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8506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平原大学 郝瑞华摘要:本文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访谈、调查、摄影以及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 侗族的民居干栏式吊脚楼以及标志性公共建筑鼓楼和风雨桥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通过 考察对侗族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建筑用材,建筑工艺过程等进行了详实的科技史描述。关键词:侗族 鼓楼 风雨桥 建筑工艺A TECHNICAL-ANTHROPOLOGY RESEACH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AN JIANG DONG RACEABSTRACT:This thesis is related to the Dong races building.The au

2、thor inspects particularly the Dong races dwelling house which is named as the suspender building of the fucks and the column as well as the drum building which symbolizes the existing of the Dong race and the wind-rain bridge through the anthoropoligical means such as talking、reseaching and taking

3、a photo,in addition to literature.The author represents completely the wood-structure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he Dong race the architectural and the industrial process of architeture systematically .KEY WORD: the Dong race the dwelling house the drum building the wind-rain bridge罗丹说:“我们整个法国就包涵在我们的大教

4、堂中如同整个希腊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 ”雨果说:“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最后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1建筑是民族心灵的物态化和结晶体,对少数民族典型建筑的研究的学术意义是十分明 显的。从历史学方面来说,建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产物, 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技术工艺,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一定历 史时期的科学和技术水平,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正如美国著名 的建筑师赖特2所说:“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1顾孟潮.王明贤.李雄飞主编.当代建筑文化与

5、美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9 年 7 月.P12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 年 6 月 8 日.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其代表作是流水别墅的最忠实的记录。 ”3侗族建筑师一般都没学过建筑学,他们的建屋技术完全靠祖传和在实践中掌握。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创造了十三个独特的建筑字符: 这些字符在“丈杆”和大大小小方条木上,标得密密麻麻。精明的建筑师们根据这条丈杆,造出了许多精美而宏伟的建筑。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鼓楼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侗族所特有的建筑符号也随着增多,现今不至十三个。而且,不同的建筑团队,可能不尽相同。比如,现任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的张泽忠教授(侗学专家,

6、侗族人。曾有多部作品问世,如:侗族歌谣研究 , 侗族民间文化审美论 , 侗族风雨桥等十多部书出版。 ) ,在过去下放时,也曾自己建房子,也有自己的符号。鼓楼的设计师和其他建筑的设计不同,他们建筑设计不绘制图纸,而是根据所建鼓楼的尺寸要求:如底层平面尺寸、重檐数、鼓楼高度等相关数据,凭着祖传和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先设计小样,用竹杆制作小样,然后按比例放大小样。在建筑鼓楼过程中,掌墨人是至关重要的人,他具有丰富的建筑经验,他是建筑过程中的总指挥,从选材到木料加工(进行卯眼、榫头的加工) ,最后到鼓楼的搭建(也即组装),将成千上万根梁、枋、柱不用一颗铁钉,全部都是杉木榫接,大小条方横穿直套,纵横交错,

7、组建起一座座宏伟壮观的鼓楼。其坚固程度可达二、三百年,它是民族内部团结和智慧的结晶。他们认为用铁钉造屋太无能,就像“在牛鼻子上穿铁环”一样没出息。一、建筑用材被称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之父的雷蒙德弗思在人文类型中的工艺社会中详细描述了波利尼西亚人具有利用自然环境赋予他们的资源的能力:“椰子树有很多用途,它的叶可以作盖屋顶的材料,垫地的席子,可以编篮子制扇子;晒干了,可以作捕鱼时的火把。吃叶梗可以作食物的捣碎器、搅拌器和钳子。生的果子可以作饮料,熟了的可以作各种食品,果壳可以作盛水器,小的果壳作装石灰的容器。果壳碎片可以做成杯子,用来盛果酒或纹身用的颜料,可以用作制造椰子制品或过滤器,青果上的纤维可以

8、作很多种绳索。树身可作掘土棍、支柱,有时甚至可用作栋木。 ”1他指明了不发达地区的人群在适应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能力。备物致用,物尽其用成为初民和传统乡村经济生活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在侗族人民的建筑物上体现的极为明显。侗族鼓楼的建筑用材主要是杉木(在三江地区只有一座鼓楼是用禾木所建就是林溪乡平寨在清道光年间建的一层厅堂式鼓楼) ,竹子,桐油,白土,糯米以及猕猴桃藤。3 英肯尼恩弗兰姆普顿著.原山译.现代建筑 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 8 月P2561 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 2002 年.P45-46.杉木 侗族地区盛产各种木材,为什么独独用杉木而不用

9、其它木材呢?那是因为杉木质地细腻、产量高、质量好、防腐、防虫、树干直,是建筑的优质材料。 (早在鲁班经就曾提到杉木是木材中的优质品种)侗族鼓楼是纯木结构,其由上百(如单层檐的小型鼓楼)或成千上万件(如现今所建的世界上最高的三江县鼓楼27 层檐,高四十多米)单件组合而成,其全部是用杉木加工而成。这样多的木构件,除了椽子,望板外,其余全部是凭榫卯结合在一起的。竹子 是用来制作小样、丈杆和竹钉以及下料和组装时使用的竹签,竹签上标有尺寸和符号,以便在加工部件和组装时使用,它在建造大型建筑物中处于关键地位。小样是在建造大型鼓楼时所用的一个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模型,但它又具有和模型不同的功能,它是为了怕工

