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7169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适中性教育思想再探刘少杰刘少杰一、适中性教育思想的内容和含义1。适中,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 其二位置不偏于那一面。把适中仅仅理解为不偏不倚的正中间或不偏于哪一面的那一点是不够 的,也是不全面和不公道的。适中既包含不偏不倚的正中间或不偏于哪一面的 那一点,又包含限度的范围内(两个极点之间的区间)之意。2。时钟(适中)摆动原理表明:时钟能否正点到达即时钟能否准时准 点。取决于时钟的钟摆能否在摆动的限度范围内(两个极点及极点的区间内) 规律的正确的摆动。3。适中是一种重要的原理,它的核心是要求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都要 遵循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正确认识把

2、握和处理各种关系时都要把握的度,做 到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做到位置不偏于哪一面。不能“左倾”主义,又 不能“右倾”主义, “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只有做得恰倒好处,才能收到 最佳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4。教育的钟摆怎样摆?摆向哪里?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中,人们一直争 论不休。是摆向社会本位,还是摆向个人本位呢?是摆向科学主义,还是摆向 人文主义呢?是摆向教师中心,还是摆向学生中心呢?是摆向”少数“”优秀 “,还是摆向”多数“”平等“是摆向课程中心(知识) ,还是摆向能力为主呢? 还是由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由一个片面摆向另一个片面,由一种倾向摆 向另一种倾向呢?这些问题似乎总是处于一个跷跷

3、板的两头,任何一头的上升 都是以对方的下降为前提,此消彼长成为一种规律,绝对的平衡永远不可能存 在。折中主义只存在理想当中,现实实为不可能。能不能求得动态平衡?如果 能,怎样求得?能不能整体提升?如果能,怎样提升?它们是矛盾的吗?如果 是,矛盾的规律是既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规律,是唯物辩法最根本 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斗争的结果可能是:一方战胜另 一方同归于尽,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两者走向统一。能不能选择寻求两者 走向统一。如果能,怎样统一?适中性教育思想是一种有效思想。5。适中性教育思想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适中性教育思想是 指教育发展要优先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要

4、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即教育发展 要与社会发展前沿适当的位置适中,不及不行,太过了也不行,要适中。狭义 的适中性教育思想是指教育者施加的全部的教育影响因素都必须授教育者知识 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能力发展水平,素质发展水平前沿适当的位置。 “最上发 展区“,待成熟水平,能力发展水平的潜力范围相适中。从每个受教育者的知 识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能力发展水平,素质发展水平的量力性,发展性,实 际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通过激发、鼓励、引导、指导、引发受教育者经过自觉 积极主动的参与与努力探索的活动,使每个受教育者潜在发展可能性得到最大 限度发展,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全部教育影响因素不及不行,太过了也 不行

5、。要适中。二、适中性教育思想的指导意义是指教育者施加的全部的教育影响因素都 必须授教育者知识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能力发展水平,素质发展水平前沿适 当的位置。 “最上发展区“,待成熟水平,能力发展水平的潜力范围相适中。从 每个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能力发展水平,素质发展水平的量 力性,发展性,实际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通过激发、鼓励、引导、指导、引发 受教育者经过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与努力探索的活动,使每个受教育者潜在发 展可能性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全部教育影响因素不 及不行,太过了也不行。要适中。由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由一个片面摆向另一个片面,由一种倾向摆 向另

6、一种倾向,以至于摆向“极端主义“时,就会犯”左倾主义“或”右倾主 义“的错误,这样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用 0 和 1 表示两个极点,教育的钟摆最 好在摆动的限度的范围内(两个极点之间的区间内)用优选法的语言说,在 0.382 和 0.618 之间摆动是趋于更合理的。 适中性教育思想是属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决不是一 种单一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包含着多方面要求的教育思想。是 一种指导研究和运用各种教育方法等方面发指导思想,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应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指导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适中性教育思想是内涵 丰富,意义十分广泛的指导教育思想。适中性教育思想决不是一种

7、封闭的、固 定的、僵死的折中主义,而是一种反映诸多客观规律的教育思想。坚持适中性 教育思想有助我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防止从一个片面走向另一个片面,从一 种倾向走向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适中性教育思想具有斡旋、协调、整合、和谐、动态平衡、优化等功能和 作用。 适中性教育思想是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重要的有效的思想。消弱它的功 能和作用是不对的。但是夸大它的功能和作用同样也是错误的。它不是万能的。 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关系中,就不能去斡旋、协调、 整合、和谐动态平衡。只能坚持真、善、美,反对假、丑、恶。正确对待和认 识它的功能和作用以发挥它的作用。 三、古今中

8、外的适中性教育思想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蕴藏和渗透着丰富的适中性教育思想, 随着人们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适中性教育思想认识越来 越清晰和明朗了。 在国外 1.古代希腊教育思想主张人的心灵和身体的和谐发展,既重视知识学习,又 注重身体的锻炼。 2.雅典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而 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 3.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 具有“中庸” 、 “适度”的“公正” 、 “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4.昆体良提出“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纠正错误要用不同的方法。作业的分 量和

