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教案3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7431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6 自然段。4能把夺桥的经过写成 200 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词语。5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 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 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 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用指定的词语写成二百字左右的 短文。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一、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记

2、叙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记叙文飞夺沪定桥飞夺沪定桥 。沪定桥 1706 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桥长 100 米,宽 2.8 米,高 145 米,是我国古老的铁索桥之一。北上抗日的红军于 1935 年 s 月到 达四川省沪定县过大渡河。沪定桥建在离水面几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沪定桥由 13 根铁链组成,木板又 被敌人抽掉了。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红军突击队 22 名战士英勇顽强, 与敌人激战 2 个小时,夺下了沪定桥,为红军继续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二、讨论分段二、讨论分段 默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默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 (6 68 8 自然自然

3、 段)段)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像飞一样行军”的。 (3 一 5 自然段)其余的写了什麽(1、2 自然段写红军要夺桥) (9 自然段写红军夺桥 后的结果)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夺桥 二(2)命令夺桥 三(3 一 5)飞速行 军 四(68)夺桥 五(9)夺桥后 三、自由读课文审题。三、自由读课文审题。飞:速度快,神速。 夺: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要夺取沪定桥 飞速赶到沪定桥 夺取沪定桥 渡 过沪定桥 分段一(1) 二(2 一 5) 三(6 一 8) 四(9)四、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四、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读 思考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沪定桥走不可?(大渡河水流湍急,两

4、岸都是崇山峻岭,只有沪定桥可以通过。只有, 唯一,说明没有其它道路可走。 ) 2.读出必须过桥的坚定语气。 小结:这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 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 性。 五、学习第三段五、学习第三段 默读思考。默读思考。 (1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麽?抢在敌人的援兵之前是夺下沪定桥的关键。(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沪定桥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笔画下描 写红四团抢时间飞到沪定桥的词语。(3读句子体会描写表现红四团战士精神的句子。 不怕困难,机智, 顽强斗争的精神。 读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语气。(4找出表示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5、时间 地点 28 日早上 离 沪定桥 120 公里 28 日晚 7 点钟 离沪定桥 55 公里 29 日早晨 赶到沪定桥 飞 这段突出一个飞宇。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红军能抢先赶到沪定桥。 红军战士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飞速赶到沪定桥,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的精神。六、学习第四段六、学习第四段 1小声读,思考 红军是怎样攻克天险夺取沪定桥的?分几层意思写的?分四层 夺桥的困难(6 自然段) 夺桥的经过( 7、8 自然段)2读第六自然段。用画出夺桥有哪些困难? 桥 危险 摇晃,象 一样 水 心惊胆寒 城 凭险固守3指导读 读出沪定桥险情异常,使人害怕的语气。4为什么要写沪定桥

6、的“险”? (突出红军夺桥的艰难,衬托出红军 勇猛无畏的气概。 ) 5背诵第 6 自然段。 6小声读,边读边画出总攻开始了红四团是怎样奋勇夺桥的?画出动词。7讨论(看图看文回答) 团长和政委 站,指挥 号手们 吹 突击队 拿 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 一边一边 (奋不顾身)穿过,冲进,搏斗。8攻天险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奋不顾身 大 无畏七、学习第五段七、学习第五段 默读思考默读思考 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和开头相呼应,说明红军胜利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胜利, 继续北上抗日)八、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八、读课文,总结中心

7、思想。课文记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抢时间、攻天险夺取了沪定桥的过程。 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 畏革命精神。 九指导课后作业九指导课后作业1造句 仍旧照旧,仍旧。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 前进,终于在 29 日清晨赶到了沪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边了。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 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烈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接到(命令) 奔赴(前线、战场) 消灭 (敌人、蚊子、老鼠) 取得(胜利、进步、成功) 发动(总攻、群众、机器) 夺下(沪定桥、武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评读 背诵 2 个人互 相检查4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词语。 沪定桥 摇摇晃晃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发起总攻 震动山谷 千钧一 发 奋不顾身将这些词语排列一下先后顺序,它们各用在什么方面?描写桥的摇摇晃晃;大渡河水,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发起总攻,喊杀声、枪炮声震动山谷;敌人放起大火,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听到了党的号召,奋不顾身, 穿过熊熊大火,和敌人展开搏斗,胜利地夺下了沪定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