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82379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功的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 2)第五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探究守恒定律一定涉 及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要进一步研究能量的转化,最终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功的知识 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章的第一节引入功是为进一步探究能量作铺垫的。使学生很 自然的联想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功是能 量转化的量度”这条主线展开。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 ,还可以利用 这个结论探究功是标量还是矢量,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2、、 动能定律等知识打好基础。可以这样说,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贯穿于整个第五章的主 线,在教学设计、探究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这条主线上。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 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的基本动作和 学生参与的互动实验,探究“功”的来 历和做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再通过特 殊情景引出一般情景,并通过等效思想, 借鉴两种特殊情况推导出功的一般表达 式;从功的一般表达式的深化研究得出 功有正、负;从功的正、负引出功是矢 量还是标量,通过“功是能量转化的量 度”探究功是标量;通过例题得出几个 力做功和它们的合力做功的关系;通过 例题的拓展得出cosFlW 的适用条件, 并为以后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埋下伏

3、 笔。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如右图所示。 整个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还应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展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来历,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能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知道功的单位。3、掌握cosFlW 只适用于恒力,l应为对地位移。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和事例,并同时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 因素。2、在推导cosFlW 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论证 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

4、科学思 维和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为什么要引入功”和“功”的来历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使 学生体验到物理学家在追寻守恒量和守恒定律过程中所做的研究过程。 2、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热情。 教教学用具学用具来源来源:学科网学科网弓箭、重物、锯、木板、榔头、钉子、起子来源:学科网 ZXXK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量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做功的过程,可见, 功与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物理量。因此,在本章追寻守恒定律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功。 设问:为什么要引入功? 二通过启发式

5、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功的英文单词是“work” , “work”不就是“工作”吗?那“做工”和“做功”意 思是不是一样?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功”的来历和做功的因素。来源:Z。xx。k.Com 互动演示:请同学背或抱着一桶纯净水。互动演示:请同学背或抱着一桶纯净水。 教师“命令”:“你今天的工作就是抱着这桶纯净水站一个小时。 ” 提问学生:“这个同学有没有在工作?” , “有没有使这桶纯净水的能量发生改变?” 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使学生明白这种情况是劳而无“功” ,对纯净水桶的运动 能量并无影响。因此从有没有对物体的能量变化产生影响使学生明白“

6、功”的来历。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影响做功的因素。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汽车刹车的情况。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要使两辆完全相同的以同样速度行驶的汽车停下来,从受到的 阻力大小和通过的位移大小考虑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较大的阻力,通过较小的位 移,使车停下;还有一种是车受到较小的阻力,通过比较长的位移使车停下。两种方法在 改变车的运动能量上是等效的,可见,做功也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做功是和两个因素相 联系的,一个是力,还有一个是在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实际上物理学家在定义功的过程中,还考虑了大量的实际生产工作。 演示:锯木头、敲钉子等工作。演示:锯木头、敲钉子等工作。 我们说物理来源于生活,功的定

7、义也是如此。 如锯木头,可以分为“推锯”和“拉锯”两个动作;敲钉子,可以分为“举锤子”和 “碰钉子”两种动作。物质生产工作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起来的。即使一些比较复 杂的工作,其实也只是一些推、拉、踏、旋等简单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连续的活 动罢了。而推是向前用力,拉是向后用力,踏是向下用力,举是向上用力,旋是边推边拉, 碰是快推或快拉,而拉又是向后的“推” 。归结起来,所有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说都是不 同方向的“推” ,而“推”显然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单位。而之所以能构成推的动作,必须要 有两个内容,一是作用力,二是移动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显然,功定义成力和在力方 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是

8、非常准确的。这也是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和生活相统一的一个很好的 例子。 而这也就是做功的两个必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四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借鉴等效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出求功的一般表四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借鉴等效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出求功的一般表 达式达式cosFlW 特殊情景特殊情景 1 1: 如图,物体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 前进 L 位移,力 F 做功多少? 特殊情景特殊情景2 2: 如图用竖直向上的提力提水桶水平匀 速前行一段位移l,提力对水桶有没有做 功?做了多少功? 一般情景一般情景 3 3: 一般的情况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并不一致,也不是与运动方向发生的位移相垂

