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05566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节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剖析桂剖析桂“山水山水”成因学案导学成因学案导学学习目标1、认识喀斯特地貌类型,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发育的地貌类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 识。 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 (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回答 35 题:

2、3、该版面景观是 (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冰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5、该景观地貌属于 (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 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 南到阳朔的 100 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 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归结为“四绝” ,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 据此回答 68 题 6、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砂

3、岩 7、 “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 ( ) A石钟乳 B石笋 C石芽 D峰林 8、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 ( ) 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冲积作用 C流水的溶蚀作用 D冰川的刨蚀作用 我国一联合考察团对广西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一次联合考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910 题 9、 “桂林山水”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 无关 ( ) A岩石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土壤条件 10、下列组合描述正确的是 ( ) A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河段 B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 C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太行山区 D “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桂林山水 11下列地貌类型全部

4、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 孤峰、溶洞、落水洞 12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 58 月降水较多 C. 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 D.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二、综合题 13读“石灰岩溶洞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是 ;是 。 (2)图中地形名称是 ,主要分布在 (岩石)地区,它是 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 的水的 和 作用形成的。 (3)通过化学方程式:CaCO3 + CO2 H2O Ca( HCO3 )2,扼要说明图中形成的原 因。(4)这类地形或地貌因在 (国家)喀斯特高原较为典型而得名,在我国主要分布 在 省(自治区)答案A D B B D A D C D D B D 石钟乳 石笋 喀斯特地貌 石灰岩 二氧化碳 溶蚀 淀积 可溶性岩石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后,形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 钙的水由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二氧化碳逸出。南斯拉夫 云南、贵州、 广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