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思乡曲》教案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340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思乡曲》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思乡曲》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思乡曲》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思乡曲》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思乡曲》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乡曲思乡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1)聆听思乡曲 ,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2)熟悉主旋律,并能准确哼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熟悉主旋律,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 (2)做填词人,给主旋律加上歌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其中诗仙李白写了很多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幅画,你能想到他的什么诗?(幻灯片引出静夜思 ) (1)请生齐念诗句。师: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出思乡之情) (2)师:我为歌曲准备了两段乐曲的配乐,你觉得哪段更合适? (思乡曲与乡间的小路 ) 师配乐诗朗诵静夜思 。 (3)师:如果你是李白,你愿意用哪

2、段乐曲来为你的诗句添上思乡的愁绪?为什么? (从速度,力度上去分析, 思乡曲能倾诉出对故乡的魂牵梦萦!) 二、熟悉主旋律 (1)师:古人都用他们擅长的诗句来表达远离故乡的思乡之情。现在我们除了用文字之外,也用我们的音乐来传达我们思念的故乡。 (引出主题旋律) A:师范唱:你听(师哼唱主旋律) 。 B:师:老师刚刚所哼唱的就是这条旋律(出示旋律)。 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下这首思乡的旋律吧。 C:生演唱曲谱。 1)聆听师弹奏旋律。 2)再次聆听旋律,默唱。 3)生轻声演唱曲谱,师进行指导。 4)情感处理:旋律的速度怎么样?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下行的旋律,特别是结束处要唱得更轻柔,更深情。D:根据刚才的

3、要求,用“U”深情地哼唱旋律。 (2)师:刚刚我们所哼唱的旋律哀怨缠绵,如泣如诉。这段旋律就来自这首思乡曲 。 三、揭示课题 (1)完整聆听全曲,乐曲可分为几部分?你是怎么分的? A 部:主题旋律,表达思乡之情。 师:第一部分展现的就是我们刚才哼唱的旋律,这条旋律就是这首思乡曲的主题音乐,这段旋律是来自内蒙古的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作者引用了这曲调,放入这首思乡曲中。演奏了两遍主旋律之后,作者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奏,使这种思乡的情绪更加高涨。 B 部:本曲的高潮,给人温暖的感觉,仿佛对往事美好的回忆。 师:这部分情绪上跟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速度上也有了变化,显得活泼欢快多了。想起了故乡的点点

4、滴滴,心里自然就温暖了。 C 部:仿佛思乡之情挥之不去,久久回荡。 师:第三部分出现的旋律还是主题旋律,但是音高上有了一点变化,使思乡之情久久回荡。(2)师:再次聆听全曲,说说你对哪段旋律印象最深刻?四、创编与拓展 (1)师:老师也对这段旋律印象最深刻,脑子里时不时就出现这条旋律,我还经常哼唱一下,一次望着天上的月亮,我又想到了静夜思 ,把这首乐曲和古诗联系在了一起,也能唱出动人的旋律呢!(板书出示曲谱和歌词) ,请同学们来唱唱老师写的思乡之歌吧。 (2)师:那请你来当一回远离故乡的作词人,给这段旋律加上你们的思乡之情? 方法:A:四人一小组,进行活动。 B:请四位同学唱一唱创编的歌词。 C:

5、同学们也可以给你们的歌曲加上曲名。 (3)师:这首乐曲的思乡之情是如此深切,是什么样的情感才使作者写出这么动人的乐曲?(引出马思聪) 马思聪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2 年出生在广东省。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的戏剧之乡所读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地影响着他。1923 年,11 岁的马思聪来到了法国学习,6 年之后回到了祖国,在各地进行演出,当时被誉为“音乐神童” 。之后的几年马思聪又几次赴法学习。正是他多年在国外生活学习,所以他对祖国,对故乡有着至情至深的难舍之情。由于历史原因,马思聪于 1967 年赴美国定居,1987 年在美国逝世。2007 年,马思聪逝世 20 年之后,他的骨灰归葬广州,魂归故土。我们从他一生的经历中,可以体会到他对故乡难舍的思乡之情。 五、小结 师:远离故乡的人是如此哀怨忧伤,而我们生活在自己家乡的人,是多么幸福呀,所以生活在自己家乡的人更要热爱我们的家乡,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走进乡间的小路吧。 (播放乡间的小路 ,生离开教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