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9685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二1.1《什么是抛体运动》WORD教案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第一节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二、教学目的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了解抛体运动的特征。 (2)知道曲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该点的切线方向上,能正确画 出各种曲线运动中的某点的运动方向。 (3)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4)了解质点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抛体运动,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抛体运动的

2、特征以及物 体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 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比较、理论分析与论证,得到并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3)通过交流与讨论,展现学生思维过程,认识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形成科学探究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 (2)经历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3)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直线运

3、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 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 教材处理教材处理 (1)课时建议,用 1 课时 (2)重点:曲线运动为什么是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曲线的切线方向,掌 握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难点:掌握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 重点难点处理意见: 教师通过大量实际现象及学生日常经验和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有关教学课件,让学生 分析、判断、总结、概括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结合前面学过的矢量知识让学生明白曲 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不论

4、速度的大小是否 改变,只要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具有加速度曲线 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讲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采用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演示实验, 再结合分析实例,对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十分重要。从理论上分析,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特别是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3)栏目处理意见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并予以修正和完善学生的结论。注意 运用牛顿定律,分析速度和力的方向(不考虑空气阻力) ;知道当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成一 角度时,合外力不但改变速度的大小也改

5、变速度的方向,得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实践与拓展 本实验可以是学生动手做的实验,也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情况让老师演示,师生共同分析。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和力的方向,最后要点评 学生的结论;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并能用牛顿 第二定律解析。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在使用课件时或实物演示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和力的方向(说明不考虑空气阻 力) ,并注意实验的直观性 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指导 1本节讲述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从大量实际现象及学生日常经验开始的结合前面 学过的矢量知识让学生明白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曲线运动

6、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 一定发生了变化) 2讲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采用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演示实验, 再结合分析实例,对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十分重要从理论上分析,则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特别是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 2(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一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 2 教师教学用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一版和附课件四、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 教具教具 1小球、小铁球、细绳。 2斜槽、条形磁铁、铁球、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7、: 实验、讲解、归纳、推理法 主要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指出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观察假设实验验证,引出牛顿在思考万 有引力定律时的设想(附动画) ,并指出牛顿的设想已经变成现实(人造卫星的利用) ,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真实问题引入课堂 利用课件和实物演示一些实际的抛体运动过程,如运动员推铅球,被打击出去的羽毛 球,飞机定点投弹,小球上抛、下抛、斜抛、平抛等,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从而提出本 节课的课题:什么是抛体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抛体运动的定义(让学生归纳得到抛体运动的定义,老师注意强调条件一:仅受重 力;条件二:具有初速度) 抛体运动分类:A、轨

8、迹是直线(让学生指出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B、轨迹是曲线(提出疑问: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如何确定呢?) 2研究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因为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连续发生变化,我们很难直观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可 以设想如果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不再发生变化,物体将沿该时刻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几种现象。 (1)让学生回答,绳拉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断后小球将沿什么方向 运动?(沿切线方向飞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绳断后小球速度方向不再发生变化,由 于惯性,从即刻起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沿切线飞出。 (2)教材内容:砂轮磨刀使火星沿切线飞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9、被磨掉的炽热微粒速 度方向不再改变,由于惯性以分离时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举例,让撑开的带有雨 滴的雨伞旋转,雨滴沿伞边切线方向飞出,泥浆沿车轮边缘的切线方向飞出(与上例同理)。(3)在想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得出: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 变的,在某时刻的即时速度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并引导学生注意到:曲线 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同时变化,但变化的方向是一定改变的,速度是矢量,方向 一定变,速度就一定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曲线运动的条件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速度的变化一定产生加速度,而加 速度必然由外力引起,加速度与合外

10、力成正比并且方向相同。随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 考。 (1)如果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将做什么样的运动?(物体将变速直线运动) 举例分析小球上抛、下抛,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和力的方向(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 上) (2)绳拉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绳子的拉力 T 方向与速度方 向的关系?(拉力 T 垂直速度的方向,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并举例分析小球斜抛、平抛,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和力的方向(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 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3)演示实验(用投影仪或计算机软件):让小铁球从斜槽上滚下,小球将沿直线 OO运 动。然后在垂直

11、 OO的方向上放条形磁铁,使小球再从斜槽上滚下,在小铁球运动的路 线旁放一块磁铁,小铁球将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和力的 方向,投影和点评学生的分析结果和记录) (4)观察实验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如下: 当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外力改变速度大小; 引导学生得出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 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三)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2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五、达标

12、练习五、达标练习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的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2物体在力 F1、F2、F3 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外力 F1,则物体 的运动情况是(CD)。 A、必沿着 F1 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必沿着 F1 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六、作业与思考六、作业与思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 2 第六页课后练习 1、2、3、题说明:说明:实践与拓展实验部分可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的情况选择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自 己总结出结论,本人考虑时间较紧和学生的情况选择老师演示,师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 概括总结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而且每间学校的情况都不同,以上 教学设计和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