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602027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兴教育春季班初三语文讲义(二)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专题文体知识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 8 句。超过 8 句 ,即 10 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 8 句完篇的律诗,每 2 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

2、;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七下 11 首古诗:木兰诗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古诗默写测试。(35 分,每空 1 分)(1) ,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 。 (木兰诗 )(2)旦辞黄河去, ,不闻爹娘唤女声, 。 (木兰诗 )(3)万里赴戒机, 。朔气传金柝, ;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4)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3、 )(5)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6)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7)峨嵋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 (8) ,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9)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10)独怜幽草涧边生, 。春潮带雨晚来急, 。(11).岐王宅里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12)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13)黄梅时节家家雨, 。有约不来过夜半, 。(14)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1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16) 赵翼 论诗一诗中与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中考古诗词鉴

4、赏题题型 重点精讲 :(1)品味词语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 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 “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 “某”字能否改为“ 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品味词语的考题。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的妙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1)从形式上看特点(修辞、表现手法) ;(2)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3)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例: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

5、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颔联中的“争”用得好,好在哪里?答:“争”字,生动形象的写出来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树的情形,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2)想象描述类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特点+画面)例:(2011 年广东清远卷、河北承德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

6、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评析 中考对意境的赏析,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具体生动的画面。描述画面,也需要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否则所描画面就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不符。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充分展现诗词中形象的特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时还需把营造的氛围或图景用一句话点示出来。此题要抓住初春景物“莺”“ 燕”的特征,充分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意,把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表现出来。 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啼鸣;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在湖边啄泥衔草,筑建新巢。阅读下面的诗词

7、,回答问题。(一)山中杂诗【南朝】吴均【这首诗描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山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窥: 从缝隙里看1、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答题要点:一是找出诗句中的景物;二是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描绘。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3、“竹中

8、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类似题目: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字,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表态+解释原字的意思,在句中所表现的情境或情感+改字的意思,用这个字表现不出原字的情境或情感+所以不能换或不能改。答: (三)峨眉山月歌【唐】李白【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 诗中连 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全诗意境晴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夜发:夜晚出发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

9、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答: (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 。此 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玉笛:精美的笛 折柳;折杨柳曲调 故园:指故乡、家乡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 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2、“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10、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 来也折柳。据 说“柳”谐“ 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 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 这种思 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答: (五)逢入京使【唐】岑参【此诗作于天宝八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 诗人远 涉边塞的思乡怀念之情。全 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1、整首诗

1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答: 3、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六)滁州西涧【唐】韦应物【此诗写春游滁州西涧所见到的情景。从诗人创造的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末二句以飞转流动之势, 衬托闲

12、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深树:树阴深处 自横:自由自在地浮泊1、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表达了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和脱俗隐逸的超然情怀2、请描绘“春潮 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答: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只见 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3、“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这两句诗。答;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 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 交织成的幽

13、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4、人们普遍认为横 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3 分)答: (七)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杜甫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 年的演唱,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 发无穷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世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对国运衰微的现实 的无限感慨, 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 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