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09898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结合特色建筑与网路推动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13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 105 年 12 月號第 216 期德國結合特色建築與網路推動閱讀德國的工業大城斯徒加特(Stuttgart)結合深富禪意的圖書館建築,打造了一座在晚間會閃閃發亮的地標建築,不僅成為世界各國遊客來到德國必經之地,也讓斯徒加特市民引以為傲,流連忘返。這座圖書館運用現代科技,讓讀者可以 24 小時還書,不需透過人工完成還書手續,此外,圖書館當中除了豐富的紙本書籍以外,還有大量的有聲書以及電子書,斯徒加特市立圖書館運用龐大的經費,購置了大批筆記型電腦,讓讀者可以安心在圖書館內使用電子書及有聲書。一、古跡與觀光景點結合圖書館這種結合現代建築藝術與推動閱讀的機制,用各種不同

2、的形式出現在德國大小城市當中,例如:德國南部葛明德(Schwaebisch Gemuend)則是重新整修三百多年的古老半木造式建築,將原本歷經歲月摧殘的老建築,搖身一變內部成為現代且明亮的圖書館。兒童讀物部門更設置了可愛的動物造型語音設備,讓小朋友可以坐在青蛙造型的有聲書播放器旁邊,聽森林故事。因此,這個圖書館的裡裡外外,便成為了許多幼稚園與小學戶外教學的最佳地點,常見老師帶著小朋友到圖書館來,從小便讓小讀者知道有這樣一個可愛園地以及古老建築,也因為從小便開始建立與圖書館的關係,到了青少年時期,圖書館使用率非常高;即便是不識字的小朋友也會跟著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到圖書館,由成年人唸書給小朋友聽,

3、為了鼓勵小朋友多閱讀,一般民眾辦借書證需要付費,而學齡的小孩與青少年則免付費,並且可以無限量地借閱所有的有聲書以及光碟。古老建築物的圖書館外面,是一個公園,在公園裡頭設置一個噴水裝置,讓小朋友可以在去圖書館前或還完書之後玩玩水,公園裡除了銅器藝術雕像之外,還有兒童遊樂設施以及長板凳,增加很多小朋友與青少年來圖書館的誘因,筆著親眼見到一位德國母親帶一對兒女來到圖書館,小朋友堅持一定要先在公園玩玩遊樂設施之後,再進到圖書館當中與母親會合,因此如何結合圖書館本身及周圍環境的設施,吸引讀者來到圖書館,便是德國南部城市葛明德非常重要的推動閱讀的策略。由於圖書館本身便是古蹟建築,因此,城市導覽解說員常帶許

4、多遊客到此一遊,說明這個圖書館以前是市民共同為貧苦孩子成立的庇護所,後來成為了醫院,是市民階級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之後,為社會弱勢盡心力的歷史證據。筆者曾經請教一位資深的城市導覽員,為何在幾百年前,葛明德便有如此強大的市民階級,在國家健保與社會福利尚未建立體制的時代,集合眾人的力量來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獲得的答案是:這個城位於萊茵河流域,因此商業活動興盛,使得許多商人形成了中產階級,行有餘力,為這個社會做些公益事業,這個原本是醫院和孤兒院的建築物後來成為圖書館並非偶然,因為唯有透過知識,弱勢階級才得以翻身,變成社會上的中流砥柱,進而有能力幫助需要的人,因此將社會資源運用在圖書、社會福利與建築上面,

5、大葉大學歐洲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林美琪德國結合特色建築與網路推動閱讀14愛好讀書,可使人將生活中的厭倦變為愉快時光。孟德斯鳩論述 ISBN實在是最佳的的投資。二、多重功能的圖書館建築回到賓士汽車的故鄉斯徒加特,這個因為工業而收入豐富的城市,花下大筆的稅金請日本建築師設計市立圖書館,光是設計費用與建築所需的金額,便相當可觀,而且在一樓的樓層,還有許多空間專門讓參觀者感受建築物本身與燈光的互動,以及富含禪意的空間設計,是學建築與空間設計的人,到德國必朝聖之地。斯徒加特的市立圖書館除了借書、還書以及閱讀的功能之外,更用其特殊的美學造型與場域,成為了舞臺劇演出的地點,而舞臺劇的演出和圖書館扮演的社會性角色

