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7031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2《海底地形的分布》word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2.2 海底地形的分布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 掌握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2.2. 掌握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高手笔记高手笔记海底的地形分布(1)大陆架和大陆坡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架上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2)岛弧和海沟岛弧的分布以太平洋西部海域为多,如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及附近岛屿、菲律宾群岛等。海沟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常常相伴

2、出现,而且岛弧上的山峰越高,邻近的海沟也就越深。海底最深的地方,并不是在大洋的中央,大都在大洋的边缘。如在太平洋西部岛弧的东侧,就与岛弧平行排列着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等。岛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3)洋盆和洋中脊洋盆又称为“深海平原” ,在起伏的玄武岩基底上由沉积物铺盖形成、坡度小于 1的平坦区域。有的深海平原表面光滑平整,几近水平状,为地球表面最平坦的部分;有的向一定方向连续倾斜;有的则波状起伏,不太规则。深海平原在各大洋都有分布,以周缘缺乏海沟的大西洋最为发育。海底呈长条状的高地,又称海脊。几乎没有地震活动的海

3、岭,叫无震海岭。有明显地震活动的海岭叫活动海岭,即洋中脊。无震海岭延伸长度可达数千千米,地形一般起伏不大,顶面较平坦。名师解惑名师解惑 来源来源::地球上最凸起的山峰、最深的沟谷和最长的山脉,都分布在海底剖析:剖析: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貌难以直接观察,人们长期不明其真相。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流星”号首次运用声纳测深法揭示海底地形的起伏,发现它不亚于陆地。以后数十年工作说明,海底地貌远比陆地地貌壮观,那里有深邃的海沟、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大洋最深点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 11 034 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的海拔高度。纵贯大洋中部的洋中脊山系,绵

4、延 8 万千米,宽数百千米至数千千米,其长度和广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深海平原坡度小于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过了大陆平原。讲练互动讲练互动【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海底地形示意图(1)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A.大陆架、大陆坡、洋中脊、洋盆 B.洋盆、大陆架、大陆坡、洋中脊C.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洋盆 D.大陆坡、洋中脊、大陆架、洋盆(2)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 B.地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C.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D.地海洋空间可开辟为深海旅游区解析:解析: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看出:大陆架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

5、洋的延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分布面积广大的平坦部分,则为洋盆;洋中脊是大洋中的山脉或隆起,为海底山系。答案:答案:(1)C (2)C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洋盆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大陆架上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大陆架上海洋空间可开辟为深海旅游区。变式训练变式训练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A.阿留申海沟 B.秘鲁智利海沟 C.东加海沟 D.马里亚纳海沟解析:解析:太平洋地壳,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亚欧大陆地壳相碰撞时,太平洋地壳便俯冲入东亚

6、大陆地壳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如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等。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深 11 034 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的海拔高度。答案:答案:D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周末,小明坐在地图前发呆,因为他突然想起了刚学的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碰撞,会出现什么地貌?列举其产生的现象与后果。导思导思: :思考本题时,首先要回想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分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碰撞能够形成的地貌类型;然后再具体举例说明此种地貌类型的地理分布及其引起的后果。探究探究: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

7、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这些岛弧与海沟常常是相伴而生的。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岛弧和海沟的平行并存,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倾没于大陆板块之下的结果。如太平洋板块,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太平洋板块便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时,大陆地壳的继续运动使它的前缘的表层沉积物质相互迭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弧。由于板块相对运动的角度较大,所以碰撞后形成的海沟深度大,岛弧上峰岭的高度也大。因此,可以说岛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

8、。例如,岛弧的分布以太平洋西部海域为多,有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及附近岛屿、菲律宾群岛等。在这些岛弧靠近大洋的一侧,往往还有一系列与岛弧成相互平行状态的深邃而狭长的海沟,有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等。正是由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同时引发了地震和火山活动,所以岛弧海沟地区又是世界上地壳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特别多,即是大洋板块沿着海沟俯冲作用的结果。这种俯冲作用,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例如 1923年 9 月 1 日中午,临近日本海沟的东京、横滨一带发生的关东大地震,致使 55 亿日元的财产毁于

9、一旦,伤亡人数高达 24 万。因此,人们又称海沟是“地狱之门”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来源: 一、选择题 1关于岛弧与海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弧与海沟都是相伴在一起的 B岛弧与海沟位于生长边界 C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沟,长度 11034 米 D海沟处于消亡边界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 23 题。来源:2该海域位于( ) A北大西洋 B北太平洋 C南印度洋 D南太平洋 3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 A 处是大陆架 B图中 B 处是海岭来源: C图中 C 处是海沟 D图中 D 处是大陆坡 4读“海底地形图”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处表层的海域 B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砂矿 C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D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5下列表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读图,完成 68 题。6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是在( ) A B C D 7图中代表的海洋地形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岭 D海沟 8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活动的地点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来源: 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A_,B_,C_,D_,E_。其中 _、_与大陆隆共同构成了大陆边缘。E 中最深的是位于太平洋西部的 _。10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1、 材料 1: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 350 千米的东海西部凹陷区域,由 4 个油气田组 成,总面积达 2.2 万平方千米。日方称,早在 1995 年,中方就在该区域试采成功,春晓开 采设施建成后,通过海底管道每年可向东部沿海省区输送 25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材料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 76 条明确地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特别 是第五款规定: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 350 海里处。如果中间超过 2500 米深, 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从日本国冲绳出发向西的海底,客观存在一个深度超过 2900 米的 冲绳海槽。 材料 3:如截面图所示。海岛:冲绳列岛;大陆:中国; 春晓油田

12、位置。(1)春晓油气田位于我国大陆架上,日本却说中国在抢掠属于日方的海底资源。上图中正 确表 示春晓油气田的位置,且从地质构造角度能反驳日本说法的示意图是下图中的( )(2)图中 M 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分析在其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学习反思学习反思】【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 2.D 3.B 4.C 5.C 6.C 7.D 8.D 9.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盆地 大洋中脊 海沟 A B 马里亚纳海沟 10(1)A (2)问题: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对策:合 理捕捞,捕养结合(海洋农牧化);防治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对海洋工程进行科学论 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