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8625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八下《我的母亲》word教案(2课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胡适备课者:陶素方(第一课时)预习题预习题一、走近作者: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适之,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胡适,世居安徽绩溪,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使,胜利之后为北京大学校长。旅美期间,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民国四十七年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任院长职。民国五十一年逝世于南港任所,享年七十一岁。对

2、于中国新文学运动,胡适是最重要的启蒙人。早在民国六年一月,他即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当时文学的八个主张,也就是后来的八不主义:1、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2、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3、不用典;4、不用套语烂调;5、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6、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7、不摹仿古人;8、不避俗话俗字。胡适主张使用“白话”做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1、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2 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3、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

3、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二、认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及作者情感。三、扫清字词障碍。(一)把本课注释中的生字在下面抄写三遍:(二)理解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意思,把解释写在后面。教学目教学目标标A、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认识这位母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教学过过程程一、情感导入(1-2 分钟)孟郊有首游子吟我想大家都记得,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

4、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学者胡适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板书课题)二、 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先由学生介绍)(2-3 分钟)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适之,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胡适,世居安徽绩溪,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

5、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使,胜利之后为北京大学校长。旅美期间,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民国四十七年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任院长职。民国五十一年逝世于南港任所,享年七十一岁。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胡适是最重要的启蒙人。早在民国六年一月,他即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当时文学的八个主张,也就是后来的八不主义:1、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2、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3、不用典;4、不用套语烂调;5、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6、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7、不摹仿古人;8、不避俗话俗字。胡适主张使用“白话”做为

6、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1、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2 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3、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三、整体感知:(一)理清文章脉络。(二)认识母亲形象。读课文(5-6 分钟)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感受我们会说这是一个 的母亲。分别是通过什么事情体现出来的?(共 10-12 分钟)1、严厉对我的管教(教之严):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从不在别人面前骂

7、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2、温和作为后母当家之难(爱之慈):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3、刚强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气之刚):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四、深入探究: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6-7 分钟后回答)(怀念、感激、敬爱。)(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

8、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我母亲 23 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五、拓展延伸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学生思考体会交流)第 2 课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胡适备课者:陶素方(第二课时)预习题预习题1、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 什么?2、作者主要写母亲

9、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体验反思,品味质朴的语言,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教学教学过过程程一、导入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 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 的句子,作者的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二、问题探究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3、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

10、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 什么?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学生讨论后回答,之后教师明确答案:1、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2、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种美德。3、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 也写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为后文写母亲对自 己的影响作了铺垫,与结尾呼应。4、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

11、我的 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三、语言探究:完成课后第二题,体会胡适用词的分寸感。四、拓展延伸1、请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 亲的影响。当堂检测:以作业本上的题目为主。第 2 课我的母亲第一课时当堂检测一、字词掌握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 画( ) 眼翳( ) 舔 去( ) 侮辱( ) 2解释下列词语。 广漠: 质问: 文绉绉:二、内容理解1、本文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 的母亲形

12、象。2、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3、苏联中学开学典礼时用大幅标语打出:“爱你的妈妈吧!”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受到许多人生的教育和启迪。写出一点,与同学分享,字数 50 字左右。第 2 课 我的母我的母亲亲 第一第一课时课时作业设计设计者:陶素方作业本上的内容。第 2 课 我的母我的母亲亲 第二第二课时课时作业设计设计者:陶素方一、字词掌握: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 画( ) 眼翳( ) 舔 去( )

13、 侮辱( ) 二、填空(1)全文主要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一是 ,二是 ,三是 。表现母亲对“我”既 又,对两位儿媳既 又 ,对受到人格侮辱则有 的一面。(2)本文的作者 ,早年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他的诗集 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诗集。三、试用比喻的修辞,以“母亲“为本体,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四、仿照例句写句子。例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五、阅读体验。血色母爱血色母爱罗莎琳是一位还在读初中的 13 岁少女,她性格孤僻,胆小羞怯。她的内心如 此封闭是有原因的,在她还不谙世事时,父亲就去

14、世了,母亲索菲娅一手将她抚养 大。因为贫穷,罗莎琳常常受到许多人的歧视和欺侮,这些都给她幼小的心灵投 下了浓重的阴影,久而久之,她对母亲也开始心生怨恨,认为正是母亲的卑微才使 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难。索菲娅在一家清洁公司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也只能 拿到微薄的薪水,看到女儿的性格日益封闭,她心里也很难受,总想做些什么让女 儿快乐起来。2002 年 2 月下旬的一天,索菲娅兴冲冲地回家对女儿说,为了表彰她的努力 工作,公司要放她一个星期的假,她想带罗莎琳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听了母亲的 话,罗莎琳立即兴奋起来,脸上顿时浮现少有的笑容。那是一个晴朗的周末,罗莎 琳和母亲索菲娅终于踏上了去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15、之旅。出发前,索菲娅特意去商 店里买了两套银灰色的羽绒服,因为她觉得这种颜色跟雪最接近,而雪让人想到 美丽和圣洁。母女俩乘车到达了毗邻马特斯堡小镇的 57 号滑雪场。滑雪场俱乐部的老板 佐勒先生看见索菲娅和罗莎琳都穿着银灰色的羽绒服,于是劝她们更换服装,他担心万一发生意外事故时,救援人员难以在雪地中发现她们的身影。当索菲娅得 知租用俱乐部的服装还需要交纳一笔不少的费用时,一向节俭的她几乎没有任何 犹豫就谢绝了佐勒先生的好意。索菲娅和罗莎琳母女俩并不会滑雪,佐勒先生派了一个教练教了她们足足两 个小时的滑雪技巧。结束辅导后,教练再三警告她们,在适合滑雪的地段都插上 千了许多彩色的小旗,滑雪者只能在这些地方滑雪,而不能擅自偏离路线,否则容 易迷路或是遭遇雪崩、棕熊等意外危险。但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母女俩根本就 没有把教练的警告当回事,她们的心完全沉醉在阿尔卑斯山那美丽而壮观的雪景 中。2 月 23 日下午 3 点,索菲娅和罗莎琳像两只欢快的荆棘鸟兴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