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8761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民俗文化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民俗文化走进舞阳学 号:20097610311撰稿人: 段 世 栋日 期:2012 年 5 月 31 日题记:题记:自 1980 年以来,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共计清理房址 45 座,陶窑 9 座,灰 坑 370 座,墓葬 349 座,瓮棺葬 32 座,埋狗坑 10 座,以及一些濠沟、柱洞等。 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数千件。出土物中以七音阶鹤骨笛、成组随葬并装有石子 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最为引人注目。此外,还发现了具有原始形态的粟及稻栽培遗 迹是世界上发现最早发现的稻种遗迹,-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贾湖文化。贾湖遗址贾湖遗址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 1.5 公里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 5.

2、5 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2001 年 6 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 20 世纪全国 100 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经专家鉴定,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作为 9000 年前人类文明文化的象征,贾湖文化是人类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共进行过 7 次研究性发掘,发掘面积仅 2700 平方米。先后出土了距今 9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 53 座、窑穴 370 座、陶窑 13

3、 座以及灰坑、莫葬、瓮棺葬等,出土文物近 5000 件。其中出土的石磨盘、骨笛、陶器、契刻符号以及碳化的稻粒、陶器中的残留物等,对我国及至人类文学史、音乐史、酿造史和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状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 ,

4、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还发现一批保存完好的骨笛,多数有 7 个音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有的还刻划等分符号,是中国竖吹的管乐器的祖型。据测试,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可吹奏旋律,且发音准,音质好。这些发现,为研究中国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文化蕴藏文化蕴藏贾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具有很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正如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在舞阳贾湖一书的序言中所说:“贾湖遗址的发掘,可称是 80 年代以来我国新石器考古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贾湖遗址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地层关系,这对裴李岗文化的类型与分期研究的深入进行具有重大意义。2、这里发现的大批房

5、基、墓葬、窑穴、陶窑以及大量的生产工具对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有重大意义。3、这里发现的大批保存较好的人体骨架及动物骨骼,对研究当时的人种、人类体质、家畜起源、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4、墓葬中随葬成组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共存的骨笛及杈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具为研究当时的埋葬习俗、龟灵崇拜、信仰等宗教意识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5、这里出土的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6、贾湖遗址出土的刻在龟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距今 80009000 年的贾湖文化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对研究我国

6、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7、经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贾湖出土的陶器进行研究分析,九千年前的贾湖人已掌握原始的酿酒技术,这对研究世界酒文化史具有重大意义。 一.【世界上最早的乐器骨笛】贾湖遗址共发掘出三十余支骨笛同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贾湖骨笛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笛,长度大约都在 17.3-24.6cm,直径在 0.9-1.72cm 间,其制作材料系用鹤的尺骨制作而成,制作规范,形制固定。经中央民族乐团黄翔鹏等音乐家对其中一支七孔笛测试,知其已具七声音阶,并能完整吹奏现代乐曲。它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 3000 多年。二.【世界上最古老的“酒” 】

7、中国科技大学博导、贾湖遗址主要发掘者张居中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教授、博士帕特里克麦克戈温合作,通过对出土陶器上的附着物进行研究证明:9000 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目前,这一古配方已复制成功。三.【世界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贾湖人盛行巫术崇拜。在他们的一些随葬品中,发现有装饰品、葬龟、杈形骨器的成组随葬品,表明贾湖原始先民已有了原始崇拜的意识,对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世界稻作农业主要发源地】在贾湖遗址内,发掘出我国最早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表明 8000 年前这里已有了人工栽培稻,对研究稻作

8、农业起源以及这一时期原始先民生产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五.【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起源契刻符号】在遗址内发现世界上目前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甲骨契刻符号。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先生指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并被认为是“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卜辞 4000 多年,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纸草文字。 ”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六 【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驯养地】世界上已公认狗的驯化家养始于贾湖。国内外专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猪的驯化圈养也始于同时期的贾湖。在遗址内还发现有马、羊及龟、鹤等动物,研究价值极大。这表明我们的祖先贾湖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相当丰富。 舞阳侯樊

