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科普书无法为新型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2899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8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有科普书无法为新型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有科普书无法为新型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有科普书无法为新型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本版编辑: 刘志伟 E-mail: 排版: 姚志英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第2195期其实, 易蓉蓉不止一次遇到这样 的情况, 在推荐引进版科普童书时畅 通无阻, 而推荐原创科普童书时却寸 步难行。 据商报 东方数据发布的2015中 国少儿出版阅读现状与未来趋势报 告和相关第三方数据显示, 科普读物 已成为儿童文学和低幼读物之后, 最 受家长与小读者青睐的童书品种。 与儿童文学中原创作品比例占绝对 优势的状况不同, 畅销科普读物几乎 一边倒地由进口书唱主角。原创科 普方面, 除 “十万个为什么” 系列外, 几乎没有力作。 当当网童书频道的统计显示, 2011年引进国内的美国科普童书

2、“神奇校车” , 目前销量已数千万册, 牢牢 占据国内科普童书畅销榜前几位。 今年 “双11” 一天,“神奇校车” 的不同 版本在当当网上合计卖了 27 万册, 地图 (人文版) 售出了1.7万余册。 策划方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 曾分析说:“国外科普童书传统深厚, 很多顶尖科学家都参与到儿童科普 写作中, 针对孩子的科学写作, 既不 会过于高深, 也不会专业性过强。而 国内原创作者大多集中在文学领域, 科普原创作者和作品少得可怜。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 协会会长刘佳琪的观点印证了这个 现象:“我一直主张科普是科学家的 天职, 和科研同等重要。但国内科学家无论是自身精力, 还是

3、国家评价体 系和考核机制都不允许他们做科普; 即便写, 也写得较晦涩, 专业性太强, 读起来很费劲, 作品卖不好, 更谈不 上畅销了。 ” 记者从当当网获悉, 2015年1月 11月, 少儿科学书 (含科学百科、 科 学图画书、 科学漫画书、 科学立体书 等) 比重占整个少儿图书总体码洋比 重26%, 从品种结构上看, 引进和原 创的品种比例在 2: 8左右, 销售贡献 比重8: 2 。排行前100位的少儿科普 书, 引进品种达到 95%。从销量上 看, 排名前100位的少儿科普在整个 少儿科学板块的销售中贡献率达到 70%。另外, 前100位少儿科普书的 销售量近1000万册。在这组数据里,

4、 我们可以看到, 原创产品虽然在品种 数量上压倒了引进版科普, 但是贡献 率却呈倒置状态, 长尾并没有显示出 应有的效率, 作为尾部产品的大部分 国内科普原创最终难逃库存命运。 从今年的原创科普书市场看, 收 成依然不容乐观。除了在成人趣味科 普领域颇有人气的果壳阅读少儿科普 小组到现在已经策划出版了 “大嚼科 学” 系列 (明天出版社) 、“生活习惯简 史” 系列 (新蕾出版社) 以及 “星际小搭 档” 系列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在市场上 有不错表现外, 亮眼产品乏善可陈。 “大嚼科学” 系列目前已出版5册, 有3 册即将出版, 并有 68 册在编写之 中。平均首印量达到2万册。该系列

5、中的 大豆的N种死法 , 在出版后一 年已经加印6次, 销量接近6万册, 正 朝着系列化、 经典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从作者力量分析, 目前活跃的原 创力量仅有刘慈欣、 李毓佩、 张劲硕、 杨杨和宋海东等屈指可数的几位。 尽管如此, 科普童书已经毋庸置 疑成为了出版热点。包括颜小鹂在 内的资深童书从业者都建议, 优秀少 儿科普作者资源难觅, 新兴科普团队 应该把目光多多投向儿童科普领域。 从记者采访结果看, 原创话题是很多科普编辑的梦想和心底之痛 真的很难。正如禹田文化科 普组主编叶静所说, 不仅仅是获 得好文本的难, 还有体例创新的 难, 以及绘图、 图片等一系列的 操作之难。这些都是做原创的

