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7073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水流量计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喷板墙围井抽水试验渗流量计算蓝奉水 周垂田 卢现海 张忠华摘要 采用围井抽水试验方法检查高喷板墙质量时,需要确定稳定抽水量 Q。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确定稳定抽水量比较困难。本文作者根据围井内水位下降和回升之间的水量关系,推导出了围井渗流量计算公式,并对公式的应用条件进行了阐述。由于稳定抽水量等于围井渗流量,利用计算得到的渗流量代替稳定抽水量,可满足计算围井渗透系数的要求。高压喷射灌浆构筑防渗板墙属隐蔽工程施工,其质量检查常用围井方法。围井检查深度不受限制,而且抽完水后可在围井内开挖较深进行直观检查,能较好的反映板墙整体质量。围井检查分注水和抽水试验两种方法。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注水试验计算出的

2、渗透系数K 值往往偏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抽水试验结果为主。利用围井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 K 值,关键是确定稳定抽水量 Q。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板墙质量符合要求,围井渗水量是很小的,其流量往往小于水泵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围井内水位不稳定,稳定抽水量 Q 就无法确定。实际上,稳定抽水量等于围井渗流量。因此,可通过抽水试验取得的数据来推求围井渗流量,用围井渗流量计算渗透系数。一、围井渗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围井抽水试验是在围井中心部位钻孔,下入过滤管,然后在管内抽水,如下图所示。Hhh hst图1 井内钻孔抽水试验1、渗透系数 K 值计算公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讨论稿)推荐 K 值计算公式为:Qt

3、L(s/2+h0)sK=(1)2式中: K渗透系数(m/d)Q稳定抽水量(m/d)t高喷板墙厚度(m)L围井中心线处周长(m)s围井内外水头差(m),s=H-h0H围井外水位至井底距离(m)h0围井内水位至井底距离(m)如前所述,实际工作中稳定抽水量 Q 较难确定。特别是在粉砂地层,当围井内水位降至接近井底时,水泵容易被粉砂堵塞,甚至烧坏电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如果水位降至接近井底时仍不能稳定,可以停止抽水,让水位回升一定高度,利用水位下降和回升之间的水量关系求得围井渗流量 Q。2、公式推导如图 1 所示,如果水位降深 h1(m)时的抽水时间为 T1(min),出水量为 W(l),假定这个

4、时段内围井渗流量平均为 Q(l/min),围井含水层中的出水量应为 W-QT1,平均每米深围井中的水量为(W-QT1)/h1。如果停止抽水后水位回升 h2(m)的时间为 T2(min),围井渗水总量应为 h2(W-QT1)/h2,渗水总量还应等于 QT2,即:h2(W-QT1)/h2=QT2于是,我们得到渗流量计算公式:Wh2T1h2+ T2h1式中: T1抽水时间(min)T2回升时间(min)W时段 T1的出水量(l)h1时段 T1的水位降深(m)h2时段 T2的水位回升高度(m)Q时段 T1的平均渗流量(l/min)二、公式应用条件1、h1、h2的取值范围从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利用公

5、式 2 求出的渗流量是一个平均值,而 Q 随水头差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正比例关系。因此,在抽水试验中,应尽可能减小 h1、h2的取值。另外,由于不同地层含水量不同,h1、h2必须位于同一地层中。由公式(1)变换得:KL(H2h02)2t从公式 3 可以看出,Q 与 h0呈抛物线关系,如下图所示。Q=Q=(2)(3)3Q(%) 1008060402000.10.20.30.40.50.60.70.80.91.0(H)图2 Q-h0关系曲线0.10.20.30.40.50.60.70.8h (H)0.91.0从上图可以看出,当 h00.3H 时,Q 变化小于 9%,Q 与 h0可近似看成直线关系,

6、h1、h2控制在离围井底 0.3H 的范围内,其影响对 K 值的计算可忽略不计。另外,为提高 Q 的计算精度,h2变化必须控制在 h1的范围内。2、水位观测停止抽水后,水泵出水管内的水回流到过滤管内,造成管内水位高于管外水位,此时不宜立即进行水位回升观测,应等滤水管内外水位相同后进行。3、围井内外水头差 S由于渗流量 Q 是水位降深 h1时的平均值,故需确定一个 S 值与 Q 相对应。因 h10.3H 时,流量变化不大,S 与 Q 近似成正比例关系,S 可按 h1的中点计算。三、计算实例2001 年 10 月在哈尔滨松花江堤消险加固工程中应用高喷板墙帷幕防渗,工程质量检查采用了开挖、钻孔取样和

7、围井三种方法。现将三标段围井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以资参考。该工程板墙深度 25m,高喷孔距 2m,水泥用量 0.25t/m2,要求 K 值达到 i10-6cm/s。试验围井为长方形,周长 6m,板墙厚度为 0.3m。因板墙底部是透水层,围井进行封底,封底深度 23m,封底厚 1m,故围井深 22m。滤水管下至围井底,管径 168mm。水位观测从地面起算,出水量用量水桶加水表计量。抽水开始后进行了水位观测,围井外水位埋深 5.8m,故 H=22-5.8=16.2m。按 h00.3H 的原则,h1从 18m 开始观测,至 21m 结束,时间为 45min,出水量 1540l。水位回升从 20.6m

8、开始观测,至 20.32m 结束,时间 10min。从以上叙述可知:L=6m,t=0.3m,H=16.2m,h0=2.5m,s=13.7m,h1=3m,T1=45min,W=1540l,h2=0.28m,T2=10min。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 2:15400.28450.28+103Q=10.1l/min=14.544m3/d4于是,围井渗透系数可按公式 1 求得:14.5440.36(13.7/2+2.5)13.7满足设计要求。作者简介蓝奉水、卢现海、张忠华:莱芜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蓝奉水、卢现海为工程师,张忠华为助理工程师,联系电话:0634-6178024,邮编:271100周垂田:山东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联系电话:0531-6974432,邮编:250013K=0.00568m/d=6.610-6c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