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2886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专题 11 台风 寒潮 梅雨 【知识梳理】 一台风 一、台风的概念 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其破坏力巨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不同的地区人们给它的名称不同。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的称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 湾以及东太平洋等地区的称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称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的则称威利风。 二、气旋 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气涡旋叫气旋。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 型涡旋。在北半球右偏反之左偏。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 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中 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气旋是全球最常见、人们

2、最关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气系统之一。 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 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 按世界气象组织所规定的登记标准当热带气旋的中心最大风力达到 12 级风速 32.6 米/秒以上 时就称之为台风或飓风。 补充“低气压、气旋、台风” 的区别与联系 低气压是就气压的分布状况而言是静态的气旋是就气流的运动状况而言的是动态的台风就是 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而且台风仅产生于热带洋面而低气压和气旋也可能出现在陆地上。 三、热带气旋分类 名称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米/秒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级 热带低气压 10.

3、8-17.1 6-7 热带风暴 17.2-24.4 8-9 强热带风暴 24.5-32.6 10-11 台风 32.7-41.4 12-13 强台风 41.5-50.9 14-15 超强台风 51.0 16 或以上 补充台风的风圈 台风的风圈分为七级风圈和十级风圈。 七级风圈指在这个范围内平均风力七级或以上 十级风圈指在 这个范围内平均风力十级或以上。例2009 年第 8 号台风莫拉克8 月 7 日 21 时1七级风圈半径 450 千米十级风圈半径 100 千米。 2 四、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 26 -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

4、 60 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 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 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 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 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 用。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 5 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五、台风的分布和台风路径 台风是热带洋面上的“特产”常发生在南、北纬 525 度左右的热带洋面上以西北太平洋广阔的 低纬洋面为最多。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加强发

5、展为台风的初始位置在经度和纬度方面都存在着相对集中 的地带。在东西方向上热带扰动发展成台风相对集中在 4 个海区1、中国南海海区2、菲律宾群岛以 东、琉球群岛附近海面最重要的地区3、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4、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 7 至 10 月。其它季节明显减少。台风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造成 台风路径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是台风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受到复杂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影响我 国的台风主要“出生”在西太平洋上其常见路径有1西移路径2西北移路径3转向路径4 特殊路径如打转、蛇行、停滞、突变等等。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平均约 2030 公里/小时转向时移 速较慢转向后

6、移速较转向前要快些。 六、台风的结构 台风的范围很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垂直厚度为十余公里垂直与水平范围之比约一比五十。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三部分。台风外围是螺旋云带直径通 常为 400600 公里有时可达 8001000 公里台风本体是涡旋区也叫云墙区它由一些高大的对流 云组成其直径一般为 200 公里有时可达 400 公里台风中心到台风眼区其直径一般为 1060 公里 大的超过 100 公里小的不到 10 公里绝大多数呈圆形也有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参见“图表解读”。 台风在垂直方向上分为流入层、中间层和流出层三部分。从海面到 3 公里高度为流入层38 公

7、里高 度左右为中间层从 8 公里高度左右到台风顶是流出层。在流入层四周的空气作反时针在北半球方 向向内流入愈近中心风速愈大把大量水汽自台风外输入台风内部中间层气流主要是围绕中心运动 底层流入现象到达云墙区基本停止尔后气流环绕眼壁作螺旋式上升运动中间层上升气流到达流出层时 便向外扩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与四周空气混合后下沉到底层一部分在眼区下沉组成了台风的垂直环 流区。台风气温愈到中心愈高气压愈到中心愈低。 七、台风的危害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 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台风会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威胁航运安全能摧毁地面建筑、道路、庄稼等。

8、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 17 米/秒以上甚至在 60 米/秒以上。据测当风 力达到 12 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 230 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 100300 毫米的大暴 雨甚至可达 500800 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 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 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 56 米。风 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

9、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 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 灾害。 八、台风的功劳 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科学研究发现台 风对人类起码有如下几大好处 3 其一提供大量淡水资源。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 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 1/4 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二起到调温作用。赤道地区接受日照量最多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 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会消失。台风可以缓解高温和

10、旱情使天气变得凉爽。 其三保持热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公里以上其能量相当于 400 颗 2000 吨级氢弹爆炸时所 放出的能量。 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 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 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维持地球生态。能量巨大的台风在形成及运行时借助闪电等作用可以击碎水分子长链形 成具有活性的短链水分子。而地球上的生物在吸入这些短链水分子后可增添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地球生 态持久发展下去。 其五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 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九、如何防御台风 1、加强监测气象卫星、预报。

11、 2、建立台风防御机制、制订防台减灾的预案如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加固堤防、船只进港避风、 疏散居民。 二寒潮 一、寒潮的概念 1一般概念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灾、雨雪等天气。寒 潮是强烈的冷高压活动是我国冬半年重要灾害性天气过程。寒潮所到之处寒风猛烈气温剧降低温、 霜冻、冰雪等灾害性天气常相继出现给农作物、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造成损害。 2中国气象局标准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 24 小时内下降 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 气温又在 5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 3上海标准24 小时内降温日最低气温或小时内降温幅度日最 低气温。 各地寒潮的标准不一致是因为一是发

12、布寒潮警报应以是否损害农作物为标准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 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了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一路上气团会发生变性气温逐 渐升高因而南方地区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例如最低气温没有降到 5以下但对农作物的危害 还是很大的。因此各地的标准不一样也不应该一样。 二、寒潮的形成 北极地区因太阳高度角极小地面和大气吸收的热量亦极少终年为冰雪覆盖。冬半年因太阳斜射 加以昼短夜长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少其放出的热量远远超过所吸收的热量因此温度就更低 天变冷蒸发少空气越来越干燥空气热胀冷缩的特性致使寒潮发源地带的空气越缩越紧密度增大 重量加重造成向地面下沉的趋势形成地面上的冷高压使寒冷程度逐

13、渐加强范围扩大。冬季的温度 一般都在零下 40-50之间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过零下 60-70的低温。这些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 一定程度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引导之下大规模向南倾泻而下。这就是寒潮爆发。 4 三、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 主要有三条西路自西伯利亚经新疆、青海、河西走廊沿青藏高原东侧南下经常可达华南。 这路寒潮对中国西北、西南、华南地区影响较大。西北路或中路自蒙古侵入中国经河套地区、 华北平原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冷空气多从北纬 2530入海。这路寒潮影响中国的次数最 多、强度最大。北路或东路自贝加尔湖以东侵入中国经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平原南下。这 路寒潮强度较小发生次数也较少常常只

14、影响到东北地区在北纬 35以北入海。 从我国的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最多华北次之西北和长江流域再次之华南最少。 四、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天气带来的灾害主要是风灾、雪灾、冻灾以及由风灾引起的火灾。寒潮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强 烈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 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线电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寒潮 灾害的特征影响范围大常有多种并发灾害如冰雹、大风、降雪或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冬春 两季。 但寒潮也能消灭害虫帮助小麦越冬有利于盐业制卤等。 2、寒潮的防御 目前对寒潮无有效

15、的防御方法。但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五、气旋和反气旋的比较 气流状况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 方向 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中心向四周、北顺南逆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手形记忆 北半球右手握拳大拇指朝上 南半球左手握拳大拇指朝上 大拇指朝上代表垂直气流方向 四指方向代表水平气流方向 北半球右手握拳大拇指朝下 南半球左手握拳大拇指朝下 大拇指朝下代表垂直气流方向 四指方向代表水平气流方向 影响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实例 夏秋季节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 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秋季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 冬季 南下的寒潮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东西两侧风向 东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