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7648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1 / 42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China Aeromodelling Design Challenge 参赛手册 Contest Rules 2015 V1.0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2 / 42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 3 3 第二章第二章 竞赛规程竞赛规程 . 4 4 第三章第三章 竞赛规则竞赛规则 . 7 7 第一节 竞赛通则 . 7 第二节 竞赛细则 . 10 一、限时载运空投 . 10 二、模拟搜救 . 14 三、对地侦察 . 17 四、太阳能飞机 . 20 五、限距载重空投 . 23 六、嫦娥奔

2、月 . 27 七、电动滑翔机 . 30 八、垂直起降载运 . 32 第四章第四章 赛风赛纪的规定赛风赛纪的规定 . 3535 第五章第五章 科技创新评比办法科技创新评比办法 . 3 37 7 第六章第六章 摄影作品评比办法摄影作品评比办法 . 3939 附件附件 相关文件相关文件 . 4040 一、参赛资料 . 40 二、科技创新评比项目申请表 . 41 三、抗议申诉书 . 42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3 / 42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感谢大家对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关注和支持!欢迎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报名参赛! 2015 年科研类比赛将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

3、技部和总装备部共同主办, 它是一项融合了科技、 教育和体育运动的航空航天模型赛事活动。赛事宗旨是要求参赛者通过设定的任务需求,理论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自己动手制作、并亲手调试飞行,在比赛中寻求不断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作为赛事的组织方,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致力于将赛事打造成推出创新人才和创新作品的平台。 2015 年科研类比赛仍分为竞赛项目和科技创新评比项目两大类, 项目设置较 2014 年没有变化。除垂直起降载运项目规则在技术要求上有较大的变化外,其他竞赛项目的规则都进行了完善。 这本手册包括了竞赛规程、竞赛项目规则、科技创新评比办法重要赛事资料,请仔细阅读。 2015 科研

4、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4 / 42 第二章第二章 竞赛规程竞赛规程 一、 竞赛目的 本赛事尝试以体育竞赛为手段,结合国防、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家重点科研任务,通过参赛选手自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进行缩比验证飞行,检验创新作品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挖掘、拓展高校学生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航空工业和国防建设搭建一个发掘创新后备人才、检验创新作品的平台。 二、 参赛代表队 (一) 参赛代表队必须为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 (二) 每个代表队可报领队一名,教练两名和运动员若干。 (三) 个代表队必须统一队服、展示校旗。 三、 参赛资格 (一) 参加比赛的领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是中国

5、航空运动协会当年注册的个人会员。 (二) 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在校大学生或科研院所在职人员。 四、 比赛项目 (一) 竞赛项目 1、限时载运空投 2、模拟搜救 3、对地侦察 4、太阳能飞机 5、限距载重空投 6、嫦娥奔月 7、电动滑翔机 8、垂直起降载运 (二) 科技创新评比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5 / 42 五、 竞赛办法 (一) 竞赛项目按照第三章竞赛规则执行。个竞赛项目允许填报的组数按竞赛细则执行。 (二) 科技创新评比项目按照第五章科技创新评比办法执行。 (三) 对于竞赛项目第 2 项和第 3 项,同一代表队个小组间允许公用飞行器及机载设备。 (四) 航空模型操纵手不得

6、兼项(“太阳能飞机”项目除外)。参加“嫦娥奔月”项目的运动员不得兼组。 (五) 赛前大会将组织模型适航性和运动员操纵能力的测试。没有通过测试的操纵手和没有通过适航性测试的模型不得参加比赛。 (六) 在以往比赛中曾经获得单项第一名的运动员(操纵手),只限参加原获奖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 (七) 单项团体名次以个单位单项成绩之和确定,成绩之和高者列前。如相同,名次并列。单个飞行组不计单项团体名次。 (八) 个竞赛项目分别录取个飞行组单项和团体前八名。 六、 奖励办法 (一) 获得录取名次的个人和单位,分别颁发证书和奖牌。 (二) 竞赛项目实际参赛组数达到 30 组以上(含 30 组)时,按参赛组数的

