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上《桃花源记》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9767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九上《桃花源记》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桃花源记》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桃花源记》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上《桃花源记》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九上《桃花源记》word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桃花源记学案 学习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i 学法指导 1.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 2.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深刻理解 文章的内容和写法。 3.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o 然开朗( ) yi 然( ) 垂 ti

2、ao( ) 叹 wan( ) yi 太守( )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一为具言所闻 B 闻之,欣然规往 渔人甚异之 C 寻向所志 寻病终 D 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欣然规往( ) 诣太守 ( ) 未果,寻病终( ) 一词多义 舍:_ _寻:_ _ 志:_ _向:_ _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_ 今义:_绝境 古义:_ 今义:_ 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古义:_ 今义:_ 3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_ 今义:_

3、4 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_ 今义:_ 5 缘溪行 缘 古义:_ 今义:_ 6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古义:_ 今义:_ 7 无问津者 津 古义:_ 今义:_ 5简答: 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_ 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_ 6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 ; 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_ ; 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_ ; 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_ ; 作者怎样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_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4、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缘:_ 俨然:_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渔人甚异之:_ 林尽水源: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 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_ 2 _ 3 _ 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9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_ _ 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_ _ 二、同步解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桃花源人 _。 10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原因是_ _ 11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惊异的一句是 ,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的一句是_ _ 1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渔人都讲了些什么?为什 么桃花源人听了会叹惋? _ 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原因是什么? _ _ 1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的原因是( )A 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 B 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C 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 D 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 15陶渊明生活在一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的时代,他为什么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 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