6、 难, 而不是市场上五花八门的 跟风伪科普之难。“科学本身有 严谨性, 操作科普书也一样, 丝毫不能脱离这一点, 但这要 求作者的素养到位, 绘者的专 业度和敬业精神到位, 设计 者的悟力到位, 策划者的眼 界到位, 编辑的把关功能到 位。而这些在当下的中国都 是稀缺资源, 很难强强联手 来实现此类高端产品, 由此 也是原创力低下的根源所 在。完善各种资源, 打造 良好的科普创造生态圈, 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 实际上, 谈论多年的 科普原创难是非常正常 的, 因为原创需要长期的 积累, 主要是人才的积 累。过去几十年, 中国 的人才都集中在进出 口、 外企、 房地产、 能 源、 金融等等行业

7、, 因 为人才是跟着资源和 发展走的, 任何一个飞 速发展的行业都会聚 集人才。近年, 从事 教育的人才开始多起 来, 从国家到家庭都 意识到, 孩子的教育 是天下大事, 关系到 更 长 远 的 人 类 发 展。回归科普书本 身, 纵然做原创门 槛很高, 但市场先 机往往都是勇做 先驱的人获得的, 原创科普是时候 投入力量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编辑易蓉蓉是育儿圈 的活跃人物。近日一位少儿出版人请她帮忙联系一位公众号运营者, 希望对方能组织一次某套科普漫画书的团购。这个公众号的粉丝有30 万左右, 经常组织团购, 每次团购的数量大概在1000套左右。谁知道 这位运营者在收到

8、样书后, 当即拒绝了。他在电话里直率地告诉易蓉 蓉:“我们的粉丝爱看 地图 (人文版) 、“神奇校车” 和 汉声数学图画 书 等优秀的引进书。这样的科普漫画书根本入不了我们粉丝群的法 眼。“内容先且不说, 你看看封面设计, 黑乎乎的, 书名也不醒目突出, 版 面也很土, 装帧一般, 我们的读者不会喜欢的。和其他原创科普童书一 样, 有知识, 没意思!这次团了质量不好的书, 下次我还怎么组织? ”现有科普书无法为新型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锐视角回头来看, 我们出版科普书的最终目的 何在?引进和原创是否应成为最终的争议 点, 或者说是最具意义的一个争议点?记者联系到目前新锐的童书出版商小 多 (北京)

9、 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鸣 镝。作为旅美媒体人、 教育出版人, 她认 为,“做什么样的内容, 还是需要看整体教育 需求是什么, 而不是大家都在做什么, 你也 跟着做” 。由小多出品的 少年时 (FRONT VISION) 是一本MOOK, 服务于全球914 岁中文阅读的少年和家庭, 每月一期。少年 时 提取科学思维过程中的非学术性角度, 用 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出来, 旨在引领步入 独立思考年龄的少年, 关注前沿科学和人文学 科, 拓宽眼界, 锐化思维, 成长为走在时代前面 的优秀青年。杨鸣镝坦言, 不想做陈旧的知识 堆积, 不想做文摘式的东抄西抄, 不想做假装有 趣但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吸引

10、眼球的东西。面对 记者 “为什么? ” 的提问, 她的回答直指要害:“因 为这些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了。 ” 杨鸣镝举例说, 她经常到美国最先进的生命 科学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找相熟的人探讨 问题。据她观察, 如今科学研究, 针对某一种研 究, 会涉及相关领域, 比如大脑研究, 涉及分子生 物学、 解剖学、 工程学、 计算机科学等等。很多时 候, 不仅仅要学习和知道别人的方法和现存的方 法, 还要尝试发明新的方法和工具, 才能进行有效 的科学实验。可以说, 现在的科学研究难度加大 了, 需要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才可以完成。此外, 很多公认的知识, 大众都只知

11、道大概, 而科学是进 行时。比如什么是基因这个概念, 从研究问题产生, 到普及到大众, 科学的抵达过程非常慢, 差得很远。 杨鸣镝还提到, 在国外, 做科学研究既没有教科书, 更不能依靠媒体发布消息, 更多是跟着学生一起阅读 和学习各种学科学刊和大学研究网站, 各种数据库, 来指导孩子们的科学研究。因为很多素材和存在的读 物都已经过时。加上, 现在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也和多年 前大不一样, 甚至有高中的学生帮助大学教授做研究, 因为大学教授们的计算机学科水平还不如高中生。 当科学技术进步的时候, 社会需求会产生变化, 社会 需求变化的时候, 人才需求一定会跟着改变, 那么教育的 方式和教育的内容都