9、哙舞阳侯樊哙 当然,当大家走进舞阳的时候,有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不可不提的。他就是汉高祖的臂膀樊哙。樊哙(公元 189242 年)汉族,江苏沛县人(今江苏沛县) ,西汉时开国元勋,后加封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汉开国皇帝刘邦第一心腹,楚汉之争时号称仅次于项羽的第二大猛将,汉朝建国后受封舞阳侯,其墓位于郭庄村(今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 。汉代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统一的王朝,而说到汉代,大家很自然想到秦末汉初那段波诡云谲,风浪迭起的楚汉相争史。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变幻无常,轰轰烈烈,英雄辈出。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范增,萧何,而皓月之下却有荧光樊哙,刘邦妻子吕雉的妹夫,大汉开国功臣,被封舞阳

10、侯。后人了解他是由于鸿门宴,因此, “忠勇神武、足智多谋”烙上印记,而真正的樊哙却是忠勇,威壮。一曰忠勇。当鸿门宴上已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时,樊哙问张良:“今日之事何如?”当得知“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时,马上请命, “臣请入”可见溆(x)主公生死与共、患难同当的君臣之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接着, “带剑拥盾”闯营。 “欲止不内”说明戒备森严,而“卫士仆地”也说明了其骁勇,强悍,一个勇敢无惧的武士形象展露淋漓尽致。二曰威壮。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咄咄逼人,气吞山河,其霸气令西楚霸王也畏惧,怎不是威风凛凛?樊哙的无礼却换来了项羽“壮士”礼遇:赐

11、酒,赐肉,赐坐。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忠勇威壮樊哙尽有,而智谋,却不是他缩影。楚汉之争中,樊哙一直跟随刘邦身边,身先士卒,充其量只不过是取上将首级的将军,而不能像韩信,曹参,彭越,周勃,英布这些人那样将百万之众攻城掠地,尽管是吕后妹夫,而刘邦不予兵权,其更本在于樊哙无智谋。连韩信也这么认为。韩信被贬淮阴侯后,有一天,在街上闲逛时,来到樊哙家,樊哙很厚道,他“跪拜送迎,言称臣”还说, “大王乃肯临臣!”可韩信却“出门” ,不屑一顾说, “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作为吕后妹夫,刘邦的老朋友,既是皇亲又是显贵,因此,韩信不是看不起他的地位。韩信以自己“攻必克,战必胜” ,智

12、谋出众而自居,因此,他看不起的当然是无智谋的人。樊哙的“足智多谋”再次被否定。樊哙的“足智多谋”过于牵强,鸿门宴里外,永远都只有一个“ 忠勇威壮”的樊哙。司马迁在其史记项羽本纪和樊郦滕灌列传中曾不止一次绘声绘色描述过樊哙的英勇事迹。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业,与汉高祖刘邦俱隐于芒砀山泽间。陈涉初起,从攻秦,屡有功。 ”鸿门宴上,项羽手下的武将项庄假意舞剑,目的是想杀沛公(汉高祖刘邦),樊哙见情况危急,当即带剑拥盾入军门,执戟卫士拦阻,樊哙持盾将其击倒,他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斥责项羽不仁不义,把个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批的无言以对,只好给樊哙让坐。樊哙的大智大勇给刘邦解了围。

13、平定天下后,樊哙任左丞相,其妻吕须是吕后的妹妹,因此,樊哙也深得吕后的信任。孝惠六年(公元前 l89 年)樊哙死,葬于舞阳。墓碑高约 1.5 米,宽约 65 厘米,厚约 30 厘米,结实厚重完好无损,碑上的字是双线镂刻,为一般碑文少见,字大 5 厘米见方清晰可辨,上刻:“汉樊侯铭,班固撰。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嘉靖丙申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簿姚文豪同立” 。这通碑刻在明朝嘉靖丙申年(公元 1596 年)离现在 400 多年了,额书为“汉室元勋” 。相传铭文为后汉书作者班固所撰,文字虽短,却概括和全面评价了樊哙的一生。 后世,舞阳人为纪念樊哙,舞阳县侯集乡在上世纪 90 年代时出了一种“樊哙酒” ,寓意樊哙久。听妈妈说,我出生摆宴席时就是摆的“樊哙酒” ,可见我有缘整理写作此文。愿舞阳侯樊哙万古流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