7、 20%颁发一等奖证书、20%颁发二等奖证书、20%颁发三等奖证书。 (三) 科技创新评比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对特别优秀的项目可设特等奖。一等奖不超过十名,二等奖不超过二十名,三等奖原则上不超过参评作品总数的 30%。一等奖可以空缺,特等奖一般在一等奖中产生,可以空缺。 七、 裁判员和仲裁 (一) 裁判员由国家体育总局聘请,每队选派一人担任助理裁判员,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聘请。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6 / 42 (二) 仲裁委员会顾问和主任由国家体育总局聘请,仲裁委员由个代表队领队和主办单位代表担任。 八、 摄影作品评比 按照第六章 摄影作品评比办法 执行。 评委会

8、由主办单位邀请,评出一至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九、 报名 (一) 进入赛事官网 ,点击“报名系统”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报名。 (二) 预报名时间:2015 年 6 月 1 日至 7 月 31 日。 (三) 正式报名截止日期为赛事开始前 20 天,以报名截止后系统保存的个代表队报名信息为准,不允许再进行任何更改。 十、 其它 (一) 比赛用燃料个队自行解决。 (二) 个参赛队往返交通费自理。 (三) 报到时间、地点及其它有关事宜详见补充通知。 (四) 报到时参赛人员须提前准备好参赛资料(详见附件)。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7 / 42 第三章第三章 竞赛竞赛规则规则 第一节第

9、一节 竞赛通则竞赛通则 一、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安全的原则,鼓励创新、节俭、自主设计制作参赛作品。 二、 运动员 (一) 报名运动员应是参加竞赛模型的设计者、制作者或装配者。 (二) 在任何竞赛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不得进行代飞。 (三) 更换运动员只能在报名截止前进行,报名截止后不再受理任何调换和替补。 三、 领队、教练 (一) 领队只可带领一支代表队。教练只能任一个运动队的教练,不能兼任其它队的教练。 (二) 个代表队的领队和教练负责本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教导本队自觉遵守竞赛规程、 规则, 服从竞赛组委会和裁判委员会的安排,同时做好本队的纪律、安全、文明行

10、为、环境卫生等教育工作。 (三) 领队和教练应按要求参加竞赛工作会议,可以对规程、规则等事项提出咨询。遇争议或异议时,必须且只能由个代表队领队向裁判委员会提出。现场急待解决的问题可由领队向有关裁判长口头提出,但不得妨碍竞赛的进行。凡是与竞赛成绩有关的意见应在竞赛成绩公布后一小时内向总裁判长提出。在总裁判长答复后如仍不满意,一小时内可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过时不予受理。 四、 在个项比赛中只允许裁判员、工作人员和当场比赛的参赛人员进入比赛场地。 五、 运动员进入赛场准备好后,须向裁判员申请起飞,经准许后方可进入正式比赛程序。否则一切后果由参赛选手自行负担。 2015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

11、模型锦标赛 8 / 42 六、 比赛开始前 30 分钟静场、静空,同时对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实行管制。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裁判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将发射机送交遥控设备管理处。点名后,参赛选手凭证件领取发射机,每轮比赛结束后须立即关机交还管理处。 七、 比赛前检录间隔 1 分钟点名 1 次,核对运动员和模型,经检录处 3 次检录点名不到者,视作该轮比赛弃权。参赛队不论何种原因耽误比赛责任自负。 八、 参赛模型必须符合技术要求。采用集中审核方式,审核合格后由裁判员做上标记,赛中还将采取抽审和复审等方法审核模型;进行较大维修后的模型要进行重新审核。在每架模型的明显位置必须标有操纵手会员证号。字体至少高 25 毫米,在每架模型表面至少出现一次。 九、 运动员参加任何项目飞行,模型均不得飞入禁飞区。 十、 比赛中如发现安全隐患,项目裁判长有权随时暂停比赛。 十一、 总裁判长可根据竞赛场地的气象条件、场地状况或其它不可克服的情况,决定比赛的轮次、提前或推迟比赛。改变必须在赛前或该轮开始前宣布。 十二、 比赛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该轮成绩判为零分: (一) 模型在空中发生零部件脱落(不适用于限时载运空投和太阳能飞机项目)。 (二) 抽审、复审不合格者。 (三) 模型着陆后,未按规则要求上交应统一审核、保管的器材。 (四) 模型对飞行场地上的重要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