9、改正错误的标准都应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 (1) 5.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知识的教学与潜在能力相适中, “从学生的潜在能 力中引出知识” 。 (2)6.伊拉斯谟认为, “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青年的适当教育 。 ” (3) 7.蒙田曾用教师指导学生走路来比喻指导学生学习,他说教师“最好先让 孩子在他面前走几步,以便更好地判断他的速度,从而推测他能坚持多久,然 后方能适应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顾分寸,经常会坏事。 ” (4) 8.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 劳五个方面和谐发展教育。 9.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他要求教学“适合学生 的年龄,凡

10、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 (5)夸美纽斯还 认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应该是由易到强,教学应该按照学生 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10.洛克主张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他说:“你要十分注意,要从 明白简易的地方开始,一次教的分量越少越好,要等他们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 料,才可以再教他们学科里面的新材料。 ” (6) 11.卢梭认为,教育要顺应自然。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 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 (7)卢梭强调采用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别 的差异。

11、他说:“凡是一切适宜个人的,他会敏捷地学起来,而且不比别人差。 ” (8)卢梭强调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性。他把二十岁以前人的发 展分为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第一阶段婴儿期(0 2 岁)主要是进行体育,第二阶段儿童期(212 岁)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 第三阶段少年期(1215 岁)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阶段青年 期(1520 岁)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12.裴斯泰洛齐强调:教学过程应与人的自然天性的发展过程相协调, “教 学给儿童提供的印象还必须有顺序,其开端及其全过程必须与儿童能力发展的 开端及其过程保持同步。 ” (9)精确地确定那些部分适用于哪个年龄阶

12、段的儿童。 这样,既不耽误那些已经成熟了的儿童,又不致让那些不够成熟的儿童负担过 重,造成混乱。 ” 。裴斯泰洛齐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观 点的。强调教育必须遵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思想家。 13.赫尔巴特认为,新观念被意识中的旧观念的同化和吸收的过程就是 “统觉。 ”教学过程也就是新观念被旧观念统觉的过程。 14.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未 来的新一代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全社会的 改造和发展。 15.在斯宾塞看来,新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因 为儿童的“心智演化有个自然过程,干扰它就会发生损害;

13、我们不能加在一个 正在发展的心智上;心理学也给我们提出一个供求规律,而我们要不出毛病就 必须遵守它。 ” (10) 16赫胥黎强调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教育大力呼吁把科学教育引入一切学校 里,提出了文理沟通的观点。他说“科学和文学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 的两个方面。 ” (11) 17雷迪强调说:“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协调发展” 。 (12) 18华虚明特别强调应该使学校的教学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因而著书 使学校适合于儿童 (1926) 。并指出,要使学校适合于儿童,就要对儿童进行个别教学。每个儿童都被鼓励以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以取代整个班级以同 样的速度学习却达到不同质量的方法。以自己的速度进行

14、虽然改变了学习时间, 但没有改变学习质量。 19杜威强调教育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环境以及适当的新刺激,提供 儿童生长的条件,使儿童的各种能力不断发展人类从有学校的那天起,教育的 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中心论一直是教育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与实 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杜威突出强调“儿童中心” 。他说:“现在,我们教育 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 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太阳,而教 师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 起来。 ” (13) 20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同化与顺应

15、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 级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和成人有着质的不同, 有着独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 龄和阶段特征来安排教材和运用教法,在对儿童施教以前首先要鉴别儿童已经 发展到什么水平,然后再确定教学内容并选择教学方法。当儿童在不同领域处 在不同的阶段时,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活性,向儿童学习, 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的情况调整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 规律,不要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儿童,不要强迫儿童学习心理发展 还没有准备好的材料,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 ” (14) 21布鲁纳著教育的

16、适合性 (1971) 。适时地、有序地施以食饵和赏罚, 就可以产生有效的学习行为。这就是外部动机论的基本内容。布鲁纳非常 强调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他认为, “准备观”仍有它的片面真理, 全然无视儿童掌握教材的适当期,是不对的。充分掌握先行的,更单纯的知识 技能,构成学习后行的、更高深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基础,这才是“准备”的真 正含义。 教学论要为解答“什么样的学习适当?” “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者”之类 的问题提供理想的标准。教学论至少包括下述四个课题。 1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景。亦即揭示激发学 习积极性的方式。2 教学论必须探明达到最优理解的知识结构化的问题。3 教学 论必须探明显示教材的最优程序的问题,亦即要探明教学过程的问题。4 教学 论必须探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赏罚的性质及过程的问题。 学习或问题解决,是从多样的可能性中选取最好的一种的探索活动。 学习的最优化,是通过使教材适应学习者的思维风格而产生的。 优秀的学科结构,必须是尽量简要,尽量带有迁移力,并且是适于每个年 龄阶段的学习者的发展的。 在掌握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