10、人在加工构件和组装时出现错误而制作的。而竹钉是用来放置用白土制成的小清瓦,这是整座鼓楼唯一不用榫卯的地方。现在的钉子改用铁钉。桐油 是用来对竹钉子进行处理用的材料,用桐油处理过的竹钉子,具有很强的耐用性、防腐性以及防虫性(如蚂蚁等的叮咬,而破坏其结构,使其毁坏) 。白土 是用来制作屋顶用的小清瓦(这和汉民族的砖木结构的房子所用的小瓦极为相似),用白土(白土具有很强的粘性)和水进行混合在一起,做成瓦状形,然后经高温烧制而成。糯米和猕猴桃藤 这是用来制作鼓楼层檐上的牛角、燕子或其它装饰品用的材料,这是侗族人民的独创。将猕猴桃藤捣碎后用水浸泡,之后用这些水来泡糯米,并将糯米用锅蒸,最后将蒸熟的糯米和

11、白土用浸泡过猕猴桃藤的水混合在一起,捏成牛角状或鸟状等用来装饰鼓楼的各种模样,其具有坚固性。现在由于使用了水泥,而不再这样做了。二、建筑工具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古话形象的说明了工具在手工工艺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侗族的能工巧匠们也深知此理,因而制备了多种工具如:钉斧,刨,钻,锯,鲁班尺(1 鲁班尺等于 1.6 尺),角尺,丈杆,锤,墨斗等(见附图)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各种用来装饰用的小工具。当然还有现在所使用的半自动化的电动锯和切割机,电钻等机器设备。钉斧 是用来打眼用的。刨 是用来将木材的平面刨平,刨光的一种器具。锯 是用来分割木材的工具。将大块的木头锯成小的适合要

12、求的木块。墨斗 是木工用来作为弹线的工具。墨斗穿穴贮墨,使丝潜染于穴中,用以正木使其成直。墨斗大多是用桑木制成的,也有用榉木制成,但使用效果就不如桑木的好。鲁斑尺 一鲁班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点六尺,正反两面都写有字,是侗族工匠用来测量建筑物吉凶的一种工具。为了携带方便,有的甚至用牛皮纸制成。(见附图)竹签 是侗族工匠在建造木楼、鼓楼、风雨桥等各种木结构建筑时(尤其是大型建筑物)所必备的工具,这是侗族建筑中的精华,侗族工匠就是靠这些大大小小的竹签和丈杆而建成了许许多多宏伟的建筑,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丈杆 是古建筑大木制作和安装时使用的一种既有施工图作用,又有度量功能的特殊工具。在大木制作之前

13、,先将建筑物的柱高,面阔,进深,出檐尺寸,榫卯位置都刻画在丈杆上,然后凭着丈杆上刻画的尺寸去画线,进行大木制作。在大木安装时,也用丈杆来校核木构件安装的位置是否准确。凭丈杆来进行大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施工方法。这个方法稳妥可靠,可避免发生差错,而且运用起来很方便,至今仍为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所采用。丈杆分为总丈杆和分丈杆两种,总丈杆是反映建筑物面阔,进深,柱高等总尺寸的丈杆,它是确定建筑物高宽大小的总尺子,总根据。在古代,搞建筑施工很少用施工图纸,而是凭丈杆来记录各部尺寸。总丈杆就相当于施工用的基本图纸。分丈杆是反映是建筑物具体构件部位尺寸的丈杆,如檐柱丈杆,金柱丈杆,明间面

14、宽丈杆,次间面宽丈杆等,是丈量记载各部具体尺寸和榫卯位置的分尺。分丈杆相当于施工中的具体图纸或详图。侗族的丈杆和古时的匠师所用的丈杆在作用方面基本一样,只是制作丈杆所用的材料不同,侗族工匠使用的丈杆不是用方木制成的,而是用竹片制成的。如图:向阳花侗族的丈杆(用竹子制成)汉民用的丈杆(用方木制成)注:为简易图小样 是用竹子和一种相似于高粱杆的成熟的庄稼杆(现已不再耕种)制成的类似于模型的框架。它的外形及结构和所要建造的鼓楼完全一样(注:不同的鼓楼有不同的小样,就象建不同的鼓楼需要有不同的丈杆一样。 ) ,只是大小尺寸和鼓楼不同,鼓楼是按小样放大倍数而制成的。但这并不是小样的主要用途,它的最主要作

15、用是相当于监督员的作用,为了防止工人在下料时出现错误,而造成的不必的材料及时间方面的浪费。三、建筑工序组成一座完整的鼓楼骨架,需要有柱,梁,枋,檩,板,椽等多种构件。各类构件的功能各不相同,形状也不同,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不同。构件之间凭榫卯结合在一起。榫卯的形状,大小,相互之间的结合方式也有很大差别。要将数以千百计,而形状,功能,位置又各不同的构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座宏伟壮观的鼓楼,要首先将单个构件准确无误的制作出来。1 制作小样侗族的匠师们,以前从不用图纸,只是按设计要求,如鼓楼的底面形状和尺寸(一般皆为正方形),层檐数(皆为单数,前面已作了论述),角数(鼓楼上层角数有时和下层不同,如多为

16、六角或八角,当然也有四角)以及柱高等要求来制作小样。现在为了方便谈合同,以及用户抱头梁头中 五架梁头中 总丈杆向 下方 半腰欠 又 留工方出手 的要求,开始用电脑制作简易的图纸,只标注总体尺寸长,宽和高。小样就好比是一张总的施工图。2 制作丈杆将竹子劈开,用刨将其毛边稍加刨光,不至于刺手。横杆上用侗族所特有的符号标明柱,梁等排架的位置。纵杆上标注着柱,枋等的位置。3 取料及材料的初步加工根据小样开列出各种构件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方面的料单。料单要列出具体的项目,比如主柱几根,檐柱几根,规格大小是多少等等,每个构件都必须包含进去。之后应对材料进行检验,看有无腐朽,虫蛀,节疤,劈裂等进行详细检查,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