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版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7720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版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火之谜天火之谜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了解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的过程,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 等精神。 3、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今天,我们要继续跟随富兰克林破解千古之谜天火之谜。 (读题) 2、在上节课中的学习,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1)天火是什么? (2)天火之谜的谜底是什么? (3)富兰克林是怎样揭开天火之谜的? (4)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已经解决了前两个问题。 (1)天火是指雷暴。因为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做是“上帝的怒火” ,中国人 则把它称为“雷神”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

2、种可怕的东西。 (2)天火之谜的谜底是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3、富兰克林是通过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的,至于第 4 个问题,许多同学说富 兰克林揭开了天火之谜,他十分的伟大。 “伟大”这个词语的意义太大了,不够 具体。所以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要解决两个问题:富兰克林是怎样通过风筝实验 揭开天火之谜的?还要具体了解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那么,就让我们把眼 光投注到那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上。实验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呢?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找出进行实验时,写富兰克林所处环境的 句子,把它划下来。并想一想作者讲述风筝实验时,为什么要描写到当时人物 所处的环境

3、?在书上进行简单批注(可以抓住句中的某些关键词,或是某个标 点谈体会) 。 作为高年级的同学,读懂题目要求是做题的首要任务,先看一看, 谁来读 题?题目要求很长,细细划分一下,先 接着 然后 最 后(板书读、划、想、注) 2、自学。 (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以外,当时人们的舆论,对这件事的看法也是 一种环境,叫人文环境。 (1)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1752“1752 年年 7 7 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 倾盆而下。

4、倾盆而下。 ” 指名读。指导朗读:想想,你有何感受? 课文中讲到雷暴“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 ,多么可怕呀!该怎么 读?再读。 在这样雷电交加的时候,富兰克林要进行风筝实验,如果真如他预料的那样,风筝就会引来雷电,实验者就可能怎样?(可能被雷击中,丢了性命。 )富兰克 林清楚这些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为了科学,为 了真理,可以牺牲生命的人。 ) (2)描写人文环境的句子: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人们已经习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人们已经习 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

5、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 混为一谈呢。混为一谈呢。不仅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 嘲热讽。嘲热讽。 ” 提供资料:富兰克林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论文,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的却 是一阵嘲笑。有的说:“他竟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真是痴人说梦。 ”还有的说: “美洲的土包子也想研究科学,可笑。 ” 这些话是“取笑” ,是奚落,是讽刺,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冷嘲热讽”!听了这些话,你可能会怎么想?在这样的冷嘲热讽中进行实验, 万一失败了,又会怎么样?但富兰克

6、林不计较,不理会,还是决心走自己的路。 你现在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敢于尝试、挑战世俗、执着) 环境的描写原来对人物的刻画起烘托作用。 3、你们看,风筝实验还没有开始,我们已经对富兰克林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了。 我想,当我们真正走进风筝实验,去目睹这一过程,你会对他有更全面的了解。 现在,就让我们快速地默读第四小节,从字里行间找找,你还发现了富兰克林 的哪些品质? 4、交流: (1)实验严谨。 “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天电” 。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 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绳

7、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 ” 从实验材料可以看出: 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 。 风筝线(麻绳)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 铜钥匙导电的。 丝带绝缘的。 看来,富兰克林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卤莽,他的设计严谨、细致。 (2)观察细致。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般地竖了起 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怒发冲冠是什么意思?麻绳上的纤维怎样“怒发冲冠”?这么细微的变化都逃 不过富兰克林的眼睛呀! 其实,富兰克林的细致观察还不仅仅体现在这

8、里,他之所以大胆推测雷暴就是 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也是来源于他细致的观察。引读: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引读: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 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外: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外: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 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杀动物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杀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雷暴 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他的推测可是有根有据的! (3)大胆。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 “啪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的一声,骤然闪

9、现一道蓝色的火花, 他的手臂一阵发麻。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的胆子的确很大,此时的铜钥匙是导电的,就算是靠近还是十分危险的。俄国物理学家利赫曼就在类似的实验中因被雷击中而牺牲了生命。幸运的 是,这次闪电比较微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可以说是侥幸之极! 5、凭着细致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验,富兰克林用实验戳破了迷信,揭开了 雷电的秘密。 (引读)欣喜若狂地喊着:欣喜若狂地喊着:“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指导朗读:经历了无数的冷嘲热讽,经历生死难测的实验,富兰克林终于成功 了!你觉得该怎么读? 6、是呀,这欣喜若狂的喊声预示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的到来, (

10、引读)(引读) “风筝实风筝实 验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上帝的怒火上帝的怒火” 不过是无稽之谈。不过是无稽之谈。 7、多么惊心动魄的实验呀!多么令人敬佩的富兰克林呀!谁能把这个实验复述 一下呢? 读课文,看插图,复述课文第 4 自然段。三、学习课文第三段,总结延伸。 1、 “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的科学界声名大振。英国皇家学会 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著作也被译成了 多种语言。面对种种荣誉,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而是继续进行电学研究, (引(引 读)后来富兰克林根据读)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放电的原理,发明了,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高大 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富兰克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2、小结:这堂课即将结束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最后一个问题还没 有真正的解决。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读读富兰克林的传记,去了解这位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