6、息息相關,2016 年 9 月 22 日在斯徒加特市立圖書館上演的劇碼是革命小孩 (Revolutionkinder),劇情結合前東德作家作品與阿拉伯之春的情節,由許多從敘利亞、阿富汗等戰地逃到德國的難民兒童與青少年擔任演員,他們當中許多人藉由這個舞臺劇學習德文,更多人藉由臺詞體認自由(Freiheit)的真諦,並重新在德國社會中,尋找自己生命與生活的定位。從這些難民和這個圖書館的互動看來,不難理解斯徒加特以及德國人賦予市立圖書館的使命:連結弱勢與知識,讓知識成為弱勢翻身的利器,而推廣閱讀的多樣性,也藉著舞臺劇的演出、排練和觀賞,將這個觀光地標,充分地利用其美學上的價值與功能。2016 年 1

7、0 月份斯徒加特的市立圖書館舉辦一連串電腦相關活動,主題為我會電腦(Ich kann Komputer)。活動內容包括工作坊、演講與實作課程,以電腦資訊推動數位閱讀,並且在工作坊中教導程式語言,在演講中傳遞網際網路當中的安全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還安排學員一起打電腦遊戲的活動,十分貼近青少年與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休閒內容,並且讓青少年讀者可以藉由參加喜歡的電腦遊戲,進而接觸市立圖書館,認識圖書館與其他設備,如電子書的資源,從中推動數位閱讀,並增加青少年與兒童使用市立圖書館的意願與頻率,從這個觀點來看,投其所好、與時俱進似乎是德國斯徒加特市圖非常重要的推動閱讀策略,藉由電子書的推廣,不但讓小孩讀

8、者有程式語言的基本概念,使用網路的安全理念,還能藉由和其他同儕打遊戲的歡樂經驗,建立在市立圖書館共學的機制,實在是一魚多吃的好方法。除了舞臺劇、工作坊和演講之外,斯徒加特市圖還使用本身頗富禪意的空間,作為藝術展覽的空間。2016 年 9 月 21 日到 11 月 26 日展演出卡特琳娜維畢馬(Katharina Wibmer)的錄影裝置藝術,在一樓極為空曠的空間當中,藝術家解構我們日常的視覺習慣,用錄相的媒材建構了超現實的圖像世界,既夢幻且諷刺,其中主題不乏閱讀者與圖書館建築物本身所建構的連結,充滿令人思考與探索的因子。由於這個圖書館建築本身即是一個藝術品,因此結合圖書館辦理閱讀的相關主題的藝

9、術展覽活動非常適宜,並且將觀眾因為看展的緣故,帶入閱讀的領域,並且順道進入市圖的其他樓層看看,這種以藝術和展覽推動閱讀的做法,臺灣也可以學習,只是大部分的市圖空間不夠寬敞,增加了許多佈展的難度。1515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 105 年 12 月號第 216 期德國結合特色建築與網路推動閱讀三、大城與小城的推動策略德國的市立圖書館結合了建築的特色,打造了非常有特色而且亮點完全不同的圖書館。位於南部都會區的斯徒加特市圖結合了舞臺劇與難民演員,為這些新住民找到了融入德國生活的舞臺;我會電腦的系列活動,則在電玩遊戲空間中,爭取了青少年讀者;結合藝術展演與閱讀主題亦是推動閱讀的一個策略,藝術愛好者很容易

10、被閱讀吸引,尤其小孩子從小培養美學的品味時,也可以餵養其在閱讀精神糧食的需求,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而南部葛明德(Schwaebisch Gemuend)的做法則不同,古老建築沒有太多活動,只是偶爾會出清藏書,辦辦跳蚤市場,讓愛書者把有緣的二手書帶回家,在葛明德市立圖書館廣場上,即放置了一個捐書與取書的櫃子,在固定的時間會打開來,所有的人都可以無償地把書帶走,或者將自己不需要的書捐出來,這樣一個機制,在大城斯徒加特便見不到,因此不管是大城與小鎮,德國每個城市挖空心思,結合自己的歷史與建築優勢,想要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拓展日趨縮小的閱讀版圖及閱讀人口,可見其政府與民間對閱讀重視之程度。四、啟蒙主義

11、(Aufklrung)與閱讀運動推廣德國推動閱讀的歷史起源極早,從 18 世紀的啟蒙運動,便開始了社會中去除文盲的社會運動,藉由出版周報,成立閱讀社團以及設立圖書館或租書店來推廣閱讀的普及與大眾閱讀的文化,當時的貴族並不贊同這種知識普及大眾的推廣閱讀,並且將圖書館或租書店比喻成道德敗壞的場所,或稱之為妓女戶;儘管如此,閱讀還是在德國社會中普及開來。18 世紀時萊比錫(Leipzig)便成為商展中心,並且是出版雲集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萊比錫這個德國位於近東歐門戶,便是啟蒙主義的中心點,啟蒙大師中的文學家與哲學家許多出身萊比錫,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 及 Gottfr

