解析 “20112010”的含义是“20112010 或 20112010” ,是一个含逻辑联结词“或”的命题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_(填序号)是空集;xN|x1|0 对一切 xR 恒成立,q:函数y(52a)x在 R 上是减函数,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 21,所以 a0.又 pq 为假命题,pq 为真命题,所以 p、q 必是一真一假当 p 真 q 假时有3a0,当 p 假 q 真时有 a1.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3,01,)三、探究与创新13已知命题 p:方程 a2x2ax20 在1,1上有解;命题 q:只有一个实数 x 满足不等式x22ax2a0,若命题“pq”是假命题,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解 由 a2x2ax20,得(ax2)(ax1)0.显然 a0,x 或 x .若命题 p 为真,2a1ax1,1,故1 或1,|a|1.|2a|1a|若命题 q 为真,即只有一个实数 x 满足 x22ax2a0,即抛物线 yx22ax2a 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4a28a0,a0 或 a2.命题“pq”为假命题,p,q 均为假命题a 的取值范围是a|1a0 或 0a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