9、直,力F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力F对 物体有没有做功呢? 若做了功,所做的功又是多少呢? a a提出提出猜想猜想: 通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启发引导 学生进行猜想,并交流猜想。可能提出 几种猜想: (1)力F做功大小和力与运动方向 的夹角没有关系。 (2)力F做功大小和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有关系。 同样一个力 F 作用方向不同,在改变物体能量上效果不相同,可从两种特殊情况作定 性分析,否定猜想(1)。 对猜想(2)提出运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来理论验证的思路。 b师生交流协作,学生分析论证,师生交流协作,学生分析论证,验证猜想:验证猜想:1、教师启发:运用矢量分解,把一般情境问题转化为二个简单的

10、特殊问题,同时渗透 等效思想。2、学生论证: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c。优化表述论证成果:。优化表述论证成果:一般的情况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cosFlW 五从一般到特殊,深化对五从一般到特殊,深化对cosFlW 的认识的认识 讨论一个力做功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 (1)当= /2 时 ,cos =0,W=0。表示力F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物体在这个力F作用下能量不发生变化(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小) (2)当0 0,W0。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正功。 (3)当/2 时,cos 0,W 0。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负功。来

11、源:Zxxk.Com功既可以是正值,还可以是负值。 结合书本 P5 图 5.2-5 进一步讨论正功和负功含义(仅限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运 动只学习了直线运动,因此对物体的能量也只限于讨论运动物体的能量):(1)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动力,对物体而言是输入了能量, 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增加。 (2)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阻 力,对物体而言是输出了能 量,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减小。也可以表述成“物体克服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例如某个力做了 10J 的功,可以说这个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 10J 的功。cos1ll cos2ll cos1FlFlWcos1FllFWs

12、in2FF cos1FF 顺便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即mNmNJ1111 来源:Zxxk.Com 六功的拓展研究六功的拓展研究 1: 1: 功是矢量还是标量呢? 引导学生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讨论功是标量还是矢量。 得出:力做功的效果表现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或减少了) 。也 就是做功能增加(或减少)作用物体的能量。而能量没有方向性。那么促使能量变化的力 的作用效果功也没有方向性。可见,功是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仅表示做功的性质。通过例题探究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

13、体所做 的功。例例 质质量量为为 m 的物体沿着的物体沿着倾倾角角为为的光滑斜面下滑的光滑斜面下滑 L 的距离,斜面保持不的距离,斜面保持不动动,求物体所受的各力做功多少?物体的合力做功多少?,求物体所受的各力做功多少?物体的合力做功多少?解:解:sin)90cos(mglmglWGo090cosolFWNFNNFGWWmgllmgWsin)sin(合我们发现: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恰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若斜面粗糙,上面结论是否还成立?sin)90cos(mglmglWGo090cosolFWNFNcosmglW fFfNFFGWWWmgllmgmgW)cos(sin)cossin(合若斜面粗

14、糙,同样发现上面结论成立。因此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 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而这再一次验证了功是标量,运算遵循代数法则。上例中,若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向下滑行上例中,若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向下滑行过过程中,程中,斜面同斜面同时时往后退,往后退,试试判断重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性判断重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性质质。 。我们发现,同一个客观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移是不同的。因此,一般在 中学物理中我们约定,计算功位移都以地面为参考系。七功的拓展研究七功的拓展研究 2 2 新的问题情境:新的问题情境:如图:小木块受到水平向 右的拉力 F=1N 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右移动 了 l=1m

15、后,再然后拉力大小不变又向左拉了 来回到原处。求:拉力 F 所做的功。 通过分析、引导得出:功的计算公式cosFlW 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拓展推广研究并留下新的问题情境:拓展推广研究并留下新的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功的计算式cosFlW 不适用于变力做功,那么对于物体在受到变力作 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的情况是不是有新的求变力做功的理论和方法呢?例如用水平力 F 拉伸弹簧 L 的距离,如何求这个变力做功呢?(留下悬念,为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 达式埋好伏笔。 ) 这个问题留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解决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来源来源:Zxxk.Com来源来源:Zxxk.Com来源来源:Z+x

16、x+k.Com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ZXXK教后反思教后反思 学习功是为了追寻守恒定律服务的,也为后面的动能定理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通过五个问题的设置(见板书方框部分的内容) ,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 每一个问题的探究和下一个问题的引出都很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前面部分 探究功的来历和做功的因素,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在不知不觉中,顺其自然地完成了 整节课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又为后面的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设下伏笔,从而使学生认识 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为什么要引入功?为什么要引入功?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探究“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