12、应该跟着改变。 在不可能快速改变的教育体制中, 教育的读 物是可以先行的。杨鸣镝说, 小多做 少年时 的 想法很简单, 希望为新型的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 不再做那些陈旧的无趣的知识, 填充和堆积码洋, 而是真正服务那些已经懂得世界在改变的那部分 家长。“现在的家长都很聪明, 他们已经意识到学校 的教育一定无法满足孩子的一生需求, 旧有的教学 方式教出的孩子思维发展受到局限, 视野受到局 限。阅读就是打好一个精神的底色, 而不是单单为了 获取知识。 ” 杨鸣镝在打造 少年时 时就是看到了教 育在整个世界近几十年的变化, 人才需求的改变。据记者调查, 因为小多 在全球范围都有作者, 而且很多人都做

13、着前沿研究, 这使得小多站在了科 学的前端, 给孩子们可以传递最新的进展。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 这种传递 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 更多是在讲述看待科学和其他学科问题的方法。而 小多团队最擅长的也是, 将难度最大的事情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出 来。“团队天天在学习, 不断捕捉那些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和创业者们的热议 的话题。 ” 杨鸣镝如是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林 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孙 珏作者说宋海东我是一个理工男, 学的是科学, 但从小喜欢画画, 特别是为孩子画画, 所以很 自然, 想把 “科学” 和 “画画” 相融合, 展现给孩 子, 那便是 “科普” 了。一说到科普, 可能很多 家长和孩

14、子会感到有点枯燥, 其实, 科学有点 像 “魔法” , 一旦你拿到了那把打开魔法之门 的钥匙, 你会发现, 它非常生动、 美丽, 当然也 很有故事感了!于是我不断地进行创作, 想 要找到那把钥匙1遍、 2遍、 3遍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那个钥匙仿佛被精灵藏了 起来直到有一天, 舍掉了数字, 我仿佛又 回到了创作的原点, 一个 “0” 摆在了面前。 那是数字?还是图形? 在数字中, 它是最特殊的一个!你看, 在 加减法中, 它可以像透明人一样来去自如而 丝毫不影响结果; 在乘除法中, 它魔法盖世, 将所有的数字都同化成它自己!它又像一个 亦正亦邪的古怪精灵, 一只手拉着 “正数” , 另 一只手

15、却牵着 “负数” , 仿佛随时可以进行乾 坤大挪移! 在自然界中, 它是最为普遍存在的形状! 你看, 大到宇宙星球, 小到水珠、 气泡, 甚至是 分子、 原子, 都是 “0” 形。那是因为它受 力最均匀而成为 “最稳定的图形” , 可它 又是所有形状中随时可能滚动起来的 “最不稳定的图形” !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家伙!也许, 正是我要找的精灵! 我在纸上不断画着 “0” , 忽然发现, 生命 中也处处离不开它呢!你看, 怀着孩子的妈 妈肚子, 是这个形状; 造孩子的精子、 卵子, 是 这个形状; 动物界中的 “蛋” 是这个形状! 蛋, 我眼前一亮, 对, 这个 “0” 仿佛一下子 有了无穷的生

16、命力! “蛋” 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了 蛋, 生命才真正从海洋走上了陆地、 统治了天空, 并不断演化最终出现了我们人类! “蛋” 是孕育生命的地方, 从蛋里破壳而 出的正是嗷嗷待哺的孩子, 如果让蛋裂开半 拉蛋壳, 给它设定成漫画形象, 他不正是一个 还没发育成熟、 有待吸收养分继续孵化的早 教儿童形象吗? 他们的名字, 可以是调皮蛋、 小懒 蛋、 糊涂蛋, 哈哈, 真是越来越有趣啦!这 些名字, 孩子们一听就会乐起来, 而且生 动、 鲜明, 也代表了各种各样孩子的性格! 我不禁继续想下去, 这时, 故事仿佛就不由 我做主, 自己开始往外蹦了臭美蛋、 笨 笨蛋、 倒霉蛋他们可能是小鸡蛋、 小鸭 蛋、 孔雀蛋、 恐龙蛋, 还有会变魔术的魔术 蛋 (你也许可以继续创造出属于你自己 的 “蛋” ! ) 他们, 在一所 “蛋蛋学校” 里, 里面有四大 掌门人,“太极龟” 是现任校长, 他把重重的书 包背在自己身上, 那是他神奇的龟壳大背包, 他崇尚的是快乐教育, 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