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战略研究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6278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战略研究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战略研究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战略研究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战略研究 (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暖嗣i 韪譬翟喽论 坛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战略研究 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9 1 期进修一班“ 贯彻落 实科 学发展观 ” 课题 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 的十八大报告 明确提 出 : 要“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 各 地区比较优势” 2 0 1 3 年5 月1 4日至1 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 作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 指出 “ 要谱写新世纪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城记 ,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 促 进优势互补 、 共赢发展” 。5 月1 9日至2 1 日 以中共中央政治 局委员 、 天津市委书记

2、孙春兰为团长的天津市党政代表团 到河北省考察 , 并于2 0 日下午举行河北省和天津市工作交 流座谈会暨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两省市签署合作 框架协议 , 将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 完善交通网络体系 、 深化港 口物流合作 、 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推动产业转型 升级 、 加强科技研发合作 、 加强农副产品对接 、 加快旅游会 展融合 、 拓宽金融合作领域 、 建立合作协调机制等十个方 面深化合作。5 月2 2 日,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北京市委 书记郭金龙率领 的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到河北省考察 两省 市举行了河北省和北京市工作交流座谈会暨合作框架协 议签约仪式 , 签署了 北京市河

3、北省2 0 1 3 = 2 0 1 5 年合 作框架协议 。在国家高层的推动下 , 近期京津冀高层频繁 互动 , 开启了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的新篇章 一、京津 冀 区域 发 展合作 的 动力机 制 国家“ 十二五” 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打 造首都经济圈 , 推进河北沿海发展 这是实现全 国区域经 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也是在我国继东南沿海珠三 角、 长三 角之后建设第三个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布局 。应该说这个 重大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 。 审时度势 作出的一个战略选择 首先 ,京津冀区域合作顺应了全球城市发展过程 中 建立城市群的大趋势 ,京津冀要共同建设一个在全球有 竞争力的

4、城市群 , 促进优质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使各个城 市之间共享发展的机遇 ,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 极。其次 , 京津冀共同面对着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结构的 问题。由于三地处于不同的工业化时期 。 生产方式和产业 结构差异性较大 , 互补性较强 客观上具备了产业迁移优 化的可能。例如 , 北京首都钢铁公司搬迁到唐山 搬迁改 造实际上是一个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 重要的是要 形成互动局面 按照统一规划部署在三个省市之间形成 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链 , 形成共赢的产业集群 。再次 京津 冀区域发展共同面对着城市功能定位的问题 特别是作 为首都的北京面临着人口压力 、 交通拥堵压力、 产业升级 压力和生

5、态环境压力等 ,这些压力仅靠首都自身解决不 了 , 需要京津冀多方携手努力。最后 , 京津冀共同面临着 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空气 、 地下水污染 、 水资源枯 竭 , 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京津冀区域发 展合作不仅对人 口占全国8 、 G D P占 全国1 1 的京津冀三省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 对周边五省的辐射和带动 ,乃至对全国经济实现全面协 调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整个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 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 促进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既是国 家战略 , 也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区域协调发展是 我国经济社 会面

6、临 的一 个重大 问 题 , 京津冀合作虽然有国家的推动和内在的需求 但仍然 存在一些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 也使加快构建区域 协调发展新格局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 区域内京津冀经济水平存在断层( 北京处于后工 业化阶段 , 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 , 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 不 利于产业集群的构建, 北京的资金 、 技术出现跳跃式转移 , 产业链残缺 , 产业间联系不密切 难以形成有效互动的区域 主导产业链 。 第二, 三地发展极不平衡, 各自为政发展经济 区域竞争多于合作, 缺乏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 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第三, 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 经济意识和招商环境有待进一步培养

7、和完善 4 0 求知 月 刊 2 0 1 4 2 栏目 主持人 王克明 电 子邮 箱 q i u z h i 2 3 6 7 9 1 4 3 1 2 6 c 。 m I 党校学员圈 三 、 关 于京 津冀 区域发 展合 作 的对策 建议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应当在明 确合作思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合作路径 ( 一)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的基本思路 区域合作发展首先需要前提 也需要确立原则来提 供保障 还要明确各种力量的角色定位 , 以及合作的基本 内容和整体规划思路 京津冀 区域发展合作必须以区域产业发展 的互动需 求为前提 没有需求, 合作就缺少动力 : 在合作过程中必须 强调优

8、势互补 、 互惠互利 、 平等合作 、 先易后难 、 重点突破 、 扎实推进的基本原则 : 就推动合作的各种力量而言 , 应 当 是以政策为导向 、 市场为基础 、 企业为主体 ; 合作内容应当 以产业发展为中心 加快电子信息 、 汽车 、 生物工程和新医 药 、 装备制造、 冶金 、 石油化工六大产业集群的建设 ; 合作 的整体规划是建立以 “ 一轴两核三区” 为中心的、 与北京城 市空间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京津冀都市经济圈功能区 所谓“ 一轴两核三区” , 包括“ 一轴” 、 “ 两核” 、 “ 三区” 三 方面内容 : 优先发展“ 一轴 ” , 即近期重点推进京津塘高速 公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

9、带的建设。协调发展 “ 两核” , 即将 北京发展为以知识经济为方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 现 代制造业为支撑 、 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 具有综合功能的国 际化大都市 : 将天津发展为以外向型经济 为方向、 以现 代 制造业为重点的国际港湾、商贸中心和加工制造业基地。 发挥京津在区域上的优势协同作用。加快建设“ 三区” , 就 是与北京“ 两轴 、 两带 、 多中心” 城市空间新格局相呼应 , 实 现产业发展的空间对接: 京津唐产业区对接能源 、 制造业 ; 京津保产业区对接石化 、汽车和都市型工业 的产业升级 ; 京张承生态产业区对接生态 、 旅游和能源产业。 ( 二、 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

10、的具体路径 1 城市发展关系方面 从 目前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状况 来看 有了作为“ 增长极点” 的中心城市 , 但对“ 增长区” 的 规划不够 所以 , 应在 中心城市多极化发展 的同时 , 促进 周边城镇的共同发展 建立梯次发展 的多层次和多个极 点 加快每一个层次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经济往来 , 增 加往来项 目与频率 如以北京和天津为第一个层次 中心 城市, 石家庄 、 唐 山、 秦皇岛等为第二个层次 中心城市, 多 层次中心城 市呈梯次发展 , 以点连面 形成多梯度蛛网式 发展 解决中心城市孤立发展 的境地。国家在政策上应对 河北与京津给予同等优惠政策 ,使 资源配置趋向在政策 因素上处

11、于同等地位 建 立行之有效 的区域协调机制 , 扫 除行政和地区壁垒 真正形成一体化的经济格局。 2 市场建设方面 必须减少行政干预对区域内要素流 动的各种阻碍 建立统一市场 。可以考虑在区域内省市交 界的地方建立 由双方共同管理 、 共享收益 、 对双方统一政 策 、 统一价格 的各种要 素的交换 市场 , 规范交换行为 , 以 便于要素的自由流动 3 产业引导方面 各方应以互利共赢的合作规划为突破 口 引导区域内产业集聚 最终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 发展外 向型经济合作 目前 三地已经在港 口建设 、 汽车 、 电子 、 高 科技研发等方面形成内部竞争 应考虑将有竞争的产业在 地域范围内进行

12、合理转移 、 集聚 , 促进各地方的产业合理分 工 实现产业分工和产业集聚同时进行 、 互相促进的局面。 4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加快建设京津冀域内多层面 、 多样化立体交通网 实现域内快速便捷交通 , 加快域内经 济流动 密切各城市和省份的经济关系 现在京津与河北 之间交通网建设仍较山东及东南沿海落后 交通方便程 度不佳, 这成为阻碍经济交流的重要障碍之一。 5 文化、 教育和培训方面。 目前, 在京津冀经济圈内, 科研 和文化实力最为明显 但所发挥的优势却软弱 , 这主要是缘 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北京有2 0 多所2 1 l 工程高校 , 科研院所 比任何一个城市都多 但所培养的人力资源绝大

13、多数都配置 在北京 河北很难吸引到高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 即便是高 级技工也都是类似的配置方式。因此、 加强域内教育与科研 培训的交流至关重要 京津冀三地在文化上的差异是导致三 地联合经济优势发挥不畅的潜在因素, 虽然文化差异在短期 内难以消除 但在教育以及科技、 培训方面 、 在人力资源开发 与利用上可以先行一步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伴随着专业 人员就业及培训的地域转移与调整 ,没有配套的人力资源, 产业转移和调整就无法实现。 对此, 河北已提出了“ 但为所用, 不求所有” 的人才利用模式 在未来如果能将这种模式的使 用范围扩大到实现京津高级人才对河北人才的传帮带上, 就 能在促进京津人才更

14、广泛范围利用的同时, 不断缩小河北与 京津人才状况的差距 最终实现人才及技术的自由流动。 6 行政法规体系建设方面 。首先 , 要建立多方协调机 构 确立协调 的组织保障 同时 在域 内建 立统一经济惯 例和规范 建 立各方参与的有效的 、 合理 的、 权威的经济 争端解决机制 破除地方保护 , 减少行政干预 , 保障合理 有序的竞争机制。统一协商地方法规 、 政策制定 、 实施和 监督 为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建立行政体系基础。 7 资源利用方面 从保持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角度出 发 共同协商资源配置 发展优质高效低耗的产业配置方 式 京津冀经济圈最缺乏的资源就是水资源 , 这可能会成 为本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在开源的同时, 也要 注意节流 注意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 , 要注意生态 环境的优化与规划 , 通力解 决沙漠化问题 、 高污染 问题 , 努力实现社会 、 经济 、 环境、 文化的协调发展。 课题成员: 韩绍昌 韩少波刘素侠张桂婷 责任编 辑 : 王 克 明 求知 月 刊 2 0 1 4 2 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