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0580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个必要的名词解释:光圈,焦距,速度,景深,ISO一篇解释的很详尽的技术文章,不过读起来有可能费点劲。第一节:图片质量与 ISO 第二节:快门第三节:光圈 第四节:测光,曝光与曝光补偿第五节:焦距和焦距转换系数第六节:景深与光圈优先第七节:白平衡与 RAW第一节,图片质量与 ISO ISO 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刚才我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看见包装袋上 写:本公司已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这个 ISO 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 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 ISO100

2、,200 和 400 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 卷。ISO 感光度是 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 用 ISO100 的胶卷,相机 2 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 ISO2 00 的胶卷只需要 1 秒即可,用 ISO400 则只要 0.5 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 ISO 选择,100,200,400 或者 8 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 ISO50,最高有到 25600 的,数 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 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 ISO 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

3、不起精细放 大出图。以前我在商店里经常看到卖胶卷的说:去旅游?兄弟买 400 的吧,速 度越快图片越好!这明显是忽悠消费者。ISO200 以上的胶卷 (或数码相机设定高于 ISO200)不可拍摄风光,一定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 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 ISO 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 ISO 图片质量是数码相 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 时 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 1/4 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 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 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

4、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 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 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 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 ISO800 甚至 1600。同样是 1000 万像素的小数码 DC 和数码单反 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 光度来拍摄(例如 ISO100 或 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 辨率是差不多的,图片质量也比较接近。但如果 ISO 提高到 400 来拍摄,图片 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 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 ISO100 时所拍差别不大,而 DC 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

5、,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 继续提高到 ISO800,小数码 DC 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 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 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 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 10 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 DC 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图 2-1 数码相机 CCD/CMOS 感光芯片大小(与 35mm 胶片对比)为什么同是 1000 万像素数码相机,DC 与 DSLR 在 ISO400 以上的图片质 量差别如此之大?这主要是因为 DC 与 DSLR 的感光芯片大小(面积)不同。 CCD 感光

6、芯片实际上是一个光电转换器,它能把日光的照射转变为脉冲电子信 号,把这些电子信号纪录下来就能生成照片。1000 万像素的 CCD 上面有 100 0 万个有效像素点,要得到正确曝光的照片,每个像素点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光 照强度。光圈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光照时间同为一秒钟 (或者说曝光时间一秒/快门速度 1S),面积大的 CCD 当然接受的阳光多 ,分配到每个像素点的光照充分,CCD 就能正常工作,照片能够正确曝光(图 片细节丰富,噪点少,颜色准确)。小数码 DC 的 CCD 面积小,在光线昏暗时如果只给一秒曝光时间,接收光 照总量就少,如果这个小数码 DC 也是 1000 万个像素点,分配给每个像素

7、点 的光照强度就不够了,微弱的光线只能产生微弱的电子信号,所以我们无法得 到正确曝光的图片。这时候 DC 的电子放大电路就开始工作,把微弱的电子信 号放大 来得到正确曝光的照片。提高 ISO 数值实际上是个电子放大处理过程。 这个过程和扩音话筒是同样道理,说话声音小不要紧,音量开大点就行。 但扩音机的效用是有极限的,如果把音量开到最大,嘈杂的环境音以及咔咔的 电流声也被一同放大,最后导致啥也听不清楚。音响效果要好,首先说话者本 人必须声音洪亮才行。同样的,要图片的质量高,CCD 也必须面积大,进光量 大,数码相机的电子放大效用也是有极限的,因为漫射光产生的干扰和电路杂 波也会被一同放大,虽然能

8、正确曝光,但图片的质量很差(噪点多,细节丢失 ,颜色失真)。如果以上叙述不好理解,我们来做个简单的算术题。在一个明媚的早上, 阳光打在我们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此时我们假设光线全部是由粒子(光 子)构成。典型 DSLR 的 CCD 面积为 24mmx15mm=360 平方毫米,而一般 DC 的 CCD 为 6mmx9mm=54 平方毫米。假设此时的光照强度为每平方毫米每 秒 100 万个光子,小数码 DC 的 54 平方毫米 CCD 一秒钟总计能接收 54X100 万=5400 万个光子,这个 CCD 是 1000 万像素的,所以每个像素每秒钟分配到 5400/1000=5.4 个光子。同理

9、,DSLR 的 CCD 面积为 360 平方毫米,一秒钟接收光照总量就是 360 X100 万=36,000 万个光子,同样是 1000 万像素,每个像素上每秒能分配到 36 个光子。假若每个像素点必需每秒接收 36 个光子才能正确曝光,DSLR 此时不 需要启动电子放大电路,而小数码 DC 必需启动电子放大将弱电子信号放大 6.6 倍才能让图片正确曝光(5.4X6.6=36),图片质量当然差了。简单总结: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 面积越大,高 ISO 的成像质量越好 。也就是说:在 CCD 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 像质量的下降。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 1000

10、 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 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 CCD 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 ISO)噪音 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800 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 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 CCD 的大小。现在是 2008 年,解像度已经足够,该 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第二节:快门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 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 钟后盖上,照片完成。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 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 ,几秒钟,1/10 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

11、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我们 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定义: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在使用 135 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 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 35mm 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 1/35 秒,使用 200mm 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 1/200 秒 ,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第三节:光圈 上一章说过,所有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 面钻个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

12、面的箱内壁生成此树的倒影。假如我们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 上胶卷或 CCD),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这就是针孔相机 。既然一台照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相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 而是几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 像的话,孔必须很小,这也是针孔相机名称的来历。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 这个孔就成不了像。所以我们没有小门成像一说。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 孔摄影非常锻炼人的耐心,一张照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而且,由 于光的衍射干扰,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我们要想办法加大

13、进光 量。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上就想 到了凸镜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确实如此。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都是几块 凹凸镜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 孔 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 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成了洞。 洞变大了,进光量问题解决。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 都需要大洞。比如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 肉还是白沙,我们需要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 也需要眯起眼睛。很显然,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我们还需要给镜头装上

14、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装置,以便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 这个装置就是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 Aperture。一组凹凸镜再加上光圈就诞生 了完整的镜头。定义: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 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 F16, F22, F32, F44, F64。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从 F4 调整到 F2.8 ,进光量便多一倍;从 F2.8 到 F2 又多一倍。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光圈值和 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 F1,最小时为 F64。 对 135 相机来说大

15、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 F22。图 2-2:光圈值与光圈大小示意图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根据上图,最小 光圈 F22 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 不了;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门,成像也差。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 统的中庸之道,请牢记:重要结论: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如果是 135 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 F8 或 F11。小数码 DC 要看具体机型 ,如果可选光圈值在 F2.5 到 F8 之间,中间的 F4.6 为最佳光圈。假如光阴似水,镜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 。 对于镜头我们当然

16、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 然平时我们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 龙头拧到最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 脚架的情况下,比如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 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比如 Canon70-200mm 有两个版本 ,光圈为 F4 的售价人民币六千元,重 700 克;光圈为 F2.8 的那一款售价近一 万元,重达 1500 克。这是因为光圈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是 否值得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第四节:测光,曝光与曝光补偿 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 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 型胶卷或 CCD)。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 是黑乎乎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我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