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718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4课《苏轼词二首》word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苏轼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教学重点: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我们高一学习过苏轼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试背) ;苏轼,我们 并不陌生,其词豪放飘逸,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 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今天一起学习苏轼的一首词水调 歌头?黄州快哉亭赠

2、张偓佺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 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 曾 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 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 故自 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 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 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 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

3、文学创作的最高 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 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 ,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 辛弃疾并称“苏辛”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 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此词写于元丰六年(1083) ,写得豪放而飘逸,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之一。 三、解词释句,整体感知。1.朗读、教师正音,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1)快哉亭,在黄州。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

4、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题一作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张偓佺,即张梦得。(2)湿青红,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 ,形容油漆新涂,色泽鲜 明。(3)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按:“山色” 句本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4)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江水广阔,明净如镜,倒映出两岸碧绿的山 峰。(5)一叶白头翁:一叶,指小舟。白头翁,指舟上船夫。郑谷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6)未解庄生天籁:庄子?齐物论:“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 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 怒者其谁

5、邪?” “庄子谓天籁”乃发于自然的声响,此借指风。(7)刚道:硬说,偏说。(8)一点浩然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浩然气” ,指最高的正气和人格 节操。(9)千里快哉风:风赋:“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 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 3、整体感知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解读:展现出落日时分,水天相接,苍 茫阔远的景致。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象。 “我” 坐在亭上,卷起华丽的绣帘,从窗口俯瞰江面,看到亭连水,水连天,水天一 色,景色壮而美。 原文:知

6、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解读:再折回写新亭初建,本是张梦 得建亭,苏轼游赏,这里却反客为主,谓“为我新建” ,豪爽而幽默。点明亭的主人与作者的亲密关系,说我自己知道你为了接待我而特意建造 了这座亭台。亭台的窗户涂抹上青红油漆,色彩犹新。 原文: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 无中。 解读:下面不再正面描写快哉亭风光,而是回忆当年在平山堂上之所见, 以迷濛虚景侧面映衬当前的实景,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胜景联系在一起,扩阔了 词的时间、空间。通过回忆和联想来描写眼前景色,是虚景实写 。 原文: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解读:下片又回到眼前,这三句为静景,写江水之澄静。 眼前

7、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呈现出一幅 平静优雅的山水画卷。 原文: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解读:与前文恰成对比,又顺理成章 地引出下面关于“风”的议论。 一阵巨风,江面急剧变化,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恶 浪中掀舞。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惊险镜头,但是渔翁并不惧怕,他对这种与狂 风恶浪搏斗习以为常,这实际是作者面对政治祸难的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的真 实写照。 原文: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 哉风。 解读:此五句,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 化用宋玉风赋中的典故, 借对风的议论,将作品的题旨进一步点明和深化。作者在此却故意在鸡蛋里

8、挑骨头,批评宋玉这位“兰台公子”不懂得庄子 所说的天籁。实际上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只有具备这种浩然之气,才能领 略“千里快哉风”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他与张怀民同被贬官黄 州,他们都能“不以贬谪为患” , “不以物伤性” , “自放山水之间”(黄州快哉 亭记),何等旷达! 四、品味语言,鉴赏形象。1、朗诵全词,讨论、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窗户湿青红”“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忽然浪起,掀舞一叶 白头翁”提示:青红指油漆之色, “湿”字承上“新作” ,极言油漆之新,色泽鲜 明。“没”形象地写出孤鸿在“江南烟雨”中渐飞渐远,若隐若现的景象, 表现了一种遥远迷蒙,开阔旷

9、达的意境。“掀舞”表现了“白头翁”驾着一 叶扁舟在“忽然浪起” ,波浪翻滚的江面上随波出没,无畏无惧的形象,隐有自 喻之意,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关于“风”的议论,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2.学生各自解读,交流心得。1)整首词以“快哉风”作结,那么词的开头有无写到风?何以见得?明确:有。从那个“卷”字可以看出。2) 上片第三句中说“认得”了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的深意,那么这个 深意就是什么?明确:所谓“山色有无中”的深意就是说,最美的风景其实就是在或有或 无之中,也就说,对于自己人生境遇要善于变换角度去体悟,懂得祸兮福兮的 道理,不要太在意一时一处的得失。3)下片那句写白头鱼翁驾一叶小舟出没浪涛之

10、中的形象,实写还是虚写, 为什么?明确:应该说是虚写,这写的是想象之景,而且这个鱼翁的形象正是词人 自己从容应对社会风浪的象征。4)词人认为宋玉把风分为雌雄是不懂庄生的天籁之妙,那么词人所谓的天 籁之妙是什么呢?明确:此人认为庄子所谓的天籁之庙就是在于它不会因为人社会身分而有不 同的差等,只要你心中真正充满浩然正气,那么无论你是帝王还是庶民都能享 受到这风给人带来的爽快。五、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1.“山色有无中”语出何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苏轼词中此语借自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词全 文是:“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 太守,挥毫万

11、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 “山色有无中” 又是王维汉江临泛中的原句,全诗是:“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 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山色有无中”表现的是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情 态。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用了什么的典故,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提示:“浩然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 “快哉风”语出宋玉风赋 ,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要胸有“浩然之气” ,就能享此“快哉风” ,并无“大王” 、 “庶人”各享“雄风” 、 “雌风”之别。3、苏轼贬官黄州是他政治生涯中第一次遭受到的沉重打击,从水调歌头 词中可

12、以看出他面对政治祸难的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他的 这种态度的看法。明确: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身处逆境而能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 襟。如词的上片写景突出实景的“空”和虚景的“没” ,接着又说“认得”的 “山色有无中” ,这便表现出词人那种超然物外的道家的世界观。下片在写出一 片明净的美景之后,紧接着就来一个惊心动魄的特写,把鱼翁掀舞浪涛的从容 表现格外生动;而这鱼翁的形象中正蕴含着自己无惧政治风浪的精神。最后通 过对“风”的议论,表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在逆境中泰然处之,就因为自己满怀 着浩然正气。六、总结:全词大开大合,有静有动,有眼前实景,有回忆虚境,有形象 的描绘,又有精彩的议

13、论,行文酣畅淋漓,正如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所云: “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气,便流粗豪一派。妙能写景中人,用生出无 限情思。 ”1、全篇贯注着超旷达观的博大襟怀。作者贬官黄州,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第 一次遇到的沉重政治打击,理想遭遇严重挫折,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政治上是 非常压抑的。面对这样的政治祸难,他能处之若常,用睿智的思辨,维持心理平衡,不消极颓丧,对功名得失,不过于耿耿于怀。但是他并不是放弃了人生 理想的追求,并不是盲目乐观。这样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虚实结合,通过联想、对比、议论来写 眼前景。例如,用记忆中的平山堂的景色的联想,来描写眼下的快哉

14、亭的景色。 又如,用宋玉风赋中的感受和眼下在快哉亭的感受进行对比议论等。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3.谈谈你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理解。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侍 (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 志趣,有操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 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

15、时被迫害的 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 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 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 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 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 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 ,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 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 (大江东去) ,在黄州写了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 声) 。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

16、,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 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 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1、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 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 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 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2、注意词前的小序三、解词释句,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教师正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1)芒鞋:草鞋。 (2)吟啸:吟唱长啸, 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3)料峭:形容微寒。3、整体感知原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解读: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 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 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