12、ied Wihelm Leibnis 即原子論的理論家均是當時在萊比錫任教的老師,他們這些重要人物讓萊比錫成為了市民閱讀與知識的中心,推行了哲學、文學與教育的運動,讓出版業得以在萊比錫生根發芽。直到 21 世紀的今天,萊比錫與法蘭克福仍然並駕齊驅為德國的兩大書展中心,不過,因為萊比錫在兩德統一前屬於東德的地理範疇,國際化的程度不及法蘭克福商展。德國評論家維特曼(Reinhard Wittmann)認為,閱讀文化的推動最主要有兩個族群的存在,第一為專職寫作的作家,第二為讀者群,閱讀藉由這兩個族群的存有才能在資本主義商業行為和文化活動的社會中進行。1889 年,德國便有 18,000 本書出版,其

13、中不乏德國大學教授的論述,1774 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大作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引起了歐洲一陣閱讀狂潮以及維特熱潮,許多女讀者因為這本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開始了改變閱讀的習慣,在這本書出版之前,許多女讀者習慣閱讀周報,在這本書風行之後,文學界流行起書信體,之後則出現較小的口袋書版本。此外宗教、法學和醫學的書開始不如從前暢銷,反倒是哲學、教育、自然和商業書大行其道,一直到 18 世紀後期,長篇小說才大行其道,很多人將 18 世紀末的閱讀變化稱之為閱讀革命(Leserrevolution),指的是知識不再是王宮貴族與僧侶的專16愛好讀書,可使

14、人將生活中的厭倦變為愉快時光。孟德斯鳩論述 ISBN利品,中產階級和女人也開始了閱讀的生活,進入了知識的領域,這當然和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術息息相關。他 1398 年出生於德國中部的麥茲(Mainz),古騰堡以印刷為生並且熱愛發明,他的發明帶動了閱讀與知識的普及,同時影響了後來的文藝復興、啟蒙主義以及歷史上無數的運動與思潮,透過印刷與出版,理念與思想才得以深植人心,普及大眾。德國重視閱讀與出版,在街道的命名可見一般,德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古騰堡街(Gutenberg Strae),舉例來看,德國中部黑森邦的大學城馬堡(Marburg)的古騰堡街,便位於上城(

15、Oberstadt)的入口,是金融與商業的重地,街上有機商店林立,其中包含有機茶店,有機麵包店,非常生活化展現古騰堡的創意精神與宣揚有機飲食的理念。五、古騰堡網頁平臺計畫1971 年開始了一個古騰堡計畫,是一個將許多公共圖書館珍藏文獻數位化的計畫,德文、法文、義大利文、荷蘭文及中文的經典名著亦在這個計劃的行列,因此透過網路,讀者便可免費下載一定年代之前的書籍,開始線上閱讀,是將古典文學名著視為公共財產的概念,對推動閱讀,尤其就線上閱讀而言,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只要輸入 www. gutenberg.de 的網址,便可在家中客廳藉由這個網路平臺免費看到格林童話及許多各種語言的詩歌;然而大部分

16、的德國人,還是喜歡買實體書送人,作為禮物,尤其是還在就學的學生或小朋友,常在生日或聖誕節收到書的禮物。古騰堡電子書的系列當中,彼德兔亦在其中,但是許多德國的童話繪本是立體書的型式,注重手的觸感,以及翻閱時的紙張色彩變化,德國的兒童繪本著重兒童感覺、知覺與知能的發展,因此特別結合視覺與觸感的幼兒書數量非常多,這些功能都是電子書無法取而代。六、一書在手的閱讀經驗傳承床邊故事許多德國小朋友成長的經驗中最美好的回憶,便是和爸爸或媽媽一起在床邊讀故事,睡覺前父母會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不認識字的小朋友,藉由大人的朗讀,共同進入圖文的故事世界,增強其語文能力,很多德國小朋友都因此擁有百讀不厭的睡前讀本,即使不識字的小朋友,也可以翻閱繪本的圖片,再聽了幾次大人讀故事後,反過頭來說故事給大人聽。德國床邊故事的閱讀傳統從小開始,扎扎實實地從根開始做起,讓德國人長大之後躺在草地上曬太陽,也會一書在手;搭火車通勤,一書在手;在湖邊或陽臺渡假時,更不離一書在手,這種舒適的閱讀經驗和他們童年愉悅的床邊閱讀經驗,息息相關。自小便餵養良好的閱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