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2282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苏里船歌乌苏里船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欣赏合唱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2、让学生了解合唱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合唱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对合唱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师:请大家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生活?生: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愉快歌唱。2、这歌是谁写的?生:是乔羽作曲,刘炽作词而成的。3、师: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

2、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这样的歌曲叫民歌。三、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1、初听录音师: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2复听录音(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生:他们在唱乌苏里江。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生:江里。(3)这是什么江?生:是乌苏里江。(4)点题师: 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3、介绍歌曲背景。(1)介绍赫哲族(出示赫哲族的图片)。师: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 4600 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有

3、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2)介绍歌曲背景。师:这是一首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 60 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4、介绍合唱的形式。(1)你能听出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在唱吗?生:有男的声音也有女的声音。师:恩,有男声有女声。所以这是一首合唱歌曲。(2)谁知道合唱歌曲怎么来分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3)教师总结。合唱是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按照不同的人声可分两大类:1、同声合唱。2、混声合唱。同声合唱是同类的人声组成的,有三类:1、童声合唱(比如说你们 XX 班的同学一起唱首合唱歌曲就是童声合唱)。2、女声合唱。3、男声合唱。由女生(或童声)与

4、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叫混声合唱。(4)那这首乌苏里船歌是什么样的合唱形式呢?生:混声合唱。师:是哪两种声音的混合?生:女声和男声。5、感受合唱的效果。(1)听一听这首混声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有几个声部?(2)主旋律是在哪个声部上?(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不一定会很正确,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合唱歌曲。)6、分段欣赏师:歌曲可以分三段,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变化。(1)前奏A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钢琴。B 、前奏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师:带有颤音的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前奏引子,先声夺人的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

5、晨烟波浩淼,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2)第一段A、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生: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散,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B、一起来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C、听录音,歌曲里的“阿朗赫赫尼哪”有什么特点。生:一次高一次低。师:为什么声音要一高一低呢?生:是回声。D、再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师:恩,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和回声有关的歌曲,也了解了回声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在来唱一唱,体验一下“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和回声实虚相间的感觉。(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3)第二段A、看谱子听歌曲,感受声部之间的变化。师:声部之间有什么变化?请你仔细看着歌谱听一听,认

6、真思考。生:声部在不停的变化。师:是啊,看看我们的声部本来是女低和男高音的领唱,接着就变成了四声部,在接着又变成了女高和女低,最后又回到了四声部,声部间在不停的缩小、扩张、缩小、再扩张。B、听听主旋律的走向。师:声部在不停的变化,那看看我们歌曲的主旋律呢?有没有变化。生:主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之间变化,从男高音领唱移到了女低音声部。C、唱一唱主旋律。师:你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的主旋律唱一唱。(4)最后结尾A、结尾和什么地方相似?生:结尾和开头相似。B、展现了什么样的情景?生:自由回答。师:结尾是开头的再现,展现了赫哲族的人们满载鱼虾摇船远去。C、这首歌曲是 ABA 的曲式结构。师:这

7、首歌曲前后相似,所以是 ABA 的曲式结构。7、欣赏独唱,与合唱进行对比,感受合唱的丰满性。(1)欣赏独唱 师:一首同样的歌曲,不同的演唱方式,音色效果相同吗?生:不同,前面是合唱,这次是独唱。(2)比较与合唱与独唱的不同。师:独唱与合唱有什么不同?生:自由回答。师:总结:独唱是单声部、单旋律的,合唱是演唱的最高形式,需要全体演唱者的共同合作,各声部既要完成自己横向的旋律线,又要注意到纵向的立体感,要克服个性、相互模仿、寻求共性。(3)再次完整欣赏合唱,感受合唱的丰满性。(4)合唱在我们的音乐中经常会出现,我们今天了解了合唱,下节课我们自己也来试一试合唱,感受一下合唱的和谐美。四、总结下课今天的乌苏里船歌表现了赫哲人民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勤劳勇敢的赫哲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希望我们同学也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