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湘教版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1448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湘教版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湘教版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湘教版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湘教版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湘教版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通过剖析土壤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 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3.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以生物和人类活动为例,分析说明了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 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以及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 初步认识到,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的各要素相互联系

2、、相互制约,构成了一 个整体系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板书)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 成的有机整体。 【举例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

3、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 P71 活动题第 4 小题。 如果某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河流:流量变化加大,易发生洪涝;动物:物种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水 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承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面 我们就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不同的 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从多种 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

4、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板书)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板书) 1、成土母质的概念和形成 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 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

5、质地分层特征 (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钙、铁、锰、镁含量高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板书)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 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 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 P73 活动题第 1、2 小题。 1、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

6、备肥 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 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的 理由。 参考答案: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 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 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 (三)生物与土壤(板书)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

7、生物 作用密切关联。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 P76 活动题第 1 小题。 1、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参考答案: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 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 富集过程。 (四)地形与土壤(板书)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 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

8、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发育土壤厚度陡峭的山坡较快薄平坦的地方较深厚坡向温度状况水分状况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好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温度状况差蒸发量较小,水分状况好【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 P76 活动题第 2、3 小题。 2、比较说明在下列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 参考答案: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 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9、,化学与生物 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 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 土发育程度较差。 3、查阅资料,说一说黄土高原土壤的性状和成因。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第四纪 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 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堆积之后, 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 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 影响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板书)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

10、因素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 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 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 P76 活动题第 4 小题。 1、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说一说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 参考答案:水稻土是人类生产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以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 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大土块散碎,在土粒 之间、微团聚体之间还闭蓄着一部分气体,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 水稻根系的发展。另外通过增施河泥,建造粘重的土壤质地,以利蓄水种稻。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板书) 【举例分析】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 和对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 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 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