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1346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强植保站2011年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宁强县强县植保站植保站 2011 年工作年工作总结总结今年我县植保工作在省、市植保站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进行植保新技术推广,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植保工作任务,为我县农业生产丰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病虫一、病虫测报测报准确准确 情况情况汇报汇报及及时时 准确测报是正确指导防治的基础和前提,在测报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测报的要求,坚持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灯下诱虫与田间查虫相

2、结合的办法认真调查,科学分析,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和发展动态,从 11 月份开始每周进行一次大田调查,及时病虫分析会商,并通过系统网及电子邮件及时向市、省站汇报情况,及时发布“病虫情报”。2011 年共向上汇报各种病虫资料 36 期,发布“病虫情报”12 期 600余份,病虫短期预报准确率 90%以上。二、二、认认真搞好稻水象甲和小麦条真搞好稻水象甲和小麦条锈锈病等重大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病等重大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各级领导对病虫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县政府和农业部门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及早安排农业生产工作。县农业局局长在 2 月 15 日召开的局系统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抓好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蚜

3、虫,玉米螟,稻瘟病等为重点的病虫防治工作。县农技中心于 3 月 18 日召开了 2011 年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对今年的夏粮病虫防控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印发宁强县 2011 年农作物主要病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了各个时期病虫防治的主攻对象和关键技术,为病虫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6 月 10 日,县上专题召开了秋粮田管会议,分析了今年气候特点和病虫重发形势,对稻水象甲、稻瘟病等十种病虫进行了专题培训和安排,会上县农业局以宁政农函【2011】13 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以水稻病虫防治为主的秋粮田管工作的通知,县农技中心以宁农技中发【2011】14 号文件印发了宁强县秋粮病虫防治技术

4、要点,对秋粮病虫防治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今年全县粮油病虫草累计发生 60 万亩次,累计防治 63.3 万亩次,挽回损失 5140吨三、加三、加强检强检疫疫执执法法检查检查, ,扎扎实实开展植物开展植物检检疫工作疫工作植物检疫是植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站按照省、市站的要求,认真开展好植检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植检法规学习与宣传,提高植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二是积极做好外来有害生物及检疫性病虫害调查和防除工作。按上级要求我们组织检疫人员对县境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两侧、花卉市场、城区绿化带、农田、果园等进行多次调查,调查面积 3 万

5、亩次,累计出动人员 400 余人次未发现三叶斑潜蝇、红火蚁、葡萄根瘤蚜、苹果绵蚜、扶桑绵粉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大豆疫病、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和桔小实蝇、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杂草稻等 11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对县境内发生稻水象甲、毒麦、菟丝子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全县普遍发生的 3 万多亩稻水象甲进行了全面防治,全县未发生因稻水象甲而造成大面积减产的现象,对 100 余亩的毒麦和 6000 余亩的菟丝子等进行了控制处理,有效地控制其进一步危害。三是认真开展好常规性的产地和调运检疫,积极开展植检执法检查。对应检单位和个人进行检疫备案,采取应检单位报检和植物检疫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减少了逃漏

6、检现象。在农产品销售旺季,植物检疫员实行 24 小时值班服务,做好检疫检查和检疫签证,确保农产品的正常流通。截止 11 月底全县实施调运检疫检查 154 批次,经检疫检查合格共签发检疫证书 149 份,其中出省证 105 份,省内证 44份。共实施检疫粮谷、种子类 93700 公斤,各类苗木 649.7 万株.四、加大宣四、加大宣传传力度力度 提高防治技提高防治技术术到位率到位率为正确指导防治,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病虫信息、防治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扩大病虫情报发送范围,在原有发送到乡镇农技站的基础上,同时发送到全县所的农药经营户手中此外,利用培训会、下乡调查和

7、农户上站咨询等机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共解答农户技术难题 60 余次。在病虫的高发时期,县农技中心派出技术指导小组,分南北两片分赴各乡镇,督促和指导乡镇开展病虫防治。县植保站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定期深入田间,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全年累计召开病虫防治专题会议4 次;引发病虫防治技术资料 5000 余份,组织技术人员到集镇、村组宣传 35 天次。由于病虫信息发布及时,宣传发动措施得力,技术指导到位,群众防治得当,防治效果很好,有效的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减少了粮、油损失。五、五、试验试验引引导导、示范、示范带动带动,提高,提高农农民民综综合防治水平合防治水平从去年秋播起,我们狠抓了小麦条

8、锈病防治示范点建设,县植保站分别在燕子砭镇枣林坝村 10 组和阳平关镇小鱼山村 4 组建立了小麦全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点,示范面积分别为 200 亩,重点推广以抗病良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土壤处理,化学除草,配方施肥,适时开展药剂防治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3 月上至 4 月上旬又在两个点上开展了小麦条锈病喷药防治示范,点上普防 2 次以上,防效达 86.9%。据收获期调查测产,小麦各种病虫害发生程度明显减轻,产量大幅度提高,核心示范点较对照(未防治区)亩增产小麦 22.6 公斤,一般示范区亩增产小麦 21.8 公斤。在大安、汉源、高寨子油菜主产乡镇建了 200 亩集中连片的油菜“打三叶”

9、防治菌核病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县夏粮综和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夏粮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落到了实处。六、六、认认真搞好夏秋粮有害生物的真搞好夏秋粮有害生物的监测监测与防治情况与防治情况调查调查。 。为了准确掌握夏秋粮作物生物灾害的发生与防治实况,总结监测防治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我县生物灾害监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水平,我们于 5 月下旬、9 月中旬对我县夏秋粮生物灾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别撰写了夏秋粮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工作总结,为来年积累了详实的技术资料。七、加七、加强强宣宣传传,及,及时时向向农业农业局和上局和上级对级对口口业务业务部部门门网站网站报报送工作送工作动态动态

10、。 。今年及时向宁强农业信息网提供病虫信息,做到病虫情报期期上网,扩大了病虫信息的传播面。同时向省植保信息网积极投稿,及时报送宁强植保工作动态、图片新闻等相关信息,被省植保信息网刊发 3 篇。八、八、认认真开展干部作真开展干部作风风教育整教育整顿顿和和创创先争先争优优活活动动,加,加强强站内站内组组织织管理,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年来, 我们结合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和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坚持星期一中心集体理论学习,在单位统一组织学习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植保导刊、中国农技推广、陕西农技推广等专业报刊杂志,组织大家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和讨论,全面提升了全站人员的政治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制定了学习、纪律、卫生等制度,工作任务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从而夯实了责任,大大激发了同志们的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站内管理规范,无任何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