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2851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两首《金色花》《纸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诗两首诗两首金色花金色花纸船纸船24、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陈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泰戈尔和冰心的资料并阅读收集一些表现母爱的诗歌,以备交流。教师:查阅有关资料,制作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播放一段影片拯救大兵瑞恩A碟31:00-33:50,大屏幕打出“母爱”)母

2、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无私的情感,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母亲就用爱来灌溉我们的身心,使我们茁壮的成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就是表达对母亲的感情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整理出可能会读错的字词,并初步感受诗歌是怎样抒发对母亲的感情的。二、整体感悟1、读准字音:嗅摩衍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3、让2-4个同学回答:读完诗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两首诗歌应该用什么样第 2 页 共 3 页的语调读才能更好反映诗歌的主题?(金色花要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读;纸船要以深情、低沉的语调读)4、练读:按照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两首诗歌,任挑一首在全班展示读。师生共

3、同评价。三、品味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明确: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明确: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他想瞒着妈妈,为妈妈做点事。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明确:不见了孩子,妈妈心中着急;见了孩子,妈妈高兴中带着点儿嗔怪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明确:抒情总要借助于某种形象。中国自古就有叠纸船、纸鹤等寄托情思的传统,冰心

4、因袭了这一做法,幻想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归去。四、拓展延伸1、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表现母爱的诗歌和自己创作的诗歌,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最有特色的诗歌。3、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怎样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父母的爱,那么,对于父母的爱,我们仅仅表达就够了吗?更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报答!讨论交流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样去报答父母的恩情?(学生第 3 页 共 3 页畅所欲言,不做限制)本.教案设计思路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再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诗歌抒情手法现场创作小诗歌,不仅深入理解了诗歌的.写作方式,更在构思中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一举两得。最后通过全班讨论发言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并能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弘扬中华美德,使